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童话大王》遗憾停刊,与侵权“死磕”的郑渊洁不该这么难

《童话大王》遗憾停刊,与侵权“死磕”的郑渊洁不该这么难
2021年12月16日 20:31 新浪网 作者 中国青年报

  12月15日,作家郑渊洁通过微博宣布:由他主办、创刊于1985年的《童话大王》杂志将于2022年1月停刊。在郑渊洁宣布此事的同时,第495期,也是最后一期《童话大王》正式面世,其中独家刊登《郑渊洁挥泪写的一封信》,解释了这一艰难决定的幕后成因。此前,郑渊洁为了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一直在独力为《童话大王》供稿之余,与商标侵权者“恶斗”。如今,郑渊洁表示自己年事已高,无法继续两头兼顾,因此只能暂时放下《童话大王》,把全部精力投入商标维权。

  消息公开后,很多看着《舒克和贝塔》《皮皮鲁和鲁西西》《魔方大厦》等经典作品长大的网友都倍感惋惜。创刊以来,《童话大王》陪伴几代人走过童年。对于停刊一事,郑渊洁本人也十分无奈,但是,商标维权的费心费力让他别无选择。据郑渊洁透露,自《童话大王》创刊以来,他在36年里一共发现了672个涉嫌恶意抢注的侵权商标。其中,有企业在商标中滥用郑渊洁笔下角色姓名,如“皮皮鲁猪皮”“舒克贝塔宠物店”等,也有企业干脆把“童话大王”变成了自己的品牌。

  为了制止这些行为,郑渊洁把大量精力花在了打官司上,甚至为此背下了整部《商标法》。然而,这么多年下来,他维权成功的次数只有16次左右。在这些成功案例中,每个案例平均耗时6年,其中最长的耗时14年。如果这个速率在将来得不到改变,就算到郑渊洁100岁时,这672起官司也未必能全部打完。从这个角度上看,郑渊洁宣布《童话大王》停刊也好,发表“挥泪写的一封信”也罢,恐怕都不单是为了节省精力,也是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控诉商标维权之难。

  大多数人打商标侵权官司,诉求都是获取经济赔偿,以此讨还应得利益、弥补侵权损失。然而,郑渊洁的维权行动,却一直是笔“赔本买卖”。郑渊洁每次成功维权平均要花费9万元,而他所追求的结果往往仅是撤销侵权商标,不涉及民事赔偿。更重要的是,身为知名作家,郑渊洁就算让这672个维权商标挨个赔钱,所获收入也未必有《童话大王》正常出版一年的利润高。正因如此,常有人不能理解:郑渊洁为何宁肯“封笔”,也要在商标侵权这件“小事”上较劲?

  在世俗意义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郑渊洁就已是成功人士。然而近几年来,郑渊洁却频频以维权者的形象现身公共视野之内。相比于“知名作家”的身份,“维权者”这个标签不仅谈不上风光,还显得有几分狼狈。身为外人,我们并不知道郑渊洁作出这一决定背后的心路历程。但无论如何,这种不计成本与代价,与侵权行为“死磕到底”的做法,都颇有几分“英雄气”。

  郑渊洁的行动,表面上维护的是自己的权利,但同时也唤起了社会对个别企业恶意抢注商标,侵犯作者知识产权这类情况的重视。在个人层面上,郑渊洁“16/672”的维权成果并不算“成功”。然而,也正是他的“不成功”,让公众看到了文化IP创作者在进行商标维权时到底有多难。

  和仿冒名牌、滥用名人姓名等商标侵权行为不同,针对虚构人物、著作标题等文化IP的商标侵权行为,在法律上一直有一定的模糊空间。包括郑渊洁本人在内,大多数作家都不会专门跑去给笔下的人物注册商标,以防商标侵权。然而,这些IP一旦被作为商标,便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难免有人想要钻法律的空子,恶意抢注这些商标。一旦审核者一时“手松”,创作者又没能在第一时间提出异议,这些商标便可能顺利“转正”。创作者之后再想维权,便难上加难。

  面对这一现状,有关部门还需统一各地审核规则,一边在完善立法的过程中预先堵住恶意抢注者可能利用的漏洞;一边在执行层面严加审核,防止商标故意侵权行为“侥幸过关”。对于被侵权者,有关部门也应为其创造更通畅的维权渠道,让他们能以更低的成本维权。最后,各地还应统一商标审核标准,避免恶意抢注者利用地区差异钻空子。而那些事后才被发现侵权的“合法”商标,一旦被作者揪出来,撤销起来也不该这么难。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