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皮海洲:29家私募违规超配科创板受罚 查处是否得当

皮海洲:29家私募违规超配科创板受罚 查处是否得当
2019年07月29日 16:59 新浪网 作者 金融界网站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站

  23日晚间,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公告称,决定将违规超额申购的29家私募机构、涉及139只产品列入限制名单。其中,82只私募产品被限制一年,57只产品被限制半年。限制一年的产品中,涉及林园投资的产品共有28只,在所有私募中居首;其次是九章资产,有19只产品被限制一年;深圳红筹投资共有12只产品被限制一年。随后,中国基金业协会也发布公告,公开谴责29家私募机构的违规申购行为,支持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处理措施。

  而根据相关规定,违规超配股份将被全部没收,超配股份的收益将全部捐赠给公益机构。根据统计,在首批25家科创板企业中,除了安集科技外,24家均出现了私募基金超配现象,共超配了5863.53万股,市值超过4亿元。

  根据《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管理细则》的规定,网下投资者不得存在“拟申购金额超过配售对象总资产或资金规模”等十三种行为。作为受罚的29家私募机构来说,既然违返了相关规定,受到相应的查处显然是应该的。

  但29家私募机构因违规超配受到处罚这件事情也值得市场反思,那就是股市监管是否跟得上市场发展需要的问题。科创板终于面世了,但监管必须要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但从29家私募机构因违规超配受到处罚这件事情来看,监管显然没有跟上科创板发展的步伐,股市监管明显还存在多方面的不足。

  首先,既然《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管理细则》明确规定网下投资者拟申购金额不得超过配售对象总资产或资金规模,那么在实际申购的过程中,超额申购的事情就应该严格控制,不允许其发生。比如,根据配售对象的总资产或资金规模,确定出配售对象可以申购股份数量的上限,而超出部分则视同无效申购。这样的设计通过电脑软件设计出来是很简单的事情,但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还能够发生,并且还是大规模地发生呢?比如,涉及到29家私募机构的139只产品。虽然这些机构因为超配受罚是应该的,但这种事情能够发生,就应该是监管部门需要反思的事情了,在这件事情上,监管部门存在的漏洞是不是太明显也太低级了呢?

  其次,对私募基金的处罚并不精准,没有对基金管理人进行追责。不论是没收超配股份,还是将产品列入限制名单,虽然这些处罚是必要的,但这里面处罚的还是产品本身,进一步说,受罚的是产品的投资者,基金持有人。而作为产品的管理者,基金管理人却并未受到任何的处罚。实际上,超配现象的发生,显然是由于基金管理人的原因造成的,基金管理人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所以,在对私募基金超配问题的处罚上,不能只处罚产品,而让产品管理人或基金管理人成为漏网之鱼。只有让管理人担责,才能让私募基金管理人更好地规范自身的投资行为。

  其三,将超配股份的收益全部捐赠给公益机构的做法并不妥当。超配股份的收益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是需要其他的投资者来买单的。而且私募基金超配,这损害的也是其他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将超配股份的收益捐赠给公益机构的做法并不合适,这部分收益还是应该留在这个市场上,作为投资者保护基金或投资者赔偿基金的一部分,将来用于赔偿投资者的损失。将这个问题延伸开来,要不要组建科创板投资者赔偿基金,这也是监管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保护投资者的问题上,科创板也需要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皮海洲私募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