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全国政协委员、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国家传染病应急系统亟需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国家传染病应急系统亟需改革
2020年05月21日 04:15 新浪网 作者 金融界网站

  本文源自:证券日报

  作为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唯一的全国政协委员,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今年将向两会提交5份提案,内容涉及创新药研发和审批体制改革、医疗信息化和智能化、传染病多种防治机制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创新、科创发展等。

  推动建设“医药强国”

  沈南鹏深谙科技创新、数字化升级和信息化应用对于医疗健康企业和机构的重要意义,他今年有3份提案重点聚焦此领域,倡导推动建设“医药强国”。

  沈南鹏的提案指出,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总体发展良好,新药尤其是“救命药”上市速度明显加快,但在新药研发转化和患者可及性方面,有些问题亟待突破:第一,新药审批效能仍受制于人员数量和经验不足,预算承压不利于队伍稳定和专业性提升;第二,医保对医药创新的激励引导不足,当前医保集采推动药品大幅降价,短期内虽可惠及患者,但长期需考虑创新药企的研发积极性,“做好药,好回报”的机制仍需完善。提案认为,以政策改革推动新药研发、临床试验、入市全程加速,激发药品创新活力,增加创新药可及性,切实解决人民的医疗用药需求,是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向。因此,着力点需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为审评专业能力提升提供投入保障,引入专家资源支持药审人员培训,包括稳定投入,扩充药审中心人员队伍,提升药审整体专业能力和效能;落实专家咨询委员会机制,建立境外审评专家咨询渠道,争取加入国际药品认证合作组织(PIC/S),就新药临床试验、创新药审批、优先审评等建立常态化咨询渠道,整合国内外药审专家资源,强化对药审人员的培训。

  第二,优化招采规则,合理确定医保谈判价格,包括合理规划药品降幅。在加快出清“低质、无效”药品、进一步促进仿制药降价的同时,建议考虑药品实际生产成本,合理确定采购价格;针对创新药,建议充分考虑药品所处不同生命周期,给予一定的降价保护,以保护创新积极性;探索药品准入由“邀约制”向“申报制”转换,加快创新药进入医保。建议新药上市后,企业无需等待医保谈判时间窗口即可进行医保申请,实现“企业滚动申请、医保滚动评审、目录时时更新”,使患者尽早用上临床价值显著的新药。

  推动医疗信息化、智能化升级

  沈南鹏提案认为,我国医疗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待加速。

  沈南鹏提案就此提出4点建议:第一,推动国家层面的个人健康档案系统建设,为医学人工智能和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构筑数据基础,包括有序推进电子病历数据库的跨地域互联互通,逐步汇集居民公卫、检验检测、就医转诊等医疗健康信息,构建全民个人健康档案(PHR)体系;参考国外医疗电子数据交换法案,监管机构可加速针对健康信息管控立法,对健康/医疗的隐私管理设立标准。

  第二,深化医疗器械审评改革,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包括探索建立AI专项通道。参照FDA经验,探讨建立AI医疗器械专项加速审批通道的可行性,支持更多面向C端用户的健康类/医疗服务类产品的注册申请;优化审批流程,适应AI快速迭代特性,研究提出审评新标准,如认可使用历史数据评价AI医疗器械效能,整体缩短企业数据收集周期,加速产品上市。

  第三,试点部分收费项目、开发医疗AI产品责任险,促进临床应用和普及,包括推动医保、物价对医疗AI的政策明朗化,探索出台包括医疗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增适宜医疗技术收费目录,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人工智能的临床辅助诊断、辅助决策支持系统;鼓励商业保险开发覆盖医疗AI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责任险以分担风险,参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经验,为企业补贴保费,激发医疗机构使用AI产品服务的积极性。

  第四,支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医疗信息化升级,引入专业机构助力AI医疗审批,包括吸纳高水平技术公司参与支持PHR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工作;鼓励专业第三方、卫生技术评估(HTA)机构等在AI医疗审批中提供智力支持,推进AI产品和衍生服务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提升感染科系应急能力

  加速中国香港未来转型

  如何加强感染科系系统建设,避免不可预知的重大疫情造成疫灾后果,已刻不容缓。

  针对目前国家传染病应急系统,沈南鹏提案认为,第一,需要以战略高度重新定位传染科系在医疗体系的位置,整体提升预防和应急能力;第二,增强院感的技术保障能力;第三,完备公卫应急物资专项储备制度;第四,法律保障网络直报系统效率,完善人畜共患传染病联防联控的立法、追责,建立基于医院和疾控中心的分布式传染病报告数据共享网络。

  此外,沈南鹏特别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连续3年为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发展出谋划策。在今年的2项提案中,他分别建议:第一,开展中国香港地区跨境数字稳定币,以构建数字技术驱动的中日韩跨境支付结算网络为基础,将中国香港建设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国际金融中心;第二,通过建设科创枢纽帮助香港重塑转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沈南鹏认为,中国香港在高教创新科技方面拥有显著优势,但中国香港高校科研成果在湾区转化动机不强,形成中国香港创新研究贡献不足、内地企业科技研发投入成本高居不下的错配。

  因此,需要进一步开放内地科研课题给中国香港科研人员,推动央地各级科研经费跨境便利使用;推动知识产权两地互认,统筹跨境科创企业大湾区认定标准,促进中国香港科研与大湾区产业互动;发挥大湾区科创专责小组的领导作用,统筹协调湾区内跨境科研人员往来等重大关键性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传染病新冠肺炎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