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薛其坤:通用量子计算机难于人类首次登月,还需很长时间

薛其坤:通用量子计算机难于人类首次登月,还需很长时间
2025年03月28日 15:55 新浪网 作者 南方日报

  实验物理学家、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在3月27日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暨全体会议上说,通用量子计算机的研制,是挑战人类的最高智慧,“研发难度肯定要高于人类首次登月,是一个国家最强科技实力的象征之一”。

  薛其坤回顾了传统计算机芯片的原理。他介绍,1947年,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发明,它的结构就像一个非对称的“三明治”,上面是电极,中间是绝缘层,下面是半导体硅。“晶体管的发明,包括在这个基础上集成电路的发明,先后两次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过去的80多年间,我们见证了这么一个非常简单的非对称‘三明治’发展的奇迹,以至于我们现在的超级计算机,可以达到每秒100亿亿浮点数的信息处理速度。这个超级计算机的晶体管数目达到了6千万亿个,占地3亩左右,每天消耗的电是50万度。”

  薛其坤说,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我们见证了从CPU到GPU,核心还是半导体“三明治”的发展。

  他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强大的算力。6秒的视频用200张H100的GPU芯片要训练1个月。如果变成30秒的视频,就需要400张这样的芯片训练3个月。“如果做两小时的电影,可能我们一个电站发的电量都不够用。”

  薛其坤提到,量子计算机或是解决方案:“60个逻辑比特的量子计算机,理想状态下,能比拟占地3亩的超级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但不同于传统的半导体“三明治”可在室温工作,超导“三明治”——超导量子比特晶体管,需要在-273℃,几乎达到绝对零度的状态下才能进行有效的量子信息处理。“这就造成我们的超导量子计算机长得非常丑陋,因为它需要一个强大的制冷机。”薛其坤表示,未来如果研制成功,超导量子计算机占地可能也需要1/4个足球场,不能小型化,“所以你永远见不到一个超导量子计算机的笔记本电脑”。

  对于什么时候才能研制出量子计算机,薛其坤引述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法国科学院院士塞尔日·阿罗什的观点:“也许永远研制不成功,也许需要10年到20年。”薛其坤进一步表示,“我想强调的是,通用量子计算机的研制,是挑战人类的最高智慧,研发难度肯定要高于人类首次登月,是一个国家最强科技实力的象征之一。”

  薛其坤也表示,实现量子计算除了超导这一技术路线外,也有离子阱、原子阵列、光量子、半导体量子点等途径的探索。“究竟最后谁赢?我们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还需要继续研究。”

  他透露,目前相对于传统的半导体晶体管10⁻¹⁵出错率,超导量子比特晶体管的出错率大概在10⁻³到10⁻⁴,“也就是1000到1万次操作会出一次错,所以我们还有非常漫长的道路需要走。”

  薛其坤还提到,从科学发现到走向产业,需要很长的时间。在量子信息这种高科技领域,这一点表现得更加突出。例如,从1962年约瑟夫森效应发现,到超导量子比特晶体管的出现,花了近40年的时间。“所以需要非常漫长的基础科研,才能把一个原理变成真正有可能实现的技术。”

  南方+记者 王诗堃 吴彬彬

  【作者】 王诗堃;吴彬彬

  科技能见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广东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8条评论|8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软妹聚能核浙江湖州
对啊,利用量子纠缠原理做出通用计算机这事,或许压根儿就实现不了。那个外国院士的看法挺实在的,没瞎吹
3月28日23:54举报回复
Lion茶里奥黑龙江
超导量子计算机丑陋?但效率高,丑点也值了
3月28日23:15举报回复
量子计算机比登月难?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现在连县城都飞不到?
3月28日23:12举报回复
最新评论
软妹聚能核浙江湖州
对啊,利用量子纠缠原理做出通用计算机这事,或许压根儿就实现不了。那个外国院士的看法挺实在的,没瞎吹
3月28日23:54举报回复
Lion茶里奥黑龙江
超导量子计算机丑陋?但效率高,丑点也值了
3月28日23:15举报回复
量子计算机比登月难?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现在连县城都飞不到?
3月28日23:12举报回复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