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之一,国家卫健委发布2020版诊疗规范

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之一,国家卫健委发布2020版诊疗规范
2020年09月12日 17:13 新浪网 作者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夏瑾)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诊疗,提高腹泻病治疗中抗菌药物使用水平,保障儿童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牵头组织专家制定了《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诊疗规范(2020年版)》(下称《规范》),并于9月11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公布。

  《规范》指出,腹泻病是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腹泻病病原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其中以病毒感染,尤其是轮状病毒感染最为常见。急性感染性腹泻病指病程在2周以内、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腹泻病。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发病率高、流行广泛,严重危害儿童健康。近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口服补液盐(ORS)的广泛应用、母乳喂养率提高、营养和卫生保健措施改善,该病致死率明显降低,但仍是我国儿童常见病及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在治疗过程中还存在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和过多经静脉补液等问题。

  《规范》明确了腹泻病治疗原则:预防和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继续适量饮食,合理用药。中医治疗应以运脾化湿为基本治则,针对不同病因辨证施治,实证以祛邪为主,虚证以扶正为主。同时配合小儿推拿、灸疗法等外治法。

  《规范》提出,急性感染性腹泻病是可预防疾病,适当的预防措施可大幅降低该类疾病的发病率。主要措施包括: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提倡母乳喂养;积极防治营养不良;疫苗接种。同时应加强对患者、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感染性腹泻的患者应及时到医疗机构治疗。在医院产科的婴儿室、儿科病房等发现病毒性腹泻、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等时,应及时隔离、治疗病人,对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此外,还需做好相关法定传染病报告工作,包括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等法定传染病的报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规范新冠肺炎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