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镜头下的“抗疫世界”

镜头下的“抗疫世界”
2020年04月03日 09:31 新浪网 作者 环球网

  本报记者 邢晓婧 周 洋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

  编者的话:“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一样。”纪录片人张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是他刚进纪录片这个行业时学到的一句话。从日本导演竹内亮的《南京抗疫现场》,到德国电视台的《一种新病毒正在世界传播》、英国BBC的《武汉:封城人生》,以及聚焦武汉的《英雄之城》《冬去春归》《生死金银潭》……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外纪录片人正从不同角度用镜头记录下这个时代发生的抗疫故事。

镜头下的“抗疫世界”

  “想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力量”

  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制作的“防疫教材”《南京抗疫现场》短片推出日文版和英文版,详细介绍了南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采用的各种防疫方法,被网民自发翻译成其他十余种语言,点击量连创新高。竹内亮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虽然已在中国生活多年,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加深了他对中国的理解和认识。

  在日语版短片中,浓缩了中国民众抗疫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外来人员返回南京要进行14天的隔离;快餐店“零接触”,手机点单支持自取;地铁检票口工作人员使用“无接触”温度计测量乘客体温等。该短片发布后迅速登上日本雅虎首页,富士电视台、朝日电视台、TBS电视台等日媒纷纷制作特辑,邀请竹内亮介绍中国的抗疫故事。英文版内容增加了“无人机喊话防疫要点”“热门景区夫子庙控制人流量”等新内容。实际上除了上述两部“爆款”短片,自疫情暴发以来的两个多月,竹内亮及其团队已经拍摄了《鞠躬少女》《采访决定留在武汉的岛爷爷》《采访住在北京的日本人护士》等十余部疫情主题相关短片,近期还将陆续推出新作,讲述《南京抗疫现场》的后续故事。

  “我开始没打算拍这么多,只不过来自网民的需求越来越多。”竹内亮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日本新冠肺炎疫情愈发严峻,特别是首都东京,连日刷新确诊患者最高纪录,成为日本疫情最为严重的“重灾区”。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表态说,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扩散,不排除采取“封城”等强力措施。在正式做出决定之前,日本想要看看其他国家相关做法的效果如何。竹内亮解释说,南京虽然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封城”,但通过减少人员流动、限制聚众聚餐等措施依然成绩显著。因此很多日本网民呼吁,想看南京“抗疫”之后的成果,以便日本参考。“有需求、有参考意义的片子,我们就会尽量去拍。”

  竹内亮有着约20年的纪录片导演从业经历,在凭借《南京抗疫现场》“出圈”之前,已经通过拍摄《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等作品吸引一批粉丝。与以往作品相比,他不认为拍摄以疫情为主题的纪录片有额外难度,而是延续其一贯的细腻风格。“我的片子没有宏大叙事,我比较擅长捕捉身边的人物和故事,将普通百姓的生活细节真实客观地呈现在镜头中。疫情系列短片中,人物选择和故事架构基本保持了原来的拍摄思路,只不过恰好发生在疫情期间。”他的拍摄团队一般只有3人,除竹内亮本人,还有1名编导和1名摄像。

  虽然已在中国生活多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加深了竹内亮对中国的理解和认识。在目前拍摄的疫情短片中,《我们的“疫”天》和《世界的“疫”天》颇为特别,竹内亮向全球华人网民征集了他们拍摄的当地防疫措施视频,经由他的团队剪辑制作,大家共同完成。为此,他认真观看了意大利、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各地网友发来的视频素材。“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跟中国相比,”竹内亮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政府在大大小小各个方面采取了非常到位的措施,中国人民上上下下十分团结,举国共同抗击疫情,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都没出现。”以日本为例,日本向来以“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民族文化为自豪,可在此次疫情当中,不断爆出年轻人聚众喝酒、唱卡拉OK导致疫情扩散的新闻。“他们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日本现在好像没有‘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文化了,这次的表现让我感到失望。”

  竹内亮惊讶于中国的物资保障和物流供应,他看到全世界的超市出现“空荡荡的货架”“民众排队抢购”等场景,可无论是他所在的南京、还是其他中国城市,很少出现“断货”和“抢购潮”。竹内亮及其团队深入超市和工厂采访,发现中国的防疫物资、生活用品、食品、物流等保障民生的行业并未因疫情停下脚步,反而加班加点为全国乃至世界提供物资保障。竹内亮此前并未关注到中国抗疫背后的故事,他和团队正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补充拍摄,想要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力量”。

  在采访中,竹内亮对“赞助商”的话题毫不避讳。他承认在纪录片里植入广告会让观众对内容的信任度大打折扣,所以多年来他坚持不在纪录片里“挣钱”,而是通过其他方式“创收”:《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等系列纪录片,每期推出10分钟左右的免费版以及20分钟左右的会员版,会员充值可以为其带来部分收入。同时,纪录片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和粉丝效应能为竹内亮的公司带来更多“赞助”,为客户量身定做宣传片、广告片是创收的一种方式。此外,公司还开展日本民宿、旅游、淘宝店等业务。竹内亮说,“我基本实现了纪录片和商业化之间的平衡,现在就是最好的状态。但毫无疑问,真实、优质的纪录片才是这一切的根基。”▲

镜头下的“抗疫世界”

  疫情纪录片,欧洲电视台都在拍

  在每年拍摄数千部纪录片的欧洲,各大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甚至个人,如今都在通过镜头记录疫情。德国VOX电视台目前正在黄金时间播出纪录片《一种新病毒正在世界传播》,聚焦不同职业的民众在疫情期间的工作和生活。第一集中,镜头对准一个有11个孩子的大家庭:囤积全家人所需的几百公斤食品已让家长精疲力竭,如何让孩子安然地在家隔离也是个难题。其他几集的内容还包括:消毒剂企业的生意因疫情大涨,但质量不敢有一丝怠慢;殡仪馆内的活动必须改成“无人葬礼”,家庭成员通过网络“出席”……

  英国广播公司(BBC)与《我们的世界》节目合作推出微纪录片《武汉:封城人生》。两名当地居民在封城后,用镜头记录下自己的生活。法国和德国合作的ARTE电视台纪录片《从病毒到全球威胁》,讲述受到疫情影响的居民、医生、科学家及新闻记者对疫情的看法。奥地利ORF电视台《危险的家——四堵墙内的恐惧》把焦点对准“宅家”期间的家庭暴力,瑞士SRF电视台推出《疫情中的体育》。

  “以前,纪录片都在电影院放映。现在,电视成了纪录片播出的主渠道,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在流媒体或网络播出。”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媒体学者哈德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德国《图片报》网站最近播出四集纪录片《新冠病毒——对抗隐形危险》,称赞武汉“为世界利益牺牲了整个城市”。

  “每个电视台都在拍摄疫情纪录片!”德国《明星》周刊如此表示。除了以上节目,目前在欧洲还有数十部纪录片正在制作中,比如由德国新闻电视台与欧洲多个电视台合作的《新冠疫情日记》,通过不同国家民众用手机拍摄的疫情故事,再经后期制作而成。“疫情正在改变纪录片的模式。”哈德克称,未来微纪录片将增多,将有更多自媒体参与到纪录片拍摄大潮中。▲

镜头下的“抗疫世界”

  “不把观点强加给观众”

  “这是记忆里最安静的一个春天。全国各地纷纷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在喧闹的时代里,大多数人忽然变得孤独,在家中期待着摘下口罩的那天……”这是纪录片《冬去春归》最新一期的开场解说词。该纪录片出品方之一、优酷纪录片中心总监张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希望通过纪录片的方式,带领观众直面当下的困难,树立科学防范意识。”在《冬去春归》之前,张伟与他的团队已策划并筹拍了两部微纪录片《武汉日记》和《中国面孔》,以及另一部长纪录片《第一线》,从不同角度记录新冠肺炎暴发后的真实故事。

  疫情相关纪录片,离不开时效。以《冬去春归》为例,从大年初二开始策划到3月8日最终上线,不过一个半月,“在武汉边调研边拍摄,每个人物拍摄三四天,根据整体策划方案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张伟口中的“有针对性选择”,是指要有不同维度,比如医生来自不同科室和医院,来自武汉当地和外地救援队。更重要的是,人物故事要体现出时代共性,而不是简单的好人好事:“比如不打烊的热干面店。老板娘在武汉开了二三十年的店,当这个城市被黑暗笼罩,她希望自己的店像一盏灯能带来光亮。”

  作为从业多年的纪录片人,张伟曾经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纪录片拍摄。但这次疫情的不可预知性给所有人带来心理压力,不仅是医生、观众,还有整个拍摄团队,“这种压力会相互传导,也会给创作造成客观上的困难,比如交通方面。”张伟说,所有的拍摄都以不干涉拍摄对象日常工作为前提,他们花费不少精力与政府、医院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也有拍到一半时因各种原因中断的经历。“很多人以为纪录片只是拿个机器去拍。纪录片不只是简单的记录,而要有导演思路。当面对重大灾情时,以冷静、理性、客观的视角去记录,不把观点强加给观众,这是我们应保持的一种底线。”如何做到冷静、理性、客观?张伟说,首先在案例选择时把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内容筛选出去,此外在解说词方面不能用太多形容词,不能包含太多导演个人情感,“把更多的情绪融在镜头里,而不是解说词。这点很重要。”

  疫情期间,各年龄层受众对于内容消费的需求增多。在张伟看来,疫情相关纪录片将是今年持续关注的热点,重大事件和历史变迁也体现出纪录片的意义所在,“通过这些故事,大家了解到纪录片对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使命感。就像我们策划概念说的那样——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归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疫情新冠肺炎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