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民生实事迎来期中考,成都市民代表:有了更多的幸福感

民生实事迎来期中考,成都市民代表:有了更多的幸福感
2019年07月11日 19:14 新浪网 作者 成都商报

  7月9日、10日,由成都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带队,30多名市民代表分成2个督查小组,深入到民生项目现场,对照着2019年成都市十大民生工程任务表,对抽检的民生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和检查。

  民生实事迎来期中考,成都市民代表:有了更多的幸福感

  ↑市民代表来到成都青羊区金沙云庭小区考察生活垃圾分类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大多数民生项目都是“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各项民生实事都在有序推进。

  “承担民生任务的部门都做了很多事情,为推动民生实事的顺利完成下了不少功夫,希望下半年所有的项目都能顺利完成。”市民代表们普遍认为,民生实事项目正在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解决群众所急所愿所盼的问题,让市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环路污水管线改造工程完成40%

  老年人助餐服务方便周边居民

  10日上午,第一组市民代表们来到成华区一环路电子科大(沙河校区)门口,这是一环路污水管线改造工程的民生项目。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环路上大面积进行了打围施工,成都市住建局工作人员指着示意图告诉市民代表们,“为了缓解一环的排污压力,这一段我们准备单管排入蜀都大道;而科华路则准备增加干管,排到沙河……”最让市民代表欣慰的是,听到了这一句话,“污水管网也将于5号线同步建设。”据介绍,一环路污水管线改造工程已完成40%。

  在成华区保和街道和美东路8号的老年人助餐服务点上,市民代表仔细关心着“菜品怎么搭配?”“提供早餐和晚餐吗?”“怎么收费?”“服务对象有哪些?”等一系列问题。

  “有一荤一素10元,一荤8元,两荤一素12元。”服务点上的工作人员一一解答了市民代表的疑问。

  在成华区跳蹬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扶梯而上,墙面上的画吸引了市民代表们的注意,“这个做得好,有文化气息。”据介绍,这个文化服务中心进行了提档升级。

  随后,市民代表们来到了三岔湖社区人才公寓项目现场,查看三岔湖特勤消防站的修建进度。

  已为1711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

  龙泉山森林公园“增绿增景”1.61万亩

  民生实事迎来期中考,成都市民代表:有了更多的幸福感

  ↑市民代表在绿道检查

  10日下午,市民代表们紧接着赶到位于龙泉驿区西河镇胜利路29号胜利家园的成都康培助残服务中心。在活动室里,七八个儿童正在工作人员的带动下跳康复操;在康复室,一些儿童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做着康复训练,据了解,目前,成都市残联已为1711名残疾人儿童提供康复服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4.07%。

  为了解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增绿增景”情况,市民代表们来到龙泉驿区茶店镇白果村。一下车,大家便被绿色包围了,灌木和草丛错落有致,路边盛放的小花,景色各异。

  “大家现在所在点位,是首批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推进“减人减房、增绿增景”项目建设。

  “2018年-2019年,实施减人减房项目32个,可腾挪增绿空间2.4万亩,涉及4万人,目前已有3800人入住新居;今年共完成增绿增景面积1.61万亩。”大家听着各种推进情况感叹道,“确实很漂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改造

  市民代表连连惊叹

  10日一早,第2组市民代表“阅卷组”从成都最南边的天府新区出发,最先抵达了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这第一个点位,就让很多市民代表直叹“惊艳”。

  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提升改造”这一民生实事的代表点位。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随着天府新区的快速发展,华阳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已成为华阳数十万名常住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在经过提升改造后,华阳卫生服务中心设有目前全市同类医疗机构中规模最大、专业最齐、技术最强的数字化妇幼保健集中区,涵盖了5A级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5A级儿保健规范化门诊,同时中心还长期特聘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三级以上医疗机构专家到中心坐诊并指导工作。

  这样先进的技术与高规格的医疗资源,让现场的市民代表们连连惊叹。

  毗河已竣工

  部分防洪治理工程

  随后,市民代表们又从南绕到北,先后前往了高新区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青羊区的新学校和已经开始着手垃圾分类的社区,最后穿城抵达了郫都区毗河畔实地查看防洪工程。

  民生实事迎来期中考,成都市民代表:有了更多的幸福感

  ↑市民代表来到郫都区团结镇新毗桥上游段考察

  素有“九曲回肠”的毗河,已经竣工了团结镇段的防洪治理工程。现场,成都市水务局的工作人员向市民代表们汇报,毗河是郫都区非常重要的排洪河道之一,此次的防洪治理工程在经过约半年的建设后竣工。

  他指着旧照片介绍,松软的河滩变成了硬质的堤坝,“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排涝标准采用10年一遇设计。”

  在最后的座谈会上,市民代表们不约而同地表示,通过两日的实地查看,深切感受到了成都今年的民生实事目标已基本达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罗小帆 成都日报记者 李霞 摄影 胡大田 红星新闻记者 尹沁彤 摄影 王红强

  编辑 陈怡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龙泉山华阳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