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大学在科技创新时代的使命

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大学在科技创新时代的使命
2019年12月05日 16:20 新浪网 作者 瞭望

  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大学在科技创新时代的使命

  ◇大学必须改变人才培养思路,在凸显人类自身独特价值的创造型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大学在攻坚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必须处理好基础学科和学科交叉的关系,既要让基础学科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又要让学科交叉的潜力得到释放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量子科学、结构生物学、脑科学……这些新的科技创新成果,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大学作为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的重要基地,在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中被寄予厚望。如何研判新一轮科技创新给大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又如何在新时代担好大学的科技创新使命,为推动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这一问题正成为时下大学关注的前沿话题。日前,北京大学校长郝平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就这一问题做了深入阐述。大学要深度融入科技创新体系《瞭望》:科技创新成果正在重塑很多领域,大学也不例外。如何评判新一轮科技创新对大学的影响?郝平:自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以来,各国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提出了很多论断,人们把这次变革看成继蒸汽机、电力、计算机之后的又一轮生产力飞跃,认为其可能以更快、更广、更深的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全局性、系统性深刻影响。作为这一轮科技创新浪潮的直接塑造者和重要推动者,大学也注定会因此发生变化,其职能可能不再像工业时代那样主要承担专业精英人才的培养和知识创新,其存在的价值也不再是单纯通过提供知识来实现,对人的培养也不再固化在传统的院系、专业或师承脉络中,而是通过搭建更多的开源平台,让教师和研究人员“多点执业”,实现跨时空、跨专业的知识传授和创新研究,让学生可以在资源更广的学习平台上与知识、教师、校园产生多元接触,享受“定制化”“个性化”教育。这样才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成果持续产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大学应主动把加快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想办法利用自己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合作等方面的优势,深度融入科技创新体系,让大学逐步升级为一个以文化传播、知识技术创造和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文化、科技、经济、社会融合体,让各类创新要素在这里竞相绽放,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瞭望》:大学在融入科技创新体系中有什么核心优势?郝平:大学是产生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基地。我们可以看到,近代的重要技术革命与产业发展,如计算机、生物医学、航空航天、核技术等,基本上都是大学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具体而言,大学的核心优势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基础研究优势。我认为任何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产出,都根植于深厚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由于周期长、风险高,与企业严格控制成本收益的经营逻辑存在一定矛盾,企业往往对基础研究缺乏动力。大学却会以开展基础研究作为立校之基,为基础学科研究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二是学科交叉优势。重大的原始创新成果,既植根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也往往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作为多学科的汇聚地,为培育交叉学科、创造新的学科增长点提供了天然平台。正是基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明确强调,要加强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加强对交叉学科群和科技攻关团队的支持,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三是人文精神优势。大学通过关注基础性的、人类智慧深处的根本性问题,促进社会思考数字时代新的伦理和价值困境,这可以说是继工业革命时代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之后一次对人文价值的回归,将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力量。培养适应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瞭望》:可持续的科技创新必须依靠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大学应该为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郝平:未来世界,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生物学等碰撞产生的巨大创造力,将使知识的创新和更迭加速,知识融合和跨界合作将成为常见业态。同时,各种高度复杂的问题,也需要有更开阔的视野进行分析和解决。另外日益细化的学术研究,还要求更加专业的技能。大学要培养适应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一方面要促进学生具备复合的知识背景和开放、包容、协作的精神,让学生成长为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促进学生在特定方向上钻研精深,最后成长为具有创新、探索、终身学习能力的学习型人才。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益精进,越来越多的重复性劳动将被更高速、更低廉、更耐久的人工智能替代,在这种形势下,传统大学培养的同质性专业技术人才显然已缺乏成本优势。为此,大学必须改变人才培养思路,在凸显人类自身独特价值的创造型人才培养上下功夫。我相信,这方面的人才在将来会越来越珍贵。《瞭望》:面对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你认为大学可以在这方面有哪些作为?郝平:纵观当前各国的高等教育变革,有两个明显趋势。一是积极顺应科技经济一体化要求,建立多类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强调全面知识教育与创新能力教育相结合,重视塑造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成果、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显著,不同大学根据自身学科特色和发展基础,分层、分类培养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不同人才,一大批尖端创新创业人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一大批技术及管理骨干成为产业界的核心力量。但是应当看到,我国大学或多或少还存在某些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特别是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突出表现为创新精神培养缺乏、创造性地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知识体系的专业性、系统性和广博性不足等。为此,大学首先应围绕创新战略规划,不断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形成学术人才、创新人才、职业人才等多层次相对完整的人才梯队。其次要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质的育人环境,调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中心,让他们的求知欲、探索心、创造力得到激发。《瞭望》:北大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上有哪些积极探索?郝平:在激发学生创造力方面,北大不断推广以发现和探索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讨论班、读书班、混合式教学等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打破专业、学科、院系、学部的边界,让学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这样一来,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都得到了有效激发。在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方面,北大进一步优化了跨学科、整体性人才培养体系,不仅将新兴学科与本科教育密切结合,成立了文理工兼容并重的人工智能研究院,还搭建了法律、哲学、政治学、语言学等人文社科学科和理工医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建立“北大医学+X”学习体系,同时在整合多学科基础上开设了10余个跨学科专业,设计了古典语文学、思想与社会等5个跨学科项目,目的就是要把大学的学科齐全优势转化为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力促科技创新成果应用转化《瞭望》:今天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植根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又具有天然优势。那么大学该如何发挥好这些优势呢?郝平:大学一方面要保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并为基础研究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让师生自由地探索创新。与此同时,要以前沿和关键性问题为导向,聚焦重大科技问题进行攻关,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例,这是当前跨学科特征比较鲜明的新兴学科,涉及信息、生命、数学、医学、工学以及认知科学等众多学科,与语言、哲学、伦理、经济、法律、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也息息相关。北大为促进这一学科的研究,今年就调动了理工医和人文社会科学多个院系、专业的优势力量,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就是要为跨学科研究创造有利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在攻坚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必须处理好基础学科和学科交叉的关系,既要让基础学科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又要让学科交叉的潜力得到释放。为此,大学在制定科技创新目标及任务时,一方面要公开遴选团队,承担课题式项目,解决目标相对明确的创新问题;另一方面要重视设立长期的平台式、团队式项目,遴选出高水平创新团队予以稳定支持,让其在一定范围内相对自主选题,并以高质量研究结果为依据进行周期性调整。这种做法可以充分发挥一线单位和人才的创造性,解决一些具有全局性、模糊性、独特性的创新任务,较好地应对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瞭望》:科技创新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对国计民生产生实际作用,你觉得大学在当前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发挥的作用如何?郝平: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全链条中,大学是促进知识生产、知识储存向知识应用流动的“原点”,也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产出的起点,还是成果测试、完善、投产等流程中的关键节点。大学和企业等其他创新主体应彼此互融,大学要准确了解产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产业也要及时掌握大学的科研进展,并为高校可持续研究提供物质支撑。二者在互通互融中形成创新共同体。虽然我国很多大学都在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的跨界融合,探索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主体共建新型研发组织模式,助力知识、技术、产品与产业协同创新,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并不高。仅以2017年为例,我国大学全年专利授权总数有20多万件,而合同形式转让数不到5000件,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仍较普遍,科技研发与转化利用之间的协同效应还有待进一步发挥。《瞭望》:如何进一步推进大学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郝平:大学首先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到自身的办学理念中,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持续扩大开放融合,积极拓展产学研用链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其次要加快完善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这方面,“研发代工”是一种值得探索和借鉴的产学研高效协同创新模式。即由企业提供稳定的研发经费,并把自己的研发中心建在大学或科研机构里,由专业科研人员负责运行。由北大化学学院刘忠范院士所建立的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实践。这一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的优质智力资源,有效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的难题。大学也应该借鉴“围绕创新链组织人才链”的思路,探索组建科学技术产业一体化的、具有弹性的任务型攻关团队或新型研发机构,深度参与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动科技势能转化为经济动能。北京大学近年来与天津共同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产生了数据智能可信操作系统等多项人工智能创新成果,荣获2018年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还积极参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建设,与相关机构在人才联合培养、资源共享、产业链条衔接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这些都是我们在促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有益探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