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山西大同博物馆入选一级博物馆,这几尊北魏文物功不可没,很是精美

山西大同博物馆入选一级博物馆,这几尊北魏文物功不可没,很是精美
2021年07月16日 22:32 新浪网 作者 卡卡旅途记

  自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大同就进入到了最为辉煌的时刻,长达将近百年的历史里北魏将北凉纳入自己的版图统一了中国北方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河西,开启了中段丝绸之路的辉煌,一时间往来于此丝绸之路上的商贾可谓是络绎不绝。

  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北魏首都平城更是成为了丝绸之路上最繁华的重镇之一,也因此让平城成为了一个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之地,据资料和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在当时平城可谓是异域胡商聚集、奇珍异宝集结的空前盛况。

  1000多年后,如今的大同虽然没有了曾经的繁华和商贾云集,然而那些藏在大同博物馆内的文物依然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厚重文化,让旅行者们依然可以畅想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盛景。

  整个大同博物馆主要分成了三层,而平城时期的魏晋时期文物主要集中在2层的魏都平城馆内,不论是云冈石窟的稳固,抑或是宋绍祖和司马金龙墓的文物,都记录着南北朝时期文化交融的过程。

  一座古墓让大同博物馆扬名天下

  在我看来大同博物馆能够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有一座古墓可谓是功不可没,这就是大同石家寨附近发现的司马金龙墓。在这个古墓中出土了众多的北朝文物,其中不少文物都成为国宝级文物,这一古墓的发现不但为中国带来了众多北魏文物,更是为研究北魏墓葬文化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在众多的文物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就是石棺床板,其主要作用是放置棺木。整座石棺床板前侧全部用浮雕技艺雕刻出精美的图案,床基部雕刻出了呈负重状的力士。

  基部中间为壶门,壶门之上的浅浮雕更为丰富,忍冬纹、龙虎、金翅鸟、伎乐人等,如此丰富的图案让我足以待了20分钟细细的去观赏。

  众多的图案中,我对其中两处印象特别深刻,其一为承托状的力士,两眼突出、大腹便便、下身着犊鼻裤呈胡跪状,如此形象一眼就可以看出胡人的模样。

  力士顶部的飞天伎乐披帛飘逸,有的弹奏琵琶、有的吹奏着西域的箜篌等,俨然一副中西方乐器的大交流,以此可见当时的平城已经盛行"西凉乐"。

  带着浓郁中亚风格的玻璃瓶,或是经过丝绸之路而来

  如果说司马金龙墓石棺床板以其精美的浮雕工艺著名的话,那么在大同博物馆内的一些玻璃制品则彰显着千年之前中亚或北魏玻璃吹制的高超技艺。

  据考古研究,玻璃吹制技术是由叙利亚人发明,后来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让玻璃制品得以传播,5世纪后中亚的玻璃工匠将这一技术带入到了中国,渐渐地北魏匠人也开始学习这一工艺,让玻璃制瓶逐渐盛行于中国。

  在大同博物馆内藏着不少的玻璃制品文物,不少人认为这是沿着丝绸之路过来的舶来品,也有人认为这或许是学习了玻璃技艺的北魏工匠制作,更多的学者赞同后者说法,但不论如何它都算是北魏时期最为经典的玻璃制品。

  众多的玻璃文物中,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北魏蓝玻璃壶,也是被认为是中国工匠制作的玻璃瓶,因为期内部含有较多的气泡,制作工艺比较粗糙,极可能是中国引入玻璃技艺的早期作品。

  这尊大蓝玻璃壶,喇叭口,口沿外撇,束颈圆肩,肩部有两周凸弦纹,鼓腹,下腹部内收,平底。表面有彩虹的颜色,很是夺目,不少游客称其为“北魏蓝“或“大同蓝”。

  可以说马且停以上分享的几尊文物仅仅只是大同博物馆内北魏时期的部分文物,然而却几乎代表着北魏艺术的高超技艺。如果时间多余的话,还可以重点关注杂技的胡人陶俑;身材肥硕、表情丰富、五官异域的石雕武士等都可以让你见识到北魏的中西方文化交流。

  大同博物馆旅游贴士:

  怎么去:大同古城乘坐38路到大同大学东站下,然后步行800米即可到达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