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要“让市长的话成为科长的行动”

优化营商环境,要“让市长的话成为科长的行动”
2020年01月20日 00:03 新浪网 作者 中国青年报

  优化营商环境,要“让市长的话成为科长的行动”

  优化营商环境,又成为地方“两会”上的热词。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广东今年将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其中包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上海市市长应勇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上海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哪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哪个地方就是投资的热土。近年来,中国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深刻转变,通过优化发展环境来激发市场活力。现在企业到政府部门办事,不用跑很多次了;企业注册登记手续更加简便,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多证合一”;行政审批事项也大幅减少……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改善的感受往往最敏感也最深刻,近年来中国经济新动能持续井喷,背后正是良好营商环境在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营商环境的改善得到了各方高度评价。2019年10月,世界银行在其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把中国列为过去一年世界上营商环境改善度最高的20个国家之一。据悉,世界银行对各国营商便利度的总体评分来自于对十个方面的评估,至少在三个方面实施改革才能被列入这20个国家名单之列,而世界银行的评估显示,中国在八个方面都有实质性改善。

  但众所周知,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据《人民日报》报道,在上海市市长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之后,人大代表们围绕营商环境提出了不少建议。上海市人大代表、沪港国际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康玺建议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减少招投标过程中重复提供资料,并以自己的经验为例:去年企业共投1000多个标,至少需要5000本以上的标书,每本标书需要提供的证明资料涉及十个方面,其中大部分都是由政府部门颁发的,应该都在政府信息系统内,只要政府主管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绝大部分的证明材料都可以获得。

  建言之后,郭康玺进而希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改变措施能尽快实施,“让市长的话成为科长的行动”。

  无独有偶,一则题为《区委书记为企业家撑腰》的视频近日也在网上热传。视频显示,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委书记在一次会议上先是对企业家表达了深切同情,继而对干部发出警告:企业反映回来的所有问题都必须解决!否则“格杀勿论”,“绝不心慈手软!”

  “格杀勿论”自然是一句气话。但区委书记的愤怒也透露了一个事实,即在一些基层干部那里,善待企业和企业家、优化营商环境很可能就是一纸空文。怎样打破梗阻,“让市长的话成为科长的行动”,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道重要命题。

  为什么会出现梗阻?或因利益作祟。郭康玺所提出的其实是一个政务信息共享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对此三令五申必须打破“信息孤岛”,但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由于缺乏内在动力和外部约束机制,政府信息资源部门化、部门信息资源利益化、人为制造信息壁垒的现象并不鲜见。

  之所以出现梗阻,也许症结还在于只提出了目标却缺乏监督和问责。优化营商环境必须要有刀刃向内的勇气,否则再好的政策在落实中都可能遇到堵点,不仅会稀释政策的含金量、降低企业的获得感,也会严重损害政府的公信力。这样的堵点一旦多了起来,会浇灭多少创业投资的热情更不言而喻。

  营商环境的最终评价者是企业和群众,要让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落到实处,使企业和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建立一套以企业和群众为主体的科学评价机制势在必行。对基层干部来说,只有以独立的评价为依据,进而展开监督与问责,由此产生的压力和动力才最为真实。毫无疑问,这种压力和动力远比上级泛泛发一次狠话要更为有效。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政府工作报告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