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我国古生物学者揭开鸟臀类恐龙牙齿进化之谜

我国古生物学者揭开鸟臀类恐龙牙齿进化之谜
2024年04月23日 19:43 新浪网 作者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武汉4月2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通讯员王俊芳)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一生只能换一次牙齿,而在爬行动物中,换牙是常态。在亿万年前,恐龙是如何换牙的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韩凤禄副教授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大学以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的研究人员,研究揭示了鸟臀类恐龙在1亿多年的演化过程中牙齿替换规律。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生物学期刊《BMC生态学与演化》上在线发表。

  在恐龙的演化当中,牙齿形态最特殊当属鸭嘴龙类,它们的牙齿数量最多达800多颗,单个牙槽中可达5颗牙齿,这种牙齿构造被称为齿组。鸭嘴龙的“一口好牙”是如何演化出来的?研究人员对鸭嘴龙的祖先类群——上园热河龙的牙齿形态进行了研究。

  上园热河龙是以一种小型的植食性恐龙。它们两足行走,身体纤细,善于奔跑,具有扇形的牙齿和明显的锯齿,但还没有演化出齿组的构造。韩凤禄介绍,对于恐龙的牙齿,我们只能看到齿冠,齿根和替换齿一般都隐藏在颌骨内部。因此,研究人员利用显微CT扫描技术对上园热河龙从幼年个体到亚成年个体共6个标本进行扫描,通过重建这些牙齿的3D模型,观察牙齿的发育情况。

  恐龙的牙齿分为功能齿和新长出但还未行使咀嚼功能的替换齿。研究人员发现,上园热河龙幼年个体颌部总共存在63颗功能齿和44颗替换齿,亚成年个体存在81颗功能齿和74颗替换齿。在生长过程中,上园热河龙牙齿数量增加,替换齿数量也有一定增加,并且在亚成年个体中出现了第二代替换齿,即单个齿槽中同时存在3颗牙齿,而这也是齿组形成的萌芽状态。

  韩凤禄介绍,研究团队花了3年时间,从不同研究单位,对7个标本进行资料采集,对其中6个进行了三维重建。上园热河龙较多的替换齿反映了较快的牙齿替换速率,研究人员通过组织学切片来对其具体的牙齿替换时间进行了研究,发现热河龙幼年个体的牙齿替换速率约为25天,而亚成年个体则为33天(前颌齿)和46天(上颌齿),这个速度在植食性恐龙中也是比较快的一类。

  此外,该研究团队首次将牙齿替换模式与鸟臀类恐龙取食方式建立系统关联,研究发现在鸟臀类几个主要分支(异齿龙科、剑龙类、甲龙类、角龙类和鸟脚类)中,它们的牙齿替换模式存在着差异,并有着自己独特的进食植物方式。甲龙、剑龙和异齿龙科的替换齿较少并且只有一代替换齿。甲龙和剑龙可能通过具有强大功能的胃或者胃石来适应高纤维化的饮食;而异齿龙科进化出更特殊的牙齿,如具有更长的齿冠。鸟脚类和角龙类则通过增加整体替换齿的数量以及每个齿槽中牙齿的数量来应对高纤维含量的饮食。

  责任编辑:原春琳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恐龙进化武汉市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