新浪新闻客户端

关于赏识教育,家长们都做对了么?

关于赏识教育,家长们都做对了么?
2020年07月04日 09:03 新浪网 作者 校长杂志

  关于赏识教育,家长们都做对了么?

  原创作者|唐七(前线在任幼师)

  相信很多人都对赏识教育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对它的理解却有着很大的误区。什么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并不是表扬与鼓励,而是指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每个家庭都有各自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长自身对于教育孩子也有许多的看法和方式,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自己家的孩子变得更优秀,从而变得更加严格,认为这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这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对于孩子的危害不知道有多大。而赏识教育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僵局,或许我现在说的这些不足以证明赏识教育的利,那么我就举几个例子吧。

  (1)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换过一次班主任,是在我三年级的时候,直到现在我依然很感谢这个吴老师。她是一个看起来很凶的老师,我们班级的人都很怕她。我们班级是全年级出了名的男孩儿淘气,女孩儿胆小,我就是其中之一。吴老师似乎很了解我们班级的情况,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氛围和环境都很差,吴老师就开始组织了一次古诗词朗读大赛。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吴老师在上语文课的时候会把整整一节课的时间用来让我们站起身来朗读课文,读的好的会在全班面前进行表扬,读的不熟的会指出错误,下一次继续站起来读。很快,我们班级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老师安排了我们读古诗词后,都各自练习。

  古诗词朗读大赛到来的时候,我们班级的每个同学都完成得很棒,老师在为我们拍照片,此时此刻我们就是主角,有一种自信和骄傲从心底油然而生。后来,吴老师把照片都贴在了板报上,在那之后我们班级在全年级的声誉都好了起来,我们的成绩也节节升高。

  感谢吴老师没有放弃我们,而是给了我们前进的勇气,让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关于赏识教育,家长们都做对了么?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总是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学生。

  他曾经说过:一单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回首,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我们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勇敢的人,他们都还是祖国的花朵,需要阳光和细雨来培养,狂风和暴雨是摧毁花朵的武器。

  (2)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是陶行知先生的爱与宽容,让男孩勇于承认错误,受到了教育。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但真正能做到这样和孩子沟通的老师与家长又存在几个呢?

关于赏识教育,家长们都做对了么?

  

  举了上面两个例子,相信大家也对赏识教育的利弊都清楚了,但是要怎样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会对你有所帮助。

  (1)

  激励孩子——学会发掘、学会分享

  多多激励孩子的进步,挖掘孩子的潜能,善于和孩子分享喜悦,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重视。

  孩子不是学习的工具,家长要进一步挖掘孩子自身所有的潜能。互相与孩子分享喜悦,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人格,不能将孩子箍在家长认为的对。

  (2)

  信任孩子——学会崇拜,学会自豪

  多给孩子们带来信任,让孩子们自己也信任自己,同时,让孩子成为自己的骄傲,鼓励孩子们为自己自豪。

  信任孩子,许多家长都对孩子有防备之心。其实孩子心里也渴望被家长信任,这样互相信任的家庭会更加和谐,彼此成为骄傲。

关于赏识教育,家长们都做对了么?

  (3)

  提醒孩子——学会批评、学会分担

  面对孩子的错误,作为当家长的,也需要给孩子们带来教育,当然,批评教育需要适可而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孩子们学会分担。

  包容孩子——学会反思、学会等待。

  前面也说了,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的奖励表扬,也要纠正孩子的错误,不能犯了错也一带而过。

  孩子们总有犯错误的时候,作为当家长的,要学会包容孩子,同时,也会反思自己的错误,有耐心等待孩子改正错误。

关于赏识教育,家长们都做对了么?

  (4)

  尊重——学会倾听、学会请教

  要想赏识孩子,就需要从人格上尊重孩子,所以,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倾听孩子的声音,懂得孩子们的内心所想,并且,还需要时时刻刻请教孩子。

  许多原生家庭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就是不会尊重孩子,不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就如同《狗十三》一样,最终那个十三岁的少女成为了大人心中的样子,却丢失了自己。

  最后,赏识的前提是爱孩子,但不是溺爱,对优点予以赞扬,对缺点也不能姑息迁就。家长们要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自己的权利。家长还要懂得发掘孩子身上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家长要信任自己的孩子,正确地发展每个孩子的独特个性。家长要发现孩子的长处、闪光点。

  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希望家长们按照孩子成长的生理、心理特点,不拔苗助长,也不守株待兔,让孩子们在赏识的沐浴中快乐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赏识教育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