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再见了,李莎,永远的“阳光女孩”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再见了,李莎,永远的“阳光女孩”
2020年07月06日 13:29 新浪网 作者 环球网

  来源:广州日报

  “吾友李莎少年励志读书,品学兼优,常怀报国之心。及至其学有所成,乃携友结伴而行至国家所需之地,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陈小晶为缅怀好友李莎而写下的字句。

  在研究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罗韵娟眼里,李莎勤学上进,心怀大爱,充满家国情怀,总是像一缕阳光温暖着身边的人,是新时代优秀大学生的典范。

  李莎总是笑着的,就像李莎的校友陈照烽所说,当她说要参加西部计划时,我知道会有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阳光,说不定会有人因为这份阳光而改变命运。”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再见了,李莎,永远的“阳光女孩”

  李莎

  “天上的星星流泪,

  地上的玫瑰枯萎,

  虫儿飞,虫儿飞,

  你在思念谁……”

  视频中,讲台上的李莎

  穿着一条红色连衣裙,

  给孩子们教唱着《虫儿飞》;

  讲台下,一脸稚气的小孩们端坐着,

  跟着她大声哼着曲调。

  然而,这一个片段如今却只能存在于长约5分20秒的视频之中。这是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师生们为缅怀李莎而制作的视频。昨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在取得华南理工大学和李莎家长同意后,首次在媒体上发布这个视频。

  立志要走出去的她,又回到山里去

  2020年5月9日,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李莎,在返回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东升村东升小学支教的途中,因车祸不幸罹难,年仅21岁。

  李莎出生在四川省平昌县的一个小镇,家里经济比较困难,但她自小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父亲的谆谆教导深深影响了她:“孩子,在学校一定要狠狠念书,牢记知识改变命运。”她在笔记中写道:“困难的经济条件有时会局限我们的学习资源,但永远无法阻止我们对知识的渴望。”16岁那年,她以四川达州通川区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华南理工大学。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再见了,李莎,永远的“阳光女孩”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再见了,李莎,永远的“阳光女孩”

  支教工作就是把孩子内心的火种点燃,点燃山区学生对外界的好奇,点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点燃他们对改变命运的信心与追求。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再见了,李莎,永远的“阳光女孩”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再见了,李莎,永远的“阳光女孩”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视频里,一年前的广州南站,20岁的李莎穿着红色团服,站在2019年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广西服务队的团队中,笑容灿烂地喊出这句话。她说,支教是她心目中的“指南针”。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再见了,李莎,永远的“阳光女孩”

  这个家境艰难的女孩,带着自己的光和热坚定地前往了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小学:她带着孩子们唱歌、学习,为孩子们拍视频、记录他们萌芽的梦想;她热爱祖国,在母亲节前,吟诵着“作为一种岁月,母亲既是民族的象征,也是爱的象征”;她也将爱国情怀播撒给孩子们……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再见了,李莎,永远的“阳光女孩”

  “说不定有人因为这份阳光而改变命运”

  李莎总是笑着的,不管是探访村里老人的时候,拉着学生走山路的时候,抑或是站在斑驳的教室里的时候。就像李莎的校友陈照烽所说,“她脸上总是挂着爽朗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当她说要参加西部计划时,我知道会有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阳光,说不定会有人因为这份阳光而改变命运。”

  在“龙胜一对一”爱心助学项目中,她主动请缨,前往最偏远的三门镇。那里路途遥远,从县城到家访学生家中,车程要一个半小时,加上徒步两个小时的崎岖山路,翻山越岭,有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错觉,艰辛可想而知。在教学工作中,班上有个小彭同学对英语的学习有畏难情绪,一个单词、一句英文学很久了,仍支支吾吾、难以出声。李莎总在课后把他叫到办公室,一遍遍地拉着他的手或摸着他的头给他讲解,教他每个单词怎么发音、每句话怎么连读。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再见了,李莎,永远的“阳光女孩”

  她在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也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个小女孩成长在单亲重组家庭,因缺少关怀,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李莎经常关心陪伴她,和她聊天,帮她扎头发,慢慢打开她的心扉,渐渐地,小女孩变得开朗起来,逐渐融入集体,学习成绩也有了起色。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再见了,李莎,永远的“阳光女孩”

  和支教的孩子在一起

  一起支教的同学回忆,某天她开心地回到宿舍,手里拿着用彩纸折成的花,她说那是孩子送给她的礼物,上面用稚嫩的笔迹写着感谢与祝福的句子,李莎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被触碰了,这朵花承载的是山区孩子沉甸甸的爱和信任,被她很珍视地放在盒子里。

  在华南理工大学赴龙胜的研究生支教团队伍中,李莎年龄虽然最小,却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莎姐”。在支教团夏令营期间,她每天主动劈柴烧火,买菜做饭,为队友们奉上一顿丰盛的晚餐。她还承担起志愿活动的宣传工作,在“华工大研支团”“龙胜青年之声”等公众号上发文80余篇,并联合其他志愿者制作视频《旭日东升》,深入展现留守儿童内心的善良与纯真,作品被广泛转载。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再见了,李莎,永远的“阳光女孩”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家人怕她有危险,一再劝阻她不要提前去支教点。她的态度很坚决:“疫情就是命令。我回校可以为小学的疫情防控工作做些事情。”回到支教地,她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通过网络平台,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知识技能及相关通知精神宣传给家长和学生。她还协助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复学准备工作,每天在网上进行两个班级100多位孩子的健康监测,监督学生英语科目的网上学习,做好教室的清洁卫生及消毒通风工作、补订学生的夏装校服……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再见了,李莎,永远的“阳光女孩”

  李莎在龙胜小学开学时在门口测体温

  她工作着、奔波着、累并快乐着,主动把责任扛在肩上,用热忱和奉献传递爱心,提升自我价值。她的朋友秦同学说:“那颗星星降落凡间,在每一条经过的轨迹都发光发热,温暖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李莎的室友冯越回忆:“我们曾一起参加背单词打卡训练营,我没多久就放弃了,而她在异常繁忙时仍坚持打卡直到背完全部,晚上就寝之后,我常能在黑暗中看到她的床铺中透着灯光,听到她静静翻书的声音。”

  李莎还活跃在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在这一过程中,她收获的不仅是一次次实践中的成长,更是用知识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全身心奉献的愉悦感,并曾获评广交会优秀志愿者、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优秀志愿者、华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称号。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再见了,李莎,永远的“阳光女孩”

  参加龙脊梯田丰收节

  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奋斗磨砺了李莎的意志,更养成了她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红色碎花裙,举着小伞遮阳,拉着一个孩子,一个又拉着另一个,阳光、陋房,嬉闹、欢笑、小调……”张庆园老师对在广西龙胜见到李莎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李莎的身上总是散发着一种热情阳光的感染力,她爱美食,珍惜与三两好友分享美食时的快乐;她爱看书,她相信“读书多了,看过的书籍都潜藏气质里、在谈吐上”;她爱摄影,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传递着一帧帧精彩瞬间……

  李莎在校时还曾参与有关抑郁症健康传播研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RP)项目,是项目的核心成员和负责人之一。她在散文诗《回归》中呼吁对抑郁症患者的理解和关爱:“亲爱的人,如果你相信她是溪流,那么也请相信她始终和汛期时一样湍急,似秋千荡出美丽的弧度,最后冲出河道的桎梏。”同在项目组的同学说:“如果用心理学类别划分人生,那她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源源不断地给团队输送正能量。”

  她的光,一直延伸到了生命的尽头。

  李莎的父亲李明凯为女儿整理遗物时,他才第一次看到女儿的人生规划图,“她的人生愿望就是要做慈善,成功后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走出去,终老时捐献器官也是她的一个人生规划。”或许照片会褪色,但是生命的底色却永远不会消失,她的故事也将会给更多人带来光亮。

  最后的声音

  李莎走的第二天,就是母亲节。家人、老师和同学在整理她的遗物时,意外发现,她提前朗诵录制了一首散文诗《母亲是一种岁月》。

  在深情的朗诵中,李莎表达着对母亲的依恋,也表达着对祖国母亲的深情,吟诵着“作为一种岁月,母亲既是民族的象征,也是爱的象征”。

  这,是李莎生前留下的最后的声音。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在取得华南理工大学和李莎家长同意后,首次在媒体上发布这个音频。

  母亲是一种岁月

  朗诵:李莎

  童年的时候,对母亲只是一种依恋;少年的时候,对母亲也许只是一种盲目的爱;只有到了青年,当人生有了春,也有了夏,对母亲才有了深刻的理解、深刻的爱。我们也许突然感悟,母亲其实是一种岁月。

  随着生命的脚步,当我们也以一道鱼尾纹、一缕白发在感受母亲额头的皱纹、母亲满头白发的时候,我们有时竟难以分辨,老了的究竟是我们的母亲,还是我们的岁月?我们希望留下的究竟是那铭心刻骨的母爱,还是那点点滴滴、风尘仆仆、有血有泪的岁月?

  有一天,我们终会长大,从一个男孩变成一个父亲;从一个女儿变成一位母亲。当我们以为肩头挑起责任也挑起命运的时候,当我们似乎可以傲视人生的时候,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我们白发苍苍的母亲正以一种充满无限怜爱、无限关怀、无限牵挂的目光在背后注视着我们。

  我们往往是在回首的片刻、在远行之前、在离别之中,发现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的视线,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的牵挂。

  母亲是一种岁月,人生路途上,担负着最多痛苦,背着最多压力,咽下最多泪水,仍以爱、以温情、以慈悲、以善良、以微笑面对人生、面对我们的,只是母亲,永远的母亲!

  那是在我认为生命最艰难的时刻,面对打击、面对失落,我以为完全失去了。就在那一刻,是母亲的一句话,让我重新起航。看着我掩饰不住的沮丧,母亲说:该知足了,日子还长!

  于是我便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仁人志士,将伤痕累累的民族视为母亲,将涛声不断的江河视为母亲,将广阔无垠的大地视为母亲。

  因为能承受的,母亲都承受了;该付出的,母亲都付出了。而作为一种岁月,母亲既是民族的象征,也是爱的象征。

  在我的眼里,母亲是一种永远值得洒泪的让我感怀的岁月,是一篇总也读不完的美好的故事。

  (散文文字版权属于原作者,据李莎朗诵整理而成)

  怀念李莎

  室友:“她的书桌上除了书就是奖状”

  李莎从大巴山深处走来,在南粤大地求学深造,又怀揣着满腔赤诚将知识和希望播撒在八桂大地的山区。

  山里出生成长的李莎,一直坚信知识改变命运。进入大学校园,李莎对知识更加如饥似渴。同班同学欧婷说,李莎爱好广泛,课外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对很多事物保有好奇心和热情,是一个充满干劲的好青年。

  回忆起大学四年生活,室友冯越说,李莎是一个坚强到“让我有点儿心疼的女孩子”。她总是出门比其他同学早,回来比其他同学晚。“她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我们宿舍里,她的书桌上除了图书馆借来的书,就是奖状。”

  物质的清贫,并没有给李莎的生活带来阴影。她热爱看书、摄影,总能用一双慧眼发现生活的美。在老师和同学们眼里,李莎是个乐观开朗的女孩,她的笑容让人觉得特别“治愈”。

  “她永远笑着,充满阳光,仿佛无论何时都可以认真地倾听你的任何话。”冯越说,“她明明是我们宿舍最小的一个,却比谁都要沉稳大气,温柔耐心,非常会照顾别人,就像姐姐一样让人忍不住想要依赖。”

  大学期间,李莎加入学校心理学社。她曾悄悄告诉过冯越,接触心理学是因为有一段时间想排解自己心理上遇到的困难,但是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她接触了一些抑郁症患者,便主动参加了罗韵娟老师的有关抑郁症健康传播研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训练计划项目”)。“在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治愈自己的小小愿望,逐渐变成了 ‘想要帮助他人’的大爱,并带领她走向支教的道路。”

  导师:“甘于奉献,她的选择总是利他的”

  “除了她的父母,可能我是最希望她能回来的那个人。”距离李莎不幸离世已经快2个月,每次说起这位得意弟子,罗韵娟总是忍不住伤心落泪。这段时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让她流了太多眼泪。

  在采访前期,罗韵娟尚能控制住情绪。但当李莎的室友冯越走到罗韵娟跟前告诉她:“罗老师,我特别想告诉您,莎莎她以前经常会跟我们提到您,她非常喜欢您。”罗韵娟一下子又忍不住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罗韵娟是李莎的研究生导师,也是本科毕业论文的导师。李莎从大二起便跟着罗韵娟做项目。

  在罗韵娟眼中,李莎是一个“体形娇小,但是内心强大,非常能干、亲和力强”的女孩,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对他人甘于奉献。“以前有人批评有些大学生是精致利己主义者,但是在李莎身上完全看不到这一点,她的选择总是利他的。她是新时代优秀大学生的典范,总是心怀大爱,无私奉献。”

  前去支教后,李莎也会通过微信、电话与罗韵娟保持密切联系。有次在电话里,李莎对罗韵娟说,她关注到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容易受到短视频的影响。她跟导师交流,想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影响身边的孩子们。“她就是这样善于思考,乐于助人。”

  李莎去世后,罗韵娟几次接受媒体采访。“我真的不太想回忆,每看一次她的新闻和照片,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折磨。”罗韵娟说,“以前不明白,现在懂了,什么叫‘白发人送黑发人’。作为她的老师,我希望她的事迹能被更多人知道,我为她感到骄傲,但更为她的离开感到痛心、惋惜”。

  支教团队友:“品学兼优,常怀报国之心”

  “吾友李莎少年励志读书,品学兼优,常怀报国之心。及至其学有所成,乃携友结伴而行至国家所需之地,传道授业解惑。虽志愿服务年限尚短,然其极尽全力奉献。其以宣传为首也,假借镜头与网络,记众友之经历,每每创作,所成无不令人叹之。亦热爱生活,关心友伴,敬老爱幼。曾只身前往山中家访,不惧困苦,为贫苦学生谋资助。大爱与勤学兼有之,是吾友亦是吾家人。是日悲痛之事,不甚惋惜。吾友全体今后定当尽力于志愿之事,尽吾友李莎之份,以表纪念。”

  这段文字,是支教团成员陈小晶为缅怀李莎而作。陈小晶来自华工法学院,因为支教与李莎结缘。她依然记得,去年支教团出发前志愿者培训会上李莎的发言。“当时,她提出,希望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把华工研究生支教团和当地孩子的实际情况宣传出去,好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陈小晶说,当时她就觉得这个女孩很有抱负和计划。

  “正如她所说的,去支教就是要找到心的所属。”陈小晶说,她后来和李莎熟识后,李莎曾告诉过她,之所以来支教,是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她家条件不是很好,在四川巴中山区,对于山区孩子们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她感同身受,因此很想帮助这些孩子。”陈小晶说。

  陈小晶说,刚到龙胜时,支教团成员在东升小学办的夏令营上,遇到了一个性格有点孤僻的孩子。李莎主动去了孩子家里了解情况。原来,这个孩子是一个留守儿童,长期与奶奶生活,家境贫寒。此后,李莎花了很多时间开导孩子,最终虽然孩子仍然不大愿意与其他人交谈,但一见到李莎就会主动亲切地叫“莎姐姐”。

  “我们也不知道她怎么做到的,但是她好像就是有种神奇的能力,能够打开孩子的心扉。”

  今年五一前的一周,陈小晶和支教团的部分成员开会,那也是她和李莎最后一次见面。“那是疫情后我们准备恢复正常工作,当时李莎提出了很多想法。”

  李莎离世后,陈小晶悲痛之余写下了上述的话。她觉得,每个时代都需要“站出来的人”。“我们站出来了,代表着我们有勇气有毅力去做这件事,那我们就要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一代一代的志愿者接力做这件事,就会影响一个孩子、两个孩子、三个孩子……慢慢地,它的影响力就会显示出来。”

  毕业视频里,那本电子相册的封面写着,“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现在,她成为那颗星星。那颗星星降落凡间,在每一条经过的轨迹都发光发热,温暖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班长 秦钰雯

  她在决定去支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在外出接受培训,她教了一群可爱的孩子们。某天她很开心地回到宿舍,手里拿着用彩纸折成的花,上面用稚嫩的笔迹写着感谢与祝福的话,她说那是孩子们给她的礼物,这朵花被她很珍惜地放在了盒子里。

  ——室友 冯越

  她开朗健谈,待人热情,和同学、师长相处融洽。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能够微笑面对,周围的同学也常常被她积极乐观的态度所感染。她十分乐于助人,善解人意,当班上的同学或朋友遇到烦心事向她倾诉时,她总会耐心开导。

  ——室友 温秀妍

  她是寝室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却处处照顾我们,是寝室中最能干的人;她很善良,每年都参与献血,并且勇敢地决定去西部支教,她说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很敬佩她,也很想念她。

  ——室友 徐婧仪

  莎莎给我印象永远是一张活泼明媚的笑脸。如果用心理学类别划分人生,那莎莎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源源不断地给团队输送正能量。当生命定格,那抹明媚的笑容也永远定格在我心中。️

  ——华工心理学社同学 梁珍丽

  我曾经问她为什么选择支教。我记得她说,支教一定会是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是和以前的人生完全不一样的选择,是从前和往后都独一无二、难以再次获得的宝贵体验,所以她必须去尝试,体验一种能让她成长、看到更多的选择。她无悔于她的选择,她的乐观将会一直引领她的学生、她的同事、她的朋友,她的精神将会永远留在这片她深爱的土地。

  ——好友 陈悦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

  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李莎

  谢谢你曾给这个世界带来

  如阳光般的温暖!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霞虹 程依伦 张丹 通讯员 华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华南理工大学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