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下半场”竞争已到。
围绕汽车智能化的竞争正日益激烈,由比亚迪掀起的“全民智驾”浪潮将智驾拉入7万元起标配,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十余家车企陆续跟进全系车型智驾策略、超过20款智能化新车扎堆入局。
博世智能驾控系统中国区总裁吴永桥此前表示:“比亚迪‘天神之眼’发布会引起了巨大反响。包括燃油车企、新能源车企等很多车企的高层半夜打电话给我,他们非常焦虑怎么在售价10~15万元区间的车型配上中阶智驾,不至于被淘汰,不至于落后。”
当汽车发展迎来拐点,行业正加快从上半场的“电动化”驶向下半场的“智能化”。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2024大军山·智能汽车科技大会上已预判:“汽车行业已经继电动化之后进入了全面智能化的时代。智能化的发展速度可能会远远高于电动化的发展速度,未来的一到两年,很可能不存在不智能的汽车。”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L2级辅助驾驶及以上新车渗透率达到55.7%,其中具备领航辅助驾驶(NOA)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到11%。张永伟预计,2025年,中国乘用车L2级辅助驾驶及以上新车渗透率将达到65%,国内乘用车智能座舱渗透率将达到76%。
当前,借助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自主品牌既要铺开智驾平权,又要突围高端市场,还要布局L3级别及以上的高阶自动驾驶技术。未来2年的时间里,更高阶的L3、L4级别自动驾驶车型已被一批车企排进量产计划。
高阶智驾上高价
当“高阶智驾”成为新车关注焦点时,自主品牌陆续对高端市场亮出新牌。近一个月时间里,30万~50万级别的中大型新能源SUV市场迎来多款新车型,包括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新款问界M9、比亚迪旗下腾势汽车N9、广汽集团旗下昊铂HL等。
在价格层面,较预售价下调幅度最大的是腾势N9。相较预售价45万元~55万元,腾势N9上市价格降至38.98万元起,价格下调近7万元。腾势汽车总经理兼首席共创官赵长江表示,行业在“卷”技术、服务、成本,腾势N9这一定价是亏本的,但希望能以此带来销量的增长和品牌的知名度。根据规划,腾势N9现阶段的月销量目标定在3000辆,第二阶段月销量目标5000辆,第三阶段月销量目标在5000~10000辆。
在燃油车时代,大型SUV市场份额长期被BBA或外资品牌占据。近3年来,随着理想L9、问界M9等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入局,大型SUV市场格局被改写。2月,大型SUV市场中,问界M9以月销量超5500辆,排名首位;理想L9次之。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C、D级别销量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6.4%、31.5%。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持续快速发展,促进高端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占比大幅增加。在30万级别的SUV市场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50%,高阶智驾正助力自主品牌向上走,比如搭载广汽GSD高阶智驾的昊铂HL,全系标配激光雷达与Orin-X芯片等智能硬件,融合端到端大模型算法,实现无图领航和高全场景覆盖率。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表示:“未来三年,广汽集团将以不设上限的决心,支持昊铂,将广汽集团顶尖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投入其中。”
不遗余力地发展新能源高端品牌已是行业共识。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称,腾势将登陆欧洲市场,让世界看到,中国不仅能造好车,更能立豪华。理想汽车首席执行官李想曾表示,自主品牌将分三步取代合资与豪华品牌市场。第一步是取代二线合资品牌;第二步是争夺一线合资品牌和二线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第三步是全面超越一线豪华品牌。
业内人士表示,自主新能源品牌的高端之路需要搭载创新的电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同时要搭建起不同于过去的渠道体系和服务生态,从产品、渠道、服务等多维度重构自主品牌高端形象,而这每一项都需要足够的资金持续投入。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国内乘用车市场价格中枢持续提升,低中高价格产品均已出现高端化趋势,且产品端处于良性的高端化质变阶段。尽管目前30万元以上的车型中,合资品牌市场占比较高,但自主品牌车型销量正迎头赶上,市占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争夺L3、L4级别智驾市场
随着智驾渗透率逐步加大,车企对智能化的竞争已经不满足于L2级别的辅助驾驶,而是着眼于L3、L4级别的高阶自动驾驶技术。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认为,2025年会成为L3级别自动驾驶元年。广汽集团将在2025年量产并上市销售L3自动驾驶车型,下线交付L4自动驾驶前装量产车型;在2026年成为推进L4自动驾驶产品规模化运营的车企;在2027年推出面向个人用户的L4自动驾驶车型。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则表示,相信AI会驱动汽车行业加速实现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2025年下半年,小鹏实现L3级别的智驾能力。2026年,小鹏汽车将规模量产支持L4级别低速场景无人驾驶的车型。
此外,极氪科技集团的千里浩瀚H9智驾为极氪打造了一套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架构。长安汽车计划在2026年实现全场景L3级自动驾驶,2028年实现全场景L4级自动驾驶。
为推进L3、L4级别高阶自动驾驶落地的可行性,截至目前,国内已有超50个城市陆续出台有关自动驾驶地方性法规,推动自动驾驶规模化商业应用。今年4月1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即将施行,其中首次明确L3级别及更高级别的个人乘用车自动驾驶上路通行规范。对于列入汽车产品目录并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自动驾驶汽车,可用于个人乘用车出行。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教授预测,2025年将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决胜年。预计工信部2025年将发布L3级自动驾驶车辆的相关认证。参考欧盟已经完成了L3级别的认证,初期车企会将L3级自动驾驶认证的ODD(Operational Design Domain,操作设计域)缩得很小,意味着自动驾驶功能将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启用。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自动驾驶技术换代将驱动行业迎来放量拐点,视觉语言大模型将赋予算法与人类司机相近的通用认知能力,端到端模型将推动规划系统从人工设计走向数据驱动,阻碍L3级自动驾驶落地的长尾场景在新范式下将得到解决。随着高阶自驾商业化,软件、硬件市场都将迎来快速增长,看好技术创新能力强、销量领先、垂直一体化能力强的厂商率先受益并带动零部件企业受益。(黄琳)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