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书速递丨杨念群:《百年清史研究史·思想文化史卷》

新书速递丨杨念群:《百年清史研究史·思想文化史卷》
2020年09月13日 10:02 新浪网 作者 南开老彭

  编者按:本公众号已于近期完成改版,此文为新添栏目“论著推介”中“新书速递”的第一部著作,敬请大家持续关注。

  百年清史研究史

  思想文化史卷

  杨念群 著

  2020年5月

  百年清史研究史丛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79381

  作者简介

  杨念群,1964年1月出生,首批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 《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1997),《杨念群自选集》(2000),《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2001),《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2003),《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主编,2004),《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当代史学的反思与阐释》(2005),《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2006),《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2010)等,主持《新史学》丛刊(中华书局版)及《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丛书。主要学术兴趣是中国政治史、社会史研究,并长期致力于从跨学科、跨领域的角度探究中国史研究的新途径。

  目 录

  导   论  近百年来清代思想文化研究范式的形成与转换

  第一节 清代思想文化与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关系

  第二节 “科学”标准引领和制约下的清代思想史研究

  第三节 从“启蒙论”到“早期近代论”:清代思想文化研究范式的演变

  第一章 明末清初思想文化研究范式的转移——以近百年相关讨论为中心

  第一节 反思“民族主义”与“进化论”模式支配下的明清鼎革研究

  第二节 治学视野的拓展:从“观念史”到“感觉史”

  第三节 冲突抑或调适:中西文化交流与清初政治文化

  第二章 “经世”观念史三题

  第一节 “经世”观念和范围的界定

  第二节 “经学经世”、“理学经世”还是“礼学经世”

  第三节 “经世观”只存在于明清易代或晚清变革时期吗

  第三章 清代考据学的科学解释与现代想象

  第一节 清代考据学的现代性建构及其局限

  第二节 清代考据学是否具有思想性:新义理学发微

  第三节 “六经皆史说”对经学权威的消解及其意义

  第四章 清朝文治政策研究评析

  第一节 对清朝文治政策的总体评价

  第二节 政统与道统之争:皇权与士大夫的心理博弈

  第三节 文化控制与帝王心术

  第五章 清朝诸子学、理学、今文经学复兴的意义——兼及与晚清政治态势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挑战理学独尊 羽翼经学复古——清代诸子学的作用

  第二节 晚清经世型理学的兴起及变异

  第三节 今文经学的复兴:维系正统与倡导变革的双重作用

  第六章 从“单向文化传播论”到知识类型转变的现代性分析——西学东渐史百年研究回顾

  第一节 传教士作为西学输入媒介之得失的评价

  第二节 西学输入的体制变革背景及其现代性困境

  第三节 “概念史”研究的兴起与西学东渐解释路径的转变

  第七章 晚清时期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及流变——反思同化论、根基论、建构论的解释模式

  第一节 晚清立宪派与革命党论争中的“民族主义”议题

  第二节 人类学理论与概念史视野下的晚清“民族主义”研究

  第三节 晚清“民族主义”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后现代的视角

  第八章 晚清“中体西用说”与文化保守主义的生成和转型——以民初以来的若干讨论为例

  第一节 “中体西用说”的内涵构成及其演变态势

  第二节 维新派与洋务派对“中体西用说”内涵的不同理解

  第三节 “西学中源说”与“中体西用说”的互渗及其意义

  第四节 晚清文化保守主义对“中体西用说”的延续与修正

  推荐者说

  清亡已然百余年,对于有清一代的历史研究从“本朝史”到“列清史为学科”,以至当下更为繁荣的清史研究,也走过了百余年。百年一世纪,“清史研究已然进入一个新的时间节点,应该对百年以来的既有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深度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再开始新的航程、扬帆远航”。以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各位学者纷纷投入此项总结活动,其学术成果即由黄兴涛、夏明方、杨念群主编的《百年清史研究史》。全书共分十卷,包括导论卷、政治史卷、经济史卷、社会史卷、思想文化史卷、中外关系史卷、边疆民族卷、历史地理卷、文献档案卷和海外研究卷,全面总结了百年来清史研究的内容与特点。此次首先推介新近出版的杨念群著《百年清史研究史·思想文化史卷》,以飨读者。

  清代思想文化与前朝各代呈现与众不同、更加复杂的特点,百年来的清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也因此范式叠出、理论多样。如何在繁复多样的思想文化演变中把握历史主题,又如何在百年来论说多样的学术成果中厘清主要的研究范式与理论,就显得更加困难。在本书作者看来,有清一代的思想特质呈现两大端:其一,清朝是由满人建立的多元民族统一的国家,因此“华夷之辩”、满洲人的自我身份认同以及如何兼顾国家多元民族共同体的利益都成为清代思想文化演变、发展的重要因子;其二,自明末以至清末,中国受西学输入的影响愈益加深,清代思想文化的特质也受此得以改变与型塑。总结起来,可以“华夷满汉,新旧中西”八字大致概括之。无论是明亡清兴过程中经世实学思潮的提倡、乾嘉时期考据学的兴盛,还是有清一代清廷文治政策的演变,抑或是“中学西源”、“中体西用”等主张,乃至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等学说的兴起,都可以囊括在此二点之中。只不过在近代以来具体的思潮环境之中,诸如清末民初排满革命论、民初科学主义论、新中国建立后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及改革开放后社会史与文化史等研究范式,对于这些思想学说的解释呈现出不同面向。实际上,本书也是以此二主题梳理百年来清代思想文化研究史。

  本书虽是学术史梳理,但是并非一般的罗列式“综述”,而是“力图归纳和提炼出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清史研究领域中的若干重要进展、关注焦点和特色问题,围绕这些进展、焦点和问题对以往研究的特点及得失展开分析,并尝试寻找出某些具体而有共识的研究范式来进行反思,从而为今后清史研究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思想文化史卷》就是围绕着两大主题下各个主要问题(明末清初思想转变、经世思想、考据学、清廷文治思想与政策、清代的理学、经学与诸子学、西学东渐、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中学西源与中体西用),梳理各个流派、理论、范式对清代思想史中这些主要问题的解释模式与力度,展现了一种新的“研究史”梳理方式。

  当然,本卷也并非仅限于梳理,而是充满作者的“评析”与“反思”,意图让学术梳理更具“研究性”。在总结前人研究之得失后,作者不断进行自己的思考与论证,以期从现有研究基础之中发现问题,提出未来研究之可行路径。譬如对明清之际启蒙思潮与“早期近代”现象的论证,作者认为其中“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这样一组西方概念,“阐明的是欧洲市民阶级通过特定空间表达自身诉求,形成制衡封建帝王权威,最终诱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其‘公共领域’中‘自治’状态的营造,成为‘市民’阶级崛起的基础。然而,这组概念一旦移植到对中国历史的解释中就完全失去了原意。中国基层的所谓‘自治’当然也有与官方行政体系相区别的特征,但大多数乡村的所谓‘自治组织’仍或多或少依赖于官僚系统的支持才得以正常运作,根本无法从它们的荫蔽下真正界分出来,形成独立的场域,当然也就形不成像西方那样有自身政治诉求的‘市民’阶级。所以,即使到了接近‘近代’的历史时期,一些貌似‘自治’的团体和私人所表达的思想也往往是传统资源的变种与延伸,而不是‘近代’因素结出的果实。”又比如,张寿安等学者注重强调清儒的礼学实践及其思想性意涵,颠覆了以往对于乾嘉考据学者的“皓首穷经”“埋首故纸堆”的刻板印象。但是作者却提出反思,认为清代考据学者虽不乏思想性,但是这些学者具有多大代表性,其思想深度又如何,他们的思想是否与前代产生断裂,都值得进一步探究,即“清代礼学考证乃至其他考证方式也许蕴藏着某些思想性,但似乎并不具备与宋明理学构成根本歧义的内容。即如被新义理学倡导者反复陈说的‘情欲观’也早已发端于明末的阳明学及其余绪中。所谓礼秩重建也不算是清儒的独特发明,而是宋明儒学发复阐扬、不断推广的话题,只不过是清儒进行了更加系统的整理而已”。

  作者通过对近代以来受民族主义、启蒙论、单向文化传播论,以及早期近代论等多种理论范式影响下的清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做出梳理与评析之后指出,我国学界长期浸淫受制于西方社会科学的规训,常常不自觉地挪用那些只对理解西方历史经验颇为有效的概念,以这些带有强烈的用西方历史比附和衡量中国历史价值的意识与倾向的理论与范式研究清代历史,显然未必贴切适用。因此作者提倡,我们不妨掉过头回到中国历史之中去发现清代思想文化中带有自主性的演变特性和发展脉络,甚至是在中国典籍中去寻找更为贴切的语汇辞藻去描述清代思想文化中的“变”与 “不变”,以期建立起具有本土气质的解释框架。

  相信通过本书,读者能够把握清代思想史研究范式的梗概及其演变,了解多种解释范式对清代思想史的解释力度及其贡献与不足,并从作者的反思与评析之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与自我思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