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东阿阿胶连年涨价,一夜“爆雷”蒸发40亿

东阿阿胶连年涨价,一夜“爆雷”蒸发40亿
2019年10月08日 09:07 新浪网 作者 首席品牌评论

  东阿阿胶连年涨价,一夜“爆雷”蒸发40亿

  作者:黄晓军 编辑:邓一喜

  来源:商界识堂

  一、

  2009年的一天,秦玉峰接到了“私募教父”赵丹阳的电话。对方说要去美国参加“股神”巴菲特的午餐,想给巴菲特带点能代表中国特色的礼物,想来想去,觉得东阿阿胶和茅台酒最合适。

  秦玉峰很支持赵丹阳。这是一次很好的品牌提升的机会,不过秦玉峰并没有借机炒作,他说,“只需要踏踏实实做好份内事就行了。”

  10年过去,巴菲特的午餐还在继续,客人换了一拨又一拨;资本市场起起落落,“私募教父”换了一个又一个。

  只有东阿阿胶,从2006年到2018年,一直是那匹备受瞩目的“白马”。它的净利润持续增长,即使是在最近几年销售收入近70亿元的背景下,依然能够实现20%的增长率。纵观大消费领域,只有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23%的茅台,可以与之相比。

  然而,这样一支“白马股”,却一夜掉队,陷入“骑驴难下”的境地。

  ——2019年7月15日,东阿阿胶2019财年上半年业绩预报发布,上半年利润同比下滑77.62%。报告一出,东阿阿胶的股价迅速崩塌跌停,短短10天,市值蒸发近40亿元,网友戏称“驴皮爆雷”。

  就在“爆雷”前不久的股东大会上,东阿阿胶掌门人秦玉峰谈到,“公司正面临十几年来最困难的时刻,阿胶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带来市场繁荣的同时,另一面是市场的混乱,但相信混乱是治理的开始。”这个发言与“驴皮爆雷”的背后,是东阿阿胶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就呈现颓势,报表显示,东阿阿胶2019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减少23.8%,净利润同比减少35.5%,首次出现了营收与净利润双降的局面。

  8月的投资者见面会,东阿阿胶重新对于未来产品进行了定位——重点切割中低端市场,价格会更普适大众。

  从业绩下滑到定位调整,我们不能断言这是东阿阿胶的失败。但从某种程度上,它宣告着,秦玉峰坚守了13年的“价值回归”,已经走向了终结。

  东阿阿胶连年涨价,一夜“爆雷”蒸发40亿

  二、

  白马股”这个标签,是从2006年开始贴上的。

  东阿阿胶建厂于1951年,是国内第一家国营阿胶厂。此前的两千多年,东阿阿胶始终维持着家庭作坊式手工生产。建厂后,东阿阿胶一度占据70%的市场份额。1996年7月29日,东阿阿胶在深交所上市,但此后,东阿阿胶一直难以突破增长瓶颈,发展始终温温吞吞。

  2004年9月,华润集团通过增资扩股、成立合资公司成为东阿阿胶第一大股东,事实上控制了这家上市公司。然而彼时,驴皮成本上涨、产品老化、需求不振,整个阿胶行业几乎停滞。

  直到两年后,秦玉峰成为东阿阿胶总经理,这一年,是秦玉峰进入东阿阿胶的第32年,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东阿阿胶即将踏上一条传奇之路。

  2006年前的东阿阿胶,已在前任领导刘维志夫妇的打理下,上市10年,并成为行业翘楚。

  秦玉峰一上任,就给出公司提出了16字评价:“战略不清、业务多元、资源分散、增长乏力”。此前,东阿阿胶单价在100元左右,增长乏力。以刘维志为中心的领导班子,为迎合资本市场,收购了不少非主业企业。一时间,发展出了20多个副业,涉及了七八个领域,包括:医药商业、大豆蛋白、啤酒、医疗器件、印刷,甚至水银体温计。

  秦玉峰对这种摊大饼的发展方式,极不看好。史玉柱的巨人集团,郭立文的哈慈股份,都掉进了多元化的陷阱里。秦玉峰的想法是,聚焦阿胶主业。

  只是,该怎么聚焦?

  他一时想不出办法。这个时候,同在东阿县的另一家阿胶品牌——福牌阿胶,已经拿下了阿胶行业唯一“中华老字号”。沿着传统招商加盟路线,福牌阿胶在中低端市场可谓暴走,像极了当年白酒行业的五粮液。

  1989年-1998年连年涨价后,五粮液当时的掌门人王国春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从30元涨到250元,是不是快到天花板了?第二,几年来3次扩产到20万吨产能,如何在市场供需平衡下高价卖出?

  王国春采用买断经营模式,让合作方准备好钱和方案,五粮液派人负责生产,合作方负责包装与推广。一时间,200多个白酒品牌崛起,五粮春、五粮醇、金六福、浏阳河等子品牌快速成为名牌。

  但秦玉峰却看到了另一模式——茅台。当五粮液涨价到250元以为是天花板时,茅台将飞天茅台提到了2000多元;当五粮液产能超过20万吨时,茅台不过2.8万吨。但到最后,茅台的市场突破万亿,五粮液却始终差一大截。

  秦玉峰决定给东阿阿胶提价。

  一个清早,秦玉峰带着黑眼圈召集大家开会。他说,昨晚翻阅资料时看到一条记录,阿胶在明朝就有商业流通,当时价值一两六钱碎银。按照当时的税率,折算过来,阿胶当下的单价应当是3000~6000元/斤才对。

  “价值回归,才是东阿阿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东阿阿胶连年涨价,一夜“爆雷”蒸发40亿

  三、

  2006年,东阿阿胶进行了两次提价,之后的13年里,东阿阿胶共进行18次提价。到2018年底,阿胶块出厂价从每公斤196元涨到3858元。

  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东阿阿胶提价35%;2011年新春之初,东阿阿胶决然提价60%。尝到了甜头后,东阿阿胶持续提价。2014年1月和9月,分别提价19%和53%,创出最大提价幅度。

  其中,9月的提价,让公司2014年第四季度的业绩,从第三季度-8.68%缩小到-0.18%。

  为促进业绩增长,防止提价幅度过大增加库存,东阿阿胶从2015年开始,每年提价一次,提价时间定在11月、12月。

  2015年至2018年,阿胶块出厂价分别提价15%、14%、10%和6%。

  对于频繁提价,东阿阿胶对外解释:国内毛驴的存栏量逐年下降,驴皮资源日趋紧张,导致原料收购价格不断上涨。

  当然,这也是客观事实。2006年,中国毛驴存栏量有1119.8万,到2015年,这个数字已经减少到542.1万,2017年,仅剩267.78万头。与之相对的是,阿胶市场上每年要消耗约400万张驴皮。

  同时,随着规模扩大、竞争加剧,阿胶市场上对驴皮的需求量不断扩大,驴皮价格也不断升高。数据显示,2000年,一张驴皮的价格仅为20多元,到2013年,一张驴皮的价格已涨至600元左右,而到2016年,已暴涨至2500元。

  面对这种情况,各大阿胶生产厂家开始竞相收购。但在这样一种原材料采购模式下,厂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奔波收购是其一;公司难以有效掌握收购渠道、无法控制成本是其二。

  为了解决原料问题,在上游东阿阿胶大手笔投资养殖业,不但在国内建养殖基地,还远赴澳大利亚,买下1345平方公里的牧场,面积相当于两个东阿县。这是继原料涨价之外,又一个成本压力。

  不过,秦玉峰的说法很漂亮,“我们每年都提价,但实际上这不是提价,是价值回归。”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东阿阿胶业绩下滑,是产品持续涨价后的连锁反应。从零售端看,涨价的同时,能否带给消费者相应的附加值,是消费者接受涨价与否的重要条件。频繁的涨价不仅会伤害品牌,还会造成粉丝流失。

  四、

  不止东阿阿胶,福牌阿胶、同仁堂等阿胶品牌都相继提价。

  只不过,同仁堂的价格是东阿阿胶的58%。福牌阿胶的价格,只有东阿阿胶的55%。

  东阿阿胶的价格涨幅,吸引了不少经销商投资。直到现在,还有连锁药店老板认为,东阿阿胶和房价一样,不会明跌,最多是涨幅空间不大了。

  在东阿县阿胶街,一家东阿阿胶专卖店的老板李红(化名)说,之前500g红标阿胶售价仅为1600元,而目前出厂价为1780元,其他地区市场零售价可以到2200元左右。在东阿阿胶涨价的预期下,经销商囤货是普遍行为,很多公司和个人几十万、几百万的囤货。

  李红也囤了不少货,并且还和东阿阿胶签订了协议,一个季度向阿胶厂采购100万元的货。但随着买阿胶不能刷医保、东阿阿胶价格过高,今年李红卖得不太好。

  每个季度100万元的货,李红完不成就得压在仓库,资金周转面临考验。而在经销商减少进货的同时,东阿阿胶开始主动压货了。李红听说,东阿阿胶在各个省市地区会选择大型连锁药店,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一年销1000万元的货,返15个点”。

  给到大经销商团购价,享受高额返点,这在行业里就算是压货。

  东阿阿胶主动压货,在2017年之后表现明显。

  2017年,东阿阿胶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33.33%,应收票据更是增加了726.91%。据棱镜深网报道,东阿阿胶201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36天,2018年为85.08天,而以往都在20天以下。

  也就是说,东阿阿胶在延长经销商的账期,让他们帮自己清理库存。

  阿胶市场已经步入下滑车道。数据显示,2018年阿胶市场销量下降6.8%。这个时候,全行业对于精细化渠道运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等方面,已提上日程。比如福牌阿胶的个性化定制养生服务,全国设立4万余个煎膏点,形成一支2000余人的终端队伍。

  对于依旧提价、压货的东阿阿胶,憧憬大赚一笔差价的经销商开始慌了。

  他们深知,药品有效期最长不超过5年。如果超出5年,便不能在食品、药品流通渠道进行销售。于是,不少大经销商,开始以折扣价甚至成本价分销给药房。

  走进北京大街上的药房,你能花几百元买到一盒东阿阿胶,但药房标价还是1499元。药店老板依旧将阿胶的价格对比房价,他解释:“不能明涨,现在卖1000多已经快有价无市了。不能明跌,明跌的话之前大量压货的经销商们会来找麻烦。只能暗跌,明面上维持。”

  这样的境遇维持到2019年上半年。东阿阿胶半年报告显示,上半年营收18.9亿元,同比下降36.69%;净利润1.93亿元,同比下降77.62%。

  东阿阿胶连年涨价,一夜“爆雷”蒸发40亿

  五、

  回溯十余年的发展史,东阿阿胶一直处在“提价——渠道囤货——渠道去库存——再次提价——渠道囤货——去库存”这个循环中。

  在正常的市场销售中,企业向渠道压货,以及渠道争相囤货,无法反映市场的真实需求。

  茅台就有不少经销商囤货。曾有消息称,经销商囤货后,一天卖掉6万瓶,收入过亿。为此,茅台曾重处全国82家经销商,之后更是取缔400多家经销商,成立营销公司。

  东阿阿胶的渠道,其实是秦玉峰得力干将程继忠设计的。程继忠号称“控制营销”理论的创始人,2003年曾帮助葵花药业做渠道改革。当时,他给经销商制定销售额度,全国有100到200名一级经销商,500到600名二级经销商,如果经销商不听话,比如蹿货,就会被列入黑名单,不得经营葵花药业的产品。

  程继忠帮助葵花药业用3年时间,把普药从3亿元做到了7亿元;2009年,帮助东阿阿胶回款14.5亿元,2011年回款21亿元。

  只是2012年,正值东阿阿胶大幅涨价时,程继忠离职去了九芝堂。

  这时,经销商就算囤货,只要东阿阿胶回款顺畅,便无人理会。以至于,东阿阿胶一直生存在“好卖”的经济环境中,没有到零售终端下大力气拓展。

  程继忠前同事李平在2012年提到,随着东阿阿胶市场占有率的降低,下一步该做的,是把重心放在渠道终端的拓展上,在全国建立四五百人的终端拓展队伍,甚至可以多到600人。但没想到,这个建议被福牌阿胶拿去了,目前已经具备2000人的终端队伍,未来据说要拓展到6000人。

  到2016年末,福牌阿胶市占率达到34.81%,超过东阿阿胶2.81%。之后两年,东阿阿胶的应对之策,却是向大经销商压货。

  终端消化不良,上游大量压货,爆仓的经销商最终点燃了东阿阿胶“爆雷”的导火索。

  如今,我们并不能说东阿阿胶已经陨落。在业绩巨亏、股票下跌时,东阿阿胶得到了回购股票的好机会。更何况,它还有38亿理财,账面上还趴着21亿货币资金。

  奢侈品东阿阿胶逐渐远去,大众消费品东阿阿胶正在走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