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千年古渡霁虹桥 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

千年古渡霁虹桥 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
2020年05月23日 23:47 新浪网 作者 微动云南

  千年古渡霁虹桥 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

  兰津渡,这是一个千年前开启的古渡。

  它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经过澜沧江时的一个重要渡口,座落在保山境内的罗岷山与大理境内的博南山之间,两山之间狭窄的江面水流湍急。

  古渡是永昌道起始的端点,古渡上的霁虹桥是古道在这里打的一个逗号,被反复凿刻的摩崖,则像是一张供古人宣泄情感的稿纸。因为保山的汉文化是从西南丝绸古道上逶迤而来的,所以古道文化在保山文化中占了重要的一页,保山文人心中还有浓浓的古道情结,其中也包括我。

  千年古渡霁虹桥 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

  千年古渡霁虹桥 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

  年青时第一次来追怀古道,兰津渡的霁虹桥已经消逝了,但是在原址附近修缮的尚德桥还在。从保山城坐客车到水寨,那时的水寨虽然落后一点,却还俨然一个世外桃源,整个集镇所在地都是山清水秀的,随处可见古道的遗痕和驮着庄稼的骡马。从水寨出发,从梯云路一路逶迤而下,就可以到兰津渡的码头平坡村。

  千年古渡霁虹桥 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

  梯云路是沿着一条峡谷山涧通向兰津古渡的码头平坡的,路两侧怪石磷峋、危崖叠嶂,一个个黑色的石头仿佛是悬在半空中的,让人不敢大声言语,生怕声音大了会把它给震落了下来。走过梯云路的“尾道桥”便到了一段保存得较为“原始”的古道上,沿途的景点“金鹅蛋”是一个巨岩上有一个大碗般大小的圆滑凹槽,传说凹槽上原来有一颗鹅蛋大小的宝石,后来这颗宝石被过往的外地人发现给取走了。透过古道上一个比一个深的马蹄印,让人似乎看到了昔日南来北往的马帮一匹连一匹的踩过去,“哒哒”的马蹄声在路面的石头上敲下了这一个个岁月的疤痕,无言的告诉游人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据说汉武帝的使者张骞在大夏(阿富汗)发现的蜀布和筇竹杖就是从这条古道上运过去的。

  千年古渡霁虹桥 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

  千年古渡霁虹桥 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

  当时,所走的这段古道除了外来的凭吊者之外,仍连通着保山境内的水寨乡与大理境内的杉阳乡,还发挥着交通运输作用。

  一路流汗走到平坡村,发现平坡是一个尴尬的名字,村子座落在罗岷山的一个陡坡上。当时我就猜想,他们的先辈很可能也是沿着古道来到这里的,看到这里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口,便在这里停留下来为过往的商旅与马帮提供一些服务赖以谋生,于是过往的商旅与马帮路过到了这里便有了可停歇的客栈和马店,放下跋山涉水的脚步便可以舒舒服服的睡个安稳觉了,当时这里应当是繁华与喧器的。只是后来古道冷落了,古渡的过客少了,他们便留下来作了庄户人家,一个码头便成了一个小山村,成了一个藏在罗岷山与博南山之间的世外桃源。

  千年古渡霁虹桥 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

  澜沧江的水是以湍急而出名的,才出了平坡村,就听见江流的声音越来越大,古渡摩崖石刻上的“西南第一桥”、“人力所通”等字也越来越清晰了。

  千年古渡霁虹桥 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

  我们来到了摩崖石刻下,仰起头看着那就像被巨斧劈成的石壁,看着那刻了一层又一层的题刻,不禁想起了那些南来的商旅与贩军走卒,想起了谪戍滇边者。想当年,中原文化就是从这个渡口走向掸国通向东南亚的,多少贬谪的官吏和戊卒就是从这里走来的。他们走过来的时候,西南地区正属开发中的荒蛮之地,他们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不知道前途将是如何凶险。他们哼着“汉德广,开不宾。越博南,逾兰津,渡澜沧,为他人”的歌谣来了,兰津古渡的这块巨大的摩崖就成了他们的感情渲泄之处,于是这石壁之上大字上面刻了小字,小字之上又被刻了大字,有的地方竟被刻了三四层之多,中国传统文化在这里被演译得淋漓尽致,一些书法精品与诗词精品就在这摩天石壁之上经受着岁月的洗炼。西南边地也正因为有了这些从这古渡北来的带着中原先进文化的官吏和戊卒,而逐渐从 “夷文化”之地变成了“汉文化”之地。

  千年古渡霁虹桥 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

  千年古渡霁虹桥 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

  千年古渡霁虹桥 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

  千年古渡霁虹桥 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

  霁虹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史传开始修建于诸葛亮南征时,那时还只是篾索桥,到明朝时修起了铁索桥,此后几度被冲毁又几度修建。可惜这座古老的铁桥却毁于1986年的一场滔天大水,只留下南岸的桥墩和几截锈蚀的铁链警示着人们要保护环境。霁虹桥断了之后,江两岸需过往的行人只能利用溜索与木排或竹筏过江,时常会发生一些坠江灾难事故。一位保山总站的退休老人花尽积蓄四处奔走,终于又在这惊涛骇浪之上修成了一座钢索桥,取名为“善德桥”。2003年春,云南省文化厅文物处派专家赴小湾电站淹没区调研,提出了《小湾水电站淹没区文物古迹处理的年度工作规划及维修实施方案》,经省移民办同意,分阶段加以实施。在这个方案中,决定在距原桥上游三百米左右的老鹰崖新址重建霁虹桥为公路桥、将摩崖石刻实施原地保护,并将残余桥墩作了搬迁处理。

  千年古渡霁虹桥 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

  千年古渡霁虹桥 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

  夕阳下,江两岸大山的颜色逐渐变深,善德桥上陆续走过在博南山上放牧的平坡村村民。一抹夕阳红,一江黄色的沧浪之水,一个头戴旧草帽的牧归人驱赶着几头黄牛和几只羊走在微微晃荡的钢索桥上,几声驱赶牛羊的吆喝混同着江水响,让兰津古渡充满了诗情画意。

  善德桥南端有一小间用石头砌墙的房子,据说是原来修桥的老人守桥的居所。现在老人回家颐养天年去了,小石房子的墙已被雨水冲刷塌了几个缺口,房顶的石棉瓦也破落了几块,房子门口杂草丛生,让古渡平添了几分荒凉。

  千年古渡霁虹桥 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

  千年古渡霁虹桥 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

  后来,我因为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又几次到了古渡,2008年,善德桥在霁虹公路桥建成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2010年时在原霁虹桥上游50米处建铁路桥的方案作为大瑞铁路澜沧江大桥唯一的桥址方案获得通过并正式动工兴建。2014年7月开始,云南省考古所根据省文物局审批的霁虹桥文物保护工程方案采用“原状原地保护、异地选址,选取重点石刻进行复制”的方法对霁虹桥文物进行搬迁复制,分别在江两岸复制建设了桥墩、税所等建筑,主体工程竣工于2015年3月。看着古渡两岸忙碌的挖掘机在打钻山隧道,再看着摩崖石刻一点一点的被倾泄而下泥沙碎石掩埋,古渡俨然成了废墟。

  千年古渡霁虹桥 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

  最近一次到兰津渡,我和同事参观了新复制的桥墩、税所,有的同事还乘坐了旅游公司在渡口上开发的溜索,感受了飞跃大江的刺激。只是渡口两岸的山体因为铁路桥建设,已经变得满目疮痍。我已经找不到年青时第一次追怀古道时所见的诗情画意。面对即将架通的铁路桥,面对一个著名的废墟,我想起了大作家余秋雨的话——“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废墟吞没了我的期盼,我的记忆。……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于是我用复杂的心情写下了一首关于兰津渡的诗,选段如下:

  在20世纪现代文明的撞击下

  古道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吃油的汽车排斥了吃草的马匹

  马锅头的马匹老死在了庄稼地里

  马锅头的目光也被圈死在庄稼地里

  只有摇曳的玉米和野草守望着古道

  只有萧条的村庄用炊烟守望着古道

  古道上偶尔才来的行人成了凭吊者

  曾经鲜活的古道此时像是干枯的美人迟暮

  曾经喧闹的古渡此时成了寂寞的世外桃园

  在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中

  西部边陲的热土真正地热了

  冷落的古道在烈火中涅磐了

  挖掘机开到了悬崖之上

  钢铁巨龙飞架在流云中

  垂危的古渡焕发了新生

  见证历史风云的霁虹桥墩已被搬迁珍藏

  历史的画卷舒展开了浓抹重彩的新篇章

  我相信火车的声音将会是最美丽的乐章

  火车将会引领保山穿越一个长长的时空隧道

  ……

  我缅怀兰津渡的历史文化,但我更赞美涅磐的兰津渡!

  千年古渡霁虹桥 蜀身毒道曾从这里走过

  (图片霁虹桥摩崖石刻由范南丹/摄)

  来源:保山文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