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独家专访 | “原样贝多芬”是怎样响起的

独家专访 | “原样贝多芬”是怎样响起的
2020年04月03日 11:49 新浪网 作者 MusicFM993

  “原样贝多芬”的演出现场

  众所周知,贝多芬在1792年11月就离开家乡波恩到维也纳发展,之后没有离开过。贝多芬主要的作品大多在维也纳完成和首演。“原样贝多芬”(Resound Beethoven)是由指挥家和管风琴家马丁·哈塞尔博克(Martin Haselböck)策划和主导的音乐计划。目的是在维也纳重现贝多芬作品在他那个时代的样子,使观众回归贝多芬的时代”重现“贝多芬作品的原样,消弭浪漫主义发展对贝多芬作品原貌的影响。他的做法是带领他创建的维也纳学院乐团(Orchester Wiener Akademie)回到贝多芬作品首演的场地,以当代乐器和当代的乐队编制,甚至按照作品首演时乐队的摆位进行演奏,力图重现贝多芬作品当年演奏的情形。到了贝多芬年开始前,原样贝多芬计划已经完成了贝多芬的全套交响曲、协奏曲和许多管弦乐作品的演出,通过唱片系列出版这个音乐计划,甚至借助现代科技,以360全景的方式用影像记录了演出的场景。在这个计划盛名之下,”原样贝多芬“也开始有巡演。

  这是HIP音乐潮流中最极端的一种形式。”古典纵横“策划了一个独家的采访,张璐诗到维也纳采访了马丁·哈塞尔博克,了解了”原样贝多芬“当中的一些细节。

独家专访 | “原样贝多芬”是怎样响起的

  张:维也纳学院乐团(Orchester Wiener Akademie)创办于1985年,你当时的想法是怎样的?创办了三十多年以来,这种想法有没有改变过? 

  马丁:1985年乐团成立的时候跟今天的乐团很不一样,当年就是几个朋友一起。这群音乐家朋友通过当年的巴赫音乐节而认识,我那时弹了很多巴赫的管风琴作品。当时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总监问我们有没有兴趣演奏一些巴赫的室内乐和大键琴协奏曲等作品。我们当然很有兴趣,于是我们聚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名叫“维也纳巴赫乐团”(Wiener Bach-Consort)的组织。几场音乐会之后,我们很快被邀请演奏更大型的作品,还有海顿以及其他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的作品,乐团也随之改名。在能容纳五六百人的音乐厅里演了几年以后,金色大厅邀请我们进驻做乐团的系列。这是一个很权威的音乐场所。对我们乐团来说,有几个作曲家的纪念年对我们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个是1991年的莫扎特逝世200年纪念,我们受到邀请,用本真乐器(或译古乐器、早期乐器)来演出他所有的大型歌剧作品,这在现代欧洲是第一次。我们还受邀为大制作的电影做配乐。从那时候开始,我们的乐团也开始演奏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发展到现在,这个乐团已经是一个小型交响乐团的规模了。我们演奏的作品跨度在四百年左右,而所用的一直是本真乐器。

  张:作为一位管风琴演奏家,这个角色对你去指挥一个本真乐团有怎样的影响?

  马丁: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对我影响不小。在维也纳任管风琴师,跟在其他国家任管风琴师,意义有所不同。在维也纳,管风琴师一直会与乐团一起演奏,在莫扎特、海顿、贝多芬、舒伯特、布鲁克纳为教堂创作的音乐当中,管风琴师经常兼任合唱团与乐队的指挥。我在早期时常常与维也纳男童合唱团合作, 现在当我指挥浪漫主义时期比如布鲁克纳的作品时,管风琴师的背景也对我很有帮助。布鲁克纳本人也曾是管风琴师。我常常感到,作为管风琴师,需要选择、创造出不同的音色,这跟指挥家的角色有点相似,指挥要让每个声部理解如何去创造特定的音色、并平衡各声部的声音。

  张:今年的“Resound Beethoven”项目,能否介绍一下背景想法?你在做相关研究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书籍与人对你的研究有比较大的影响? 

  马丁:“原样贝多芬”(Resound Beethoven)这个计划在我心里已经酝酿了有好几年。历史上有那么多的作品在维也纳完成与上演,因此走在维也纳的任何一条路上,每一个拐角都能找到与音乐相关的历史过往。所以对于居住在维也纳的人,去讲述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等人的故事,不是难事。具体到这个贝多芬计划,源自一本书:《贝多芬的音乐厅》(Beethoven’s Konzerträume),作者是柏林科技大学的科学家Stefan Weinzierl。他在书中描述了在不同的音乐厅中,同一批演奏者演奏同一首乐曲,却会带出如何完全不同的声音。于是我们有想法:不如在现实中尝试一下?贝多芬时代演出他作品的场所,仍然存在于今日的维也纳,虽然这些场所已经不再是音乐场所,因为我们有了更漂亮的金色大厅和音乐厅。

  “原样贝多芬”(Resound Beethoven)这个计划开始的前五年,我们主要就是做发掘与发现工作。我带乐团到不同的原演出场所中去,沿用跟当时一模一样的声场。到现在为止,我们在这些历史场所当中已经录下了贝多芬的全套交响曲、所有钢琴协奏曲,以及多部管弦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学到了很多,观众也学多了很多。贝多芬的众多作品都是在维也纳做的首演,因此我们有大量可演的作品。

独家专访 | “原样贝多芬”是怎样响起的

  ”原样贝多芬“最新一集的CD封面

  张:在当今社会的背景下,你认为贝多芬的作品、尤其是你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的本真乐器的“原声”文化,有何重要性?你希望这些作品与演出的听众从中能获得什么?

  马丁:贝多芬的作品很深邃,充满了思虑,有时候你会感觉他的某些作品是两年前、而不是200年前写下来的。他的作品中有很多跟我们现代生活相关的思考。而我们在这个时候去努力再现这些作品被创造出来时,以作曲家当年会认可的演奏方式去呈现其本真的面目,也很有意义。因为,这个追寻本真的过程,也象征着我们去追寻真实、去努力寻找这个时代的答案。而本真音乐反过来,也会向我们展示一个崭新的世界。

  张:我在乐团网站上看到,今年5月乐团会有中国巡演。目前巡演还会按计划举办吗?巡演的曲目是怎样选定的?以前你到过中国演出吗?你觉得对比欧洲观众,中国听众对本真乐器演奏的作品接受程度如何? 

  马丁:我们都希望中国巡演能按计划进行。过去我们曾经到过两次中国,在北京以及其他城市很漂亮的音乐厅里演出过。我感觉古典音乐在中国仍然很新鲜,中国观众尤其对音乐教育方面很有兴趣,观众席上有很多年轻人和小朋友。我们希望能很快去重复这些经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音乐厅巴赫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