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环球时报》记者讲述:在欧洲兼职做“中国顾问”

《环球时报》记者讲述:在欧洲兼职做“中国顾问”
2019年12月12日 07:04 新浪网 作者 环球网

  青木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中国在世界的分量近年来明显加重,《环球时报》记者长期在欧洲生活,对此不断有一些新的感受,比如受邀参加的各种活动越来越多,甚至还要时不时地给欧洲采访对象担任“免费中国顾问”。

  前不久,记者受欧盟旅游部门的邀请,随团采访今年欧盟“智能旅游之都奖”得主、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在招待晚宴上,赫尔辛基旅游局国际处负责人瓦普女士特意坐到记者身边,打趣说要对我做个“采访”。

  她的第一个问题就把记者难住了。她说,现在搭乘芬兰航空中转赫尔辛基去欧洲其他城市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怎样才能让这些中国游客多消费?记者愣了一下,然后硬着头皮提了几点建议:赫尔辛基机场可以招会中文的导购,全面推广支付宝、微信支付,加强与携程等中国旅游企业合作……想不到,这一回答听得她连连点头。

  但瓦普女士显然有备而来,她随后提出多个针对性问题,比如“在中国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推销旅游多不多”“中国游客的禁忌事项有哪些”等。她说,中国游客是芬兰增长最大的游客群体,对赫尔辛基旅游业非常重要,去年在芬兰的过夜人次超33万,已成为欧盟外第二大游客来源国。今年前7个月,中国游客过夜数达21.6万,同比增长16.9%。中国游客也是人均消费最多的群体。

  像瓦普女士这样反过来“采访”记者的人还有不少。有一次记者参加德国汉堡国际风能展览会,法兰克福一家能源技术企业总经理马特亚斯找到记者:“非常想听听中国记者的见解。”他说,他们公司希望与中国竞争对手进行合作,开拓中国市场,但又担心遭遇德国媒体和政客说的“技术盗窃”。记者一方面据理力争,说明德国舆论中的对华偏见并没有证据;另一方面给他提出与中企合作可能遇到的问题。日前,这家企业已成功出售部分股份给中企。

  在希腊、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匈牙利等东南欧国家采访期间,当地机构总会问记者一些诸如“怎样才能吸引中企投资”“参与中国‘新丝绸之路’的前景”等问题。尤其是那些欧洲中小企业,当记者进行采访时,他们都免不了询问与中国相关的问题,希望从中国记者这里获得“第一手资料”。甚至,中国记者常常因此获得“特权”,在一些机构邀请榜上排在优先位置。而在以前采访时,他们提及中国往往只是礼貌性地称赞几句,没有太大的深入交流欲望。正因为如此,如今在欧中国学者、留学生、中国籍员工等也少不了遇到被当作“中国顾问”的情况。

  “欧洲各行各业都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吸引中国投资、中国游客。进入中国大市场,需要准确的中国资讯,需要中国顾问。”在同德国柏林中国问题学者莱希贝格交流时,他这样说。在他看来,中国崛起得太快,欧洲真正懂中国的人太少,培养速度赶不上“中国速度”。他补充说,中欧之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热,政治上需要赶上,需要推动中文教育、研究当代中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环球时报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