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学者高凌云:日韩贸易争端的本质是价值链竞争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学者高凌云:日韩贸易争端的本质是价值链竞争
2019年07月21日 18:01 新浪网 作者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21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蕾)7月初正式发端的日韩贸易摩擦,目前还看不出偃旗息鼓的迹象。韩国总统文在寅日前再次强调,日本对韩国加强出口管制,是违背自由贸易秩序的“经济报复”,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取消。 表面上看,日本对韩国采取经济“制裁”措施,主要是因对韩国判决劳工赔偿问题不满等历史积怨引起的。文在寅总统“撕毁”《韩日慰安妇问题协议》,韩国法院判决韩国劳工对日企索赔等一系列案件胜诉,还进一步扣押了涉案日企在韩国的资产,日本需要对韩国的这些行为作出应对。另一方面,安倍政府近期面临参议院选举的大事,需要对外展示强硬姿态。 如果没有上述这些因素,日本还会不会对韩国采取类似的经济制裁措施?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他说,历史积怨和冲突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包括“慰安妇”问题、独岛(日本称“竹岛”)问题,都存在很多年了。“如果站在全球价值链的角度上看,日本对韩发起'制裁',本质上还是一个竞争问题。大家都想在半导体或其它一些产业链上占据主导地位,才爆发了这场争端。”高凌云认为,这场日韩贸易冲突还称不上是“贸易战”,叫“贸易争端”比较合适。 日本为何选择“氟聚酰亚胺”“光刻胶”和“高纯度氟化氢”这三种对韩出口管制产品,又为何选择7月初发动这场贸易争端?高凌云表示,日本拥有独特或优势技术的产品非常多,可选择的制裁产品也很多,之所以选择这三种原材料,应该是精心挑选了对日本影响最小的几种。至于发起时间,G20峰会6月28日至29日在大阪举行,如果在峰会之前宣布,势必会影响日本非常看重的大阪G20峰会的氛围。峰会刚一结束,日本就宣布了三种产品的对韩出口限制。“显而易见,日本做这个事情是谋划已久的”。 接下来,需要判断一下日本的出口管理机构会不会在“90天”内许可日企向韩国出口相关原材料。如果许可,争端可能不会继续发展、发酵;如果不许可,日方的“制裁”措施等于就是一个实质性的禁令。高凌云认为日本不发放出口许可的可能性比较大。倘若真的如此,对韩国的影响将非常大,韩国的处境会比较被动。就算韩国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找到替代货源,也不是万全之策。尤其是,韩国民间已经出现了一些抵制日货、抵制赴日旅游等声音,韩国方面还只是措辞强硬,具体的反制措施还没有完全推出来。 高凌云表示,韩国的智囊部门肯定也在研究哪些是日本需求量比较大的产品,哪些韩国产品可以作为对日本“一击致命”的工具,比如说某些汽车零配件。但韩国迟迟没有推出反制措施,可能是顾忌反制效果。韩国市场毕竟比较小,反制手段相对来说也会比较少。而且,韩国企业本身产能比较大,一旦反制日本,他们在日本的市场可能会被别国企业抢占,所以有点投鼠忌器。高凌云觉得,韩国可能还是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会作出一些妥协,比如在劳工索赔案扣押日本企业资产问题上,可能会内部约束一下。“即使如此,也只是回应了日本这一次‘制裁’和需求。从长远看,日韩之间基于产业链的竞争肯定还会继续下去。” 有分析认为,日本方面出台对韩出口三种原材料的管制,只是日本政府祭出的第一招。日媒报道称,日本正在研究190余项后续对韩报复措施。这意味着,视韩国政府的应对措施而定,日本还可能发动更强力的经济报复。 那么,日本挑起的对韩贸易争端,对日本自己难道没有坏处吗?“肯定有坏处。”高凌云说,“对韩管制出口,事实上也会反作用到日本自己身上,毕竟这是一个循环的价值链。但日本可能也是权衡了轻重缓急的。除了价值链竞争方面的考量之外,如前所述,日本挑起此次贸易争端还有多重考量,比如近期国内选举需要的考量、与韩国之间历史积怨的考量,等等。” 出现争端,迟早需要化解。此轮日韩贸易争端将如何化解?高凌云认为目前还很难说,但可能有几个层面的理解。在企业竞争、产业竞争层面,只要两个国家的产业链有重合、有交叉,就一定存在竞争。“理论上的最好态势,是两国在产业链上没有重合,相互依赖程度都很高,到那时候,两国产业关系也就稳定了。”在国家关系层面,高凌云表示:“日韩之间的历史积怨暂时肯定化解不了,但至少可以先搁置。作为聪明的政治人物,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时代,在历史问题上可能需要互相克制一下。双方不再激化矛盾,问题就相对容易解决。”在高凌云看来,此时此刻,日韩两国应该、也肯定会有一些民间团体去推进缓和这场争端。“从政府层面说,不让历史问题过于影响两国之间的正常交往,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国际部编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日韩贸易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