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凌钢股份董事长文广:高质量发展是第一要务

凌钢股份董事长文广:高质量发展是第一要务
2020年11月03日 12:05 新浪网 作者 金融界网站

  本文源自: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李勇

  600万吨产能,在巨头林立的钢铁行业中显然不算突出,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市属国有控股企业,却是我国钢铁行业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远学邯钢,近学凌钢。”1966年建厂,早在上市之前,就曾被辽宁省政府作为全省工业企业学习对象的先进典型——凌钢股份,近年来苦练内功,发挥比较优势,走出了一条“小而精”的特色发展之路。

  日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辽宁证监局主办的“诚实守信,做受尊敬的上市公司——沪市上市公司云走进”活动中,《证券日报》记者实地走访了这家企业。

  扎实高效的企业管理

  “打铁还须自身硬。”凌钢股份历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一系列数据展示出公司近些年取得的扎实进步。从2013年至2019年,公司吨钢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为0.8kg、0.76kg、0.75kg、0.74kg、0.64kg、0.51kg、0.42kg;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1.18kg、1.10kg、0.62kg、0.60kg、0.51kg、0.44kg、0.36kg。自2016年起,凌钢股份开始在年报中披露吨钢耗新水数据,2016年至2019年,这一数据分别是1.49吨、1.40吨、1.49吨和1.35吨。2019年凌钢股份还进一步披露了吨钢氮氧化物排放量,为0.75千克。凌钢股份2020年半年报中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这一系列指标多数都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吨钢烟粉尘、吨钢二氧化硫、吨钢氮氧化物、吨钢耗新水分别为0.40kg、0.38kg、0.72kg和1.33吨。

  “黑色冶金,绿色制造”。记者在凌钢股份采访时了解到,凌钢股份秉持节能环保理念,坚持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把环保达标治理作为企业的生命线工程,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努力建设绿色企业。近些年,公司累计投入节能减排资金20余亿元,环保投入额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多年都排在行业前列。在冶金行业,凌钢股份率先实现了烧结、球团烟气全脱硫,废水零排放。

  “凌钢股份也有自己的‘绝活’,有点关键技术,吨钢耗新水行业排序第三,处于领先水平。”文广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吨钢成本还要进一步优化,全行业只要有25%的企业盈利,我们就一定会盈利。公司目前在补技术创新的短板,稳步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到2024改造全面完成后,公司力争达到环保排放A类企业标准,彻底实现人均产钢1000吨的指标。”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墙上挂着一张“研产销用服考核”一体化信息平台模式图。文广介绍说,建立“研产销用服考核”一体化信息平台,就是要着力破解凌钢股份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硬核”难题,着力面向市场开发价值客户和个性化产品,瞄准行业先进企业对标对表,以实现凌钢股份质量变革;大力实施两钢融合、钢轧联动和系统融合,助推凌钢股份效率变革;重点培养、选拔工匠、优秀工程师、营销、研发等13类支撑凌钢股份战略发展的中高级人才队伍,配套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支撑凌钢股份实现动力变革。

  此外,凌钢股份还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加强依法合规兼顾效率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大力推进低成本战略,积极去杠杆、调结构,全面加强资金管理。通过提升管理、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等综合管理措施实现低成本发展。凌钢股份的财务费用已由2016年的3.86亿元下降到2020年上半年的0.06亿元。据文广介绍,凌钢股份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后,行业成本排名将进一步提升到前15位,行业前四分之一,财务成本将进入行业前10名。

  优特钢从包袱到盈利主力

  凌钢股份的主要产品是以传统建材用钢为主。近年来,凌钢股份立足于普通钢材生产销售的同时,向研发生产优特钢转型,逐步进入机械制造用钢、汽车用钢等优特钢应用领域。

  “刚开始,特钢甚至开不起一条生产线,我们还是拍板要做。不但要做,还要做好。”文广回忆当初的情形,仍很有感触,“以前特钢业务是亏损的,是一块沉重的包袱,我们迎着困难做起来了,现在特钢盈利已经超过了普钢。“

  为了发展优特钢,凌钢股份专门成立了优特钢事业部,将全公司的技术、管理、政策和激励向优特钢倾斜。同时,高薪聘请专家,加大研发投入,历经持续努力,凌钢股份优特钢产品目前已经形成齿轮钢、轴承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管坯钢、冷镦钢、焊丝钢等系列产品,特钢不仅已经成为公司的优势品种,也成了凌钢股份的盈利大户。

  “我们不激进,凡事要快半拍,不能慢半拍,决策是审慎的,慢半拍风险是很大的。”优特钢事业的激流勇进,也是凌钢股份这些年拼搏进取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

  凌钢股份走差异化发展路线,从产品结构上看,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大型钢铁企业的钢材产品结构以板材为主,市场竞争激烈。而凌钢股份产品以棒线材为主,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棒线材生产基地,弥补了东北地区棒线材产能小的缺口。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过程中,凌钢股份是受益者。

  “人的效率发生变革,动力一定发生变革,动力发生变革,质量一定发生变革。由于环保限产,我们发挥了区位优势和绿色生产优势,而更往北一些的企业由于成本高,我们又拥有成本优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我们抓住了先机,在节能环保限产中,我们又抓住了战机,抓住了时机,不但没有落伍,还更前进了。”文广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凌钢股份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依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扎实推进质量变革、动力变革和效率变革,践行新发展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最根本动力

  “攻守之势异也!凌钢股份从上市到现在已经将近20年,无论从治理体制还是发展理念方面,公司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有信心,有能力,也有手段来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文广表示,“切实维护股东权益,确保信息披露及时、准确、公平、公开,认真地落实相关监管要求,才能保证公司平稳发展,才能获得市场的关注,才能有投资者买你的股票,才能取信于股东,取信于市场,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文广表示,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不论是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中,还是在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都是无可取代的。国家正在实施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沿线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举措,首先将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制造业上,为钢铁工业带来全方位、长期性的发展机遇和利好。同时国家对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措施仍在继续推进,将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健康稳定运行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政策红利释放,钢铁行业未来仍具较好发展前途。

  “高质量发展是凌钢股份的第一要务。”文广表示,在贯彻推进“双循环战略”发展部署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创新是引领凌钢股份高质量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传统的要素成本优势已不可持续。凌钢股份仍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创新强企战略,着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5G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管理功能建设,为“双循环战略”下的公司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

  (编辑孙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