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面对滴滴的回马枪,嘀嗒出行未来之路怎么走?

面对滴滴的回马枪,嘀嗒出行未来之路怎么走?
2020年09月23日 17:30 新浪网 作者 互联网分析沙龙

  来源/AI蓝媒汇(lanmeih001)

  作者/魏晓  制图/于斐 段诗

  原文标题:嘀嗒出行,躲在滴滴们“掩护”下

  在滴滴重回增长快车道的当下,市场另一玩家嘀嗒出行正在加快上市进程。但它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网约车玩家,毕竟只有顺风车和出租车业务。

  日前市场上传来消息,嘀嗒出行拟赴港上市,筹资规模在3亿到5亿美元之间。据悉,嘀嗒出行正在与财务顾问探讨上市事宜,或将在今年年底/明年初完成上市。

  显然,对于“网约车第一股”的名头,嘀嗒出行表现出强烈的渴望。

  一方面,时下资本市场正热是个上市的好窗口。

  另一方面,滴滴进入2020年以后将目光重新投向增长,尤其是重启了顺风车业务,这势必挤压了嘀嗒出行的市场份额,让后者竞争压力抖增。

  业内都知道,嘀嗒出行作为网约车市场的后入局者,之所以能打开一定局面,很大程度上正在于“捡了便宜”。

  2018年滴滴顺风车事件发生后,滴滴下架了顺风车业务,并将发展重心放在深耕安全与合规层面。也正是在这一段顺风车市场空白期,嘀嗒出行实现了快速发展。

  来源官网

  但当现在滴滴再次杀回顺风车市场,并且此时的滴滴裹挟着过去两年在安全与合规等用户体验层面的深厚积累,嘀嗒出行面临的竞争压力可见一斑。其争夺“网约车第一股”的资本运作,也就更加迫切。

  一

  运气嘀嗒

  公开资料显示,嘀嗒出行前身为嘀嗒拼车,于2014年成立。

  从成立时间来看,嘀嗒出行是出行行业的后入局者。彼时的共享出行市场,主角自然是滴滴,以及快的。

  两者已经完成了对市场的一定占领,并且分别在腾讯与阿里的扶持下,打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打车补贴大战。

  正面战场,嘀嗒出行毫无机会,其选择切入了出行市场的细分业务——顺风车,主打私人小客车合乘、车主和乘客顺路搭乘的拼车概念。

  在彼时资本仍旧广泛看好共享经济的前景,嘀嗒出行的这一故事也先后拿到了不少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易车网、蔚来资本等。其中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目前正是嘀嗒出行的董事长。

  来源网络

  一度,嘀嗒出行依靠顺风车等业务在市场上撕开了一定局面。

  不过到了2015年,在滴滴与快的完成合并,并在同年拓宽出行生态,向“拼车”、“顺风车”、“快车”等业务进军后,嘀嗒出行的市场份额受到了很大冲击。

  根据第三方市场机构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滴滴顺风车、嘀嗒拼车分别以69.0%、20.9%比例占据国内顺风车服务成交订单量的前两名。并且滴滴顺风车在“活跃用户覆盖率”和“覆盖城市数”两个指标亦占据绝对优势。

  此时距离滴滴入局顺风车业务,也就不到半年时间。

  可见滴滴对市场的收割强势。在滴滴入场后,嘀嗒出行也逐步转入沉寂,资本市场上的声量也少很多。

  来源网络

  直到2018年,滴滴顺风车事件发生。

  一时间滴滴卷入全网争议,顺风车业务的安全性成为了出行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在满屏的质疑声中,滴滴下架了顺风车。

  彼时市场上的其他玩家比如高德地图,也暂停下顺风车业务功能。嘀嗒出行则继续开展顺风车业务,并在这段市场空白期间实现了数据的暴增。

  下架前,易观千帆数据显示,2018年4月,滴滴出行APP以1.14亿的月活排名第一,嘀嗒出行以675.02万月活占据第二。

  下架后,在2019年第三季度,滴滴出行与嘀嗒出行分别以11837.8万,1587.3万占据网约车市场季度活跃用户规模榜单第一名与第二名。相较于2018年4月的数据,嘀嗒出行的月活增长了135%。

  二

  不同火力的舆论场

  2018年滴滴顺风车事件爆发后,此前滴滴顺风车在推广时宣传的社交功能亦备受质疑,被广泛认为是平台原罪。

  其实社交功能,同样也是嘀嗒出行讲给资本市场的故事。

  来源网络

  2015年嘀嗒出行完成C轮融资时,其对外品宣的很大一部分内容讲的便是嘀嗒出行将增加好玩有趣的轻社交功能,增强产品的轻社交属性。

  一年后的6月,嘀嗒出行4.3版本中新增 “结伴”功能,主要分为“周边郊游”、“同城活动”、“一起看世界”、“嗮图求脱单”、“结伴跑步健身”、“上下班拼友”等多个不同主题。用户可以和其他有相同兴趣或需求的用户进行留言互动,最终达成共同出行。

  并且历数过去数年嘀嗒出行推的运营活动,此前嘀嗒出行亦倾向于把顺风车描绘成一个偶然的社交场景,一次意外的邂逅。

  比如2017年1月6日嘀嗒出行公众号发布“快看!一大波女友男友正向你走来”,表示用户在嘀嗒拼车积分商城中,可以用20积分兑换单身乘客(单身汪),乘客头像昵称所在城市均有显示,称“20积分‘明码标价’的爱情不会变”。同年七夕,嘀嗒出行公众号发布名为“这个七夕,拼不拼”的文章,提出口号“不拼,永远是单身”等等。

  来源网络

  换句话说,顺风车社交功能这个坑儿,无论是滴滴,还是嘀嗒,都曾踩过,但或许是因为舆论关注度相对低,以至于好运到恶性事件并没有引发太多关注,比如醉酒女子被嘀嗒司机性侵事件。

  在滴滴顺风车事件爆发后,外界所有的质疑全都一股脑的指向滴滴,而针对嘀嗒的类似质疑,对比之下则少很多。彼时后者低调下线“结伴”等社交功能,然后正常运营顺风车业务。

  有业内人士认为,相当于滴滴承受了外界针对顺风车社交原罪的几乎所有火力,嘀嗒则基本未受波及。

  甚至不仅是在社交原罪上,在顺风车业务整体本身,滴滴由于树大招风也一定程度上为市场上其他玩家分散了火力。一个直观现象是,近两年来即便滴滴顺风车业务处于下架状态,市场上围绕顺风车业务一旦出现司机伤人、违规多拼、车辆信息不符等现象,不少网友仍会将这些乱象归结于滴滴身上。

  正是这样一个舆论场,有业内人士认为嘀嗒出行“闷声发大财”。

  截至2020年8月31日,嘀嗒出行的整体注册用户数已突破1.8亿,注册车主数突破1900万,认证通过车主超过1000万;累计注册出租车司机数量超过190万,累计认证通过出租车司机数量超80万。过去六年,嘀嗒顺风车累计共享座位超24亿,嘀嗒出租车夜间订单累计需求超2.5亿 。

  并且根据2019年9月嘀嗒出行CEO宋中杰的表态,嘀嗒出行已实现盈利。再到现今传出冲刺IPO,无论是数据,还是自我造血方面,嘀嗒出行都进入了一段发展最好时期。

  在滴滴再度入局,并重新将目光投向增长之后,一切或将有了新变局。

  一方面,滴滴重启了顺风车,另一方面滴滴又在日前将出租车业务升级为“快的新出租”,并投入1亿元专项补贴,这两项动作均对嘀嗒出行构成强大的竞争压力。

  就看嘀嗒出行能否破局,这一次,比拼的就只是真功夫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