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登河头尖山记: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登河头尖山记: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2020年07月24日 21:29 新浪网 作者 微动云南

  龙陵多山,号称“山之国都”,尖峭陡立的山峰无数,仅县城的龙山镇就有两座“尖山”。一座城东,距城8公里,古称天乙山,山上建尖山寺;一座城西,距城34公里,人们称尖山,山上建威灵寺。不知从何时起,人们习惯统统叫“尖山”,为避免混淆,加了地名以区别,分别叫“龙陵尖山”“河头尖山”。龙陵尖山交通便利,广为人知,河头尖山,生在深山人未识。

  登河头尖山记: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有碑记:“威灵寺始于乾隆初年,由榨地张姓首建,香火旺盛,有求必应,倍受信徒青睐,战乱初平,无人奉管,被野火焚之,一片废墟,改革开放后捐资重建,香火复得,灵应有佳。”如今,乡人捐款筑路,千百级石阶迎垂直上,骡马驮附重迂回轻松,摩托呜呜可达。游者赠诗曰:“尖山高耸连彩云,威灵屹立佑众民,朝山佛路十八弯,捐银信徒万事盛。”

  有人把龙陵地图比喻成像“一只立着向东瞭望的兔子”,河头尖山就处在“兔子”脑后的耳朵上。为何叫威灵寺?我无从可考,民国《龙陵县志》里有“威灵寺在四甲”,指寺处云从乡约的第四甲,芒麦村有该寺的香火田产,均未注明寺意。按其字义,当指“有神灵的显赫威力”。我多次欲登临探其究竟,均未果,亦因公务频频穿梭山下,却以险峻费力耗时而望而生畏。

  我喜欢爬山,登高望远,揽山水奇变,应该是天下最快乐的事了,让那清旷寥廓的大地美景来娱乐耳目,忘却那些世间俗事。不是征服,而是感受,感受沿途风景,聆听大自然的呼吸。既可开阔视野,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又可锻炼身体,磨砺意志,净化心灵。“仙”字,从人从山,不正好是人与山的结合吗?神仙,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指有特殊能力的人,古人提倡:“山林之中必有道,为道者必入山林,诚欲远彼腥膻,而即此清净也”。可是,油盐柴米,吃喝拉撒,俗事缠身,又有多少人,有多少时间,能够游山玩水,脱俗登“仙”呢?端午小假,我方才得与河头尖山邂逅,了却多年之“仙”愿。

  车行至山脚,公路继续下,崎岖蛇行,左侧有简易岔道立直而上,道旁一香火台,曰:望佛进香灵台。访牧羊者:“路险陡壁,为满足‘有心朝山,无力登临’者的虔诚需求倡修,仰山拜仙,依然灵应。”

  登河头尖山记: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望眼尖山,一峰突起,尖削如笋,拔地倚天,松树满山,翠绿满眼。山尖刚好一朵祥云缭绕,如梦如仙,似醉似醒,让人顿生“不登巅峰,枉费此行”之欲,我泊车徒行。

  新开挖的沙土路,右上左拐的一个大火夹弯不过百余米,山势更加陡峭,沙土路嘎然而止。宽约米余的一条崭新青石路,筑台逐级笔直而上,台台突兀人面,仰视无尽头。另一条逼仄土路九曲十八弯地围绕石阶,盘旋而上,路面落满松毛残叶,像极了一条棕绳缠绕在旧时“刻木记事”的杆上,古朴与现代完美结合,彰显出美轮美奂的反差。

  登河头尖山记: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我们,一会儿顺台阶而上,人行其中,犹如登梯入天,没几步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步履维艰;一会儿又改行猿猱鸟道,迂回而上,一步一滑,渐行渐陡,始行始远,费时费力,真不知哪条路才是该走的。我虽惯于爬山,也难于承受,随行之人,更是大叫其苦。幸有丛林密布,细雨斜飞,减了些炎热;一路松香疏影,鸟儿啾唧,分散了些劳苦;更有松风涛语跌宕逶迤、奇花异草古木参天、野菌初长山鸟啄食,一派生龙活虎,添了些信心,争了些气力。

  登河头尖山记: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路旁,满山满坡的松树,整齐划一,望天直立,时不时有葛藤缠绕,荫翳处蕨类葳蕤,枯树上绞杀植物盘于树干,龙舌兰伸出锐利的绿剑攀援盘旋,林间还不时流泻出婉丽的鸟鸣,生机盎然。这一带是龙陵县野生石斛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也是研究石斛仿野生放养较早的地区,如今,村村寨寨都在种植、加工、销售石斛,石斛成了农民收入的重头产业,真正应验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那句名言。

  登河头尖山记: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走走停停,遇到稍平一点的山坡,路边就留有一个小小平台,我们便歇一会儿,谈一阵登梯的辛苦和原始森林的新奇,自以为豪,增一份游兴,继续放步。

  登河头尖山记: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渐渐,步子慢了,速度均衡了,欲速则不达,持之以恒却更坚实。人生其实也像这般登山一样,刚刚涉足时一切都感到新奇,兴致勃勃,冲劲很大,就想“一口吃一个胖子”,凭一时之勇。结果,往往碰壁,身心疲惫,而真正能够登顶者,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稳才行。

  不知不觉间,总算登顶。借助手机一查,从山脚至山顶,海拔足足升高458米,若按一般的台阶高度计算,已爬三千多级了啊!峰巅略显北低南高,东西长四丈,南北阔倍,面北而入,入门有一弥勒佛塑像,憨态可掬,笑容可敬,中盖威灵寺,寺后耕为菜地,最高点置一对石狮,俯视凡尘,雄镇四方。

  登河头尖山记: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东是来路龙陵界老扁山,南向德宏州芒市,西北分别与梁河县、腾冲市隔龙川江相望,属四县市交连之要地。解放初期,因在这一带剿匪成功,曾将芒麦改成“先锋”。站在山巅,我不敢说“山高人为峰”,俯仰天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相生相容,繁杂平庸的世俗从五脏中荡涤出胸。这座仿佛是鬼斧神工劈成的神山,悬崖峭壁,巍巍壮观,特别是西面,巨石耸立,壁立千仞,从山巅直泄龙川江面,一望无际。龙川江从遥远的北方而来,如丝如带绕山脚而过,相距不远的两座电站水库,像怀孕足月的女人,丰腴安详,江水徐徐南流,千里之遥。人生就是在不断修炼,以达心胸宽广,可是,特定动物的自然人,“心”“胸”怎能宽广呢?而是指精神境界的辽阔,辽阔必须登高,当您站在高处时,就算是低头下看,眼前的天空依然比“井底之蛙”辽阔。

  登河头尖山记: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龙川江东岸的村寨是保山的特少民族阿昌族,他们的祖先生活于青海、甘肃高原,属氐羌族,在历史的长河中顺怒江、龙川江而下,明朝时期迁入境内。因这里海拔较低,气候炎热,物产丰富,便长期在芒麦村一带定居下来。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孕育出优秀的人才。赵兴册就是阿昌族人的代表,他带领大家发展酿酒、养羊、种植石斛,创办公司、领办合作社,做得风生水起,农民受益,多次受到国家省市表彰。我也有缘沾光受益,十多年前,有幸撰写《美酒阿昌情》,被多家刊物转载,备受读者青睐。

  登河头尖山记: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寺中主持见我手提相机胡乱对焦,告诉我:“山巅最美之景莫过于,夜色观星与冬日晓雾了。”夜色里,山下,村寨霓虹闪烁,眨巴着眼;天上,星海点点,星空浩瀚。或俯或仰,人完全成了一颗伴随星辰无牵无挂自由浮动的行星,无所羁绊,成了微弱亮光照耀或者无限亮光照耀的焦点,也许您就是那颗“夜空中最亮的星”。秋冬二季,龙川江白云铺野,紫雾迷空,登眺之顷,恍若仙境。山,有时如笋,生长于雪域,有时如骏马,奔腾于大漠。雪白如棉的江雾,痛快淋漓地充盈在乾坤之间,悄然雕琢人间美景。它,从远古游来,又带着美好的愿望飘然远去,永远那么虚幻、那么圣洁、那么令人浮想翩翩……

  登河头尖山记: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是啊!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可我,始终是卑微的,只能卑微成尘埃,然后开出花来。可我,始终是渺小的,渺小得“何妨选胜登临”,也只能重新择时,再观星海,陪雾作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