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谁染霜林醉

谁染霜林醉
2020年06月07日 14:34 新浪网 作者 北京晚报

      蓝天野

      我从幼时就看京剧,小时候懵懵懂懂,喜欢看热闹的,如武打、花脸脸谱、盔甲、蟒袍,五颜六色!对于重唱工的青衣,没有过多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听出京剧唱腔的妙处,看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后来又涌现出了“四小名旦”,也都各有所长。我对张君秋先生的印象是:扮相出色,嗓音圆润,唱腔更是与众不同。

      真正比较多看张君秋先生的演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年,张君秋先生从香港回到北京,敬爱的周总理接见并鼓励他为祖国的京剧事业多做贡献。北京市为他组织了北京市京剧三团,1956年又与马连良先生、谭富英先生、裘盛戎先生所在的剧团合并成北京京剧团,由此为张派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土壤。

      这是北京戏迷的福音。“马、谭、张、裘”,北京京剧团所有上演的剧目我都看过,有些戏还看了不止一遍,张君秋先生的戏我看的更是不少。从传统戏《大·探·二》《三娘教子》《玉堂春》到新编戏《秦香莲》《赵氏孤儿》,还有张君秋先生的看家戏《状元媒》《望江亭》《西厢记》等,他的声腔独特,既显大气,又具温婉。可以说,我是一路感受并见证了张派艺术形成和成熟的历程。

      我还有机缘看过张君秋先生两出特别的戏。

      1963年,有人提出“大写十三年”,戏剧舞台上不能再出现帝王将相与才子佳人,京剧也开始演起现代戏了,各行当面临表现内容和角色塑造的转变。对于男旦来说,在现代戏里作女性装扮,难度是相当大的。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张君秋先生依然同马连良先生一起创排了现代戏《年年有余》,剧中他头裹花布,身穿粗布衣衫,将一个生产队的村妇演得惟妙惟肖。还有一出戏是现代京剧《芦荡火种》,也就是后来的《沙家浜》。张君秋先生饰演阿庆嫂,这出戏他仅演过几次,我很庆幸自己没有错过。他饰演的阿庆嫂与其他版本的阿庆嫂比起来,显得那样独树一帜,大家风范!

      这两出戏在创作中有过多少无奈暂且不提,张君秋先生是尽其所能,为现代京剧男旦表演与声腔运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且为“京剧从传统走向现代”这个大课题,提供了自己的思索和经验。

      有人说张君秋先生能创立流派、取得成就,是因为他的条件好。确实,张君秋先生的扮相和嗓音都是得天独厚的,但是张派艺术得以形成并广为流传,更多是因为张君秋先生的刻苦钻研以及创新能力。据我所知,张君秋先生不仅拜梅兰芳先生为师,还得到过“通天教主”王瑶卿先生的指点,“四大名旦”对他都有传道解惑,他将这些名家的艺术都学到了。刚崭露头角时,也曾有人对此嘲讽为“四不像”,面对这样的评价,张君秋先生并没有轻易否定自己,而是另辟蹊径,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领会诸多名家流派的艺术真谛,将其融会贯通、化为己用,最终变成了自己的艺术,形成了自己的流派风格。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要有强大的艺术悟性和创造力,通过艰苦的探索才能做到。所以,张派艺术不是光靠好嗓子唱出来的,而是张君秋先生发掘出来的、锻炼出来的、创造出来的,如此才经得起考验、立得住、传得广。

      我与张君秋先生接触是在20世纪90年代,那时北京文艺界组织了一个书画爱好者团体,我与张君秋先生都参加了这个团体。由此,在各种书画聚会中,我经常能与他相见。张君秋先生总是带着笑容,谦和而温良,每日他都会勤勉作画,其用心、用功,让我很是敬佩。

      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我去湖南拍摄一部电影,剧中有个小演员虽然是女孩子,却剃光了头发演男孩子,她就是张君秋先生的孙女张羽。她也是从小由她大伯父张学津亲自开蒙,学唱老生,唱得相当不错。很可惜当时因为女老生的缘故,没有正式进入梨园行,否则肯定是一位杰出的女老生!自那部电影后,我与她经常往来直到现在,算是忘年交吧!这也是我与张家难得的缘分。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一晃眼,张君秋先生离去多年。但欣慰的是,张派的亲传和再传弟子遍及全国,张派艺术枝繁叶茂。斯人已去,艺术永生。

      在张君秋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我祝愿张派艺术越来越好,希望后来者在继承前人艺术的同时,继承张君秋先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让京剧越来越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京剧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