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余永定:扩张性财政政策才能阻止经济下滑

余永定:扩张性财政政策才能阻止经济下滑
2019年08月10日 17:29 新浪网 作者 金融界网站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站

  2019年8月10日,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在黑龙江伊春召开。金融界网站现场直击。

  在主题为“金融科技与金融开放”的论坛上,CF40学术顾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发表了题为《增长是硬道理》的演讲。

  演讲整理如下:

  有证券公司比较了历次政治局会议和这次政治局会议的提法有哪些不同。这次政治局会议指明了我们经济的下行压力正在加大,同时又提出了宏观管理的问题,强调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还特别强调了原来没有提到过的扩大最终需求。我觉得这可能反映了决策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未来宏观经济采取的措施。

  中国面临最严重的挑战是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下跌。2010年第一季度开的GDP增长年率是12.2%,此后一路下跌,只在2012年第四季度稍有反弹。现在经济增长年率大概是6.3%,但很多经济学家预测,增长速度还会继续下降,今年可能是6.2%,有人甚至认为可能会跌破6%。总而言之,这样一种趋势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我们过去说,中国经济的增长路径是L型,L型的横杆我们始终没有达到,它在持续下跌,这让我们非常担忧。

  如何解释经济增长速度持续的下跌?人口老龄化、环境制约、规模效益递减等等。这些都是长期因素,但长期因素无法解释年度变化、季度变化,因此需要改变思路。

  现在有一种非常时髦的办法,是首先测定中国目前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然后根据测算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来制定经济增长目标。但我认为这种思路是有问题的,如何计算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呢?国际上基本上有三种方法,总量法、生产函数法和一般均衡模型。

  但所有这些计算方法中都存在着严重的顺周期性的问题。也就说包括美国在内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没有解决如何计算潜在经济增长速度的问题。

  我国有优秀学者都做了计算,大致在8%—5%。对于规模很小的经济体来讲,8%和5%差不太多,但中国是16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差一个百分点就差得很多了。所以我认为这种计算是不可靠的。

  在确定经济增长速度目标时,应该考虑两个因素。

  第一个,通货膨胀。如果处于严重通货膨胀,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是不对的。即便通货膨胀不严重,但是财力不行,花不起钱,也会很难执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中国的CPI、PPI和财力,在金融危机之后CPI基本上是2%左右,不到3%。7月份是2.8%,2.8%里头有0.2个百分点是猪肉价格造成的,扣掉是2.6%。作为发展中国家这样的通货膨胀率是比较低的。PPI在2012年3月开始,连续53个月负增长,目前又持续下跌,进入了PPI负增长的区间。我国目前处于低通货膨胀但PPI负增长的阶段。

  从国际角度看,财政状况不是太差。中国和世界的其它大国相比,财政赤字是最低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现在是2.8%,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在很长的时期都是突破3%的。再看一个存量,中国的公共债务占GDP比不超过48%,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是非常低的。

  由此来看,我认为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现在很难起到推动经济主角作用,我们有可能而且应该采取更为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中国减税是否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也不敢保证,减税降费是应该的,我们应该强调支出政策,2.8%的财政赤字这个界限是可以突破。从通货膨胀从财力角度我们都是可以突破的。

  这里头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是什么?在08年我们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那个时候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靠政府增加财政开支,而是什么呢?而是要求地方政府建立融资平台,向商业银行借款,我觉得这种方式是不对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靠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支出所造成的财政赤字要靠发国债来解决。中国的国债市场比较小,比较浅,非常需要发展国债市场。有了国债市场,我们有了国债收益率曲线我们才真正有可能确定我们金融产品应该如何定价,这样才能推动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所以说,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增加财政支出,增加政府国债的发行,中央银行配合就是把利息率压低,使我们国债卖得出去,不要像欧洲国家那样,在主权债务危机之前,要发债你的收益率是8%、9%,那是不行的。我们可以把国债的收益率压低,因为我们有这个条件。所以我们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同时保证利息率水平比较低,我们把资金从房地产市场,从其它的资本市场赶出来,让它进入实体经济,我觉得我们中国的经济的下滑是完全可以制止的,而这个恰恰是对付国际摩擦的最好武器。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强调发展,强调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强调需求管理,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忽视结构性改革,忽视其它各个方面更为深刻的改革。这两者是并行不悖的。作为一个宏观经济学家,我认为现在正确的政策就是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辅之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阻止中国经济下滑,做到这一点,中国经济还有保持较高增长十年甚至可能更长时间的可能性,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余永定财政政策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