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凯旋创投来志刚:基因治疗新时代,大戏刚刚开始

凯旋创投来志刚:基因治疗新时代,大戏刚刚开始
2020年08月06日 16:51 新浪网 作者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2017 年,全球第一个基因治疗方法 CAR-T 细胞药物 Kymriah 获得 FDA 上市批准,从此掀起了基因治疗的热潮。随着相关技术和政策的不断成熟,基因治疗市场也随之扩大。根据德勤发布的《引领市场,制胜未来——中国细胞和基因疗法市场分析》白皮书显示,细胞和基因疗法行业正在颠覆整个制药生态圈,全球市场规模有望在 2025 年超过 119.6 亿美元。受益于政策支持,中国细胞和基因疗法行业发展在世界处于领先位置。

  本导基因作为基因治疗行业入局者之一,在今年 6 月获得了凯旋创投千万级独家投资。面对不断扩增的基因治疗市场和不断涌入的新玩家,如何 “沙中淘金” 选择有潜力的公司?如何踩准 “节拍” 正确入局?生辉与凯旋创投合伙人来志刚先生进行了探讨。

  图 | 凯旋创投合伙人 来志刚(来源:凯旋创投)

  参与者多,获批产品少,正是布局好时机

  生辉:凯旋创投在今年 6 月独家投资了本导基因,选择这家公司的原因是什么?

  来志刚:在过去一两年里,我们非常关注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选择本导基因,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蔡宇伽教授所研发的 mRNA 递送与基因编辑平台 BDmRNA 非常有特色,能够解决目前基因治疗在递送环节上的一些核心头疼问题,比如感染效率和安全性等。

  第二,蔡教授的科研水平非常突出,他的研发团队也是国家重大专项的的重要参与单位,所做的几个产品管线也取得了重要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们认为这个团队非常有潜力和爆发力。业务方面,本导已经拿到了一个管线临床试验的批件,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开展相关工作。在研发进展方面比我们原先预想的要更快一些。

  生辉:您如何看待基因治疗市场?

  来志刚:基因治疗对应单基因遗传病来说,机理相对明确。相比一些创新药的研发,基因治疗最终成药的概率会大很多,这是我们关注这个领域的原因之一。现在有很多团队也关注基因治疗领域,但是我认为真正有核心技术、有实力的公司并不多,仍需精挑细选。不过这个领域的市场非常大,能够容下不止一两家重要公司,再加上基因治疗可研究的适应症很广泛,所以大家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为理想的研发方向。

  我们在做行业研究时也会做一些对比和分析:在传统小分子药方面,中国的创新团队和公司与欧美大药厂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但在基因和细胞治疗方面,单从技术水平来说,中国的创新团队和公司跟世界一流的公司差距没有那么大。

  另外,在基因治疗领域中国有一个先天优势,丰富的临床资源。如果一个创业团队能够很好地结合临床资源,与在临床方面有影响力的 PI(Principal Investigator)一起做相关的研发,将会获得非常重要的优势。

  生辉:您怎么看国内外基因治疗领域的差距? 

  来志刚:我觉得主要的差距是在一些原创靶点的发现上。总的来说,在特别早期的探索性研究中,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还是相对领先的,我们处于相对跟随状态。但这种相对跟随,到了真正的市场化、商业运作环节,并不见就是劣势。因为早期研究在整个商业闭环中占据的工作量很大、风险也大,如果让整个团队都来做基础性的研究,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选择国外研究机构已经发过不少文章,有一定试验数据的靶点,投入研发资源策略对于国内创业公司来说可能是一个更合理的安排,特别是在公司初期,资源有限的条件下。

  从临床阶段来看,国内的公司相比国外公司会更有优势。因为在国外,想要进行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可能需要准备两三年。而在国内,有可能在更短时间内就可开始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且在开展临床研究过程中,招募患者入组也相对容易。

  生辉:你预测大约在多长时间国内的基因治疗的技术和发展能够超过国外?

  来志刚:多久超越不好预测,但我认为在未来几年内国内的基因治疗水平应该可以与国外同步。目前我们国内的公司在一些细分研究领域已经有了自己的创新。例如本导基因所做的递送系统,从全球范围来看,已经具备了自主创新的特色,并且与国外其他的脂质体或病毒载体递送平台相比也有一定的优势。整体看,国内外的差距是越来越小的。

  生辉:您认为目前基因治疗市场处于什么阶段? 

  来志刚: 我觉得目前基因治疗市场还处于偏早期的阶段。虽然基因治疗这个概念已经被提出来多年,但真正将其利用到临床,现在应该才是正式起步阶段。从国内外公司现状来看,已经进入临床的管线虽多,但真正获批上市的产品却很少。相对于它所面向的整个潜力市场和可以治疗的适应症来说,基因治疗市场还是非常有前景的,也值得创业团队和资本市场的关注。

  医疗AI,难在收费 

  生辉:您怎么看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和用途,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来志刚: 我们对人工智能在医药医疗领域的应用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最近也看了很多关于医疗人工智能方面的项目,包括非常初期和已有一定规模的项目。

  人工智能在医药医疗领域应用的商业逻辑是存在的。目前医疗 AI 给医院带来的优势很明确,且市场对此存在共识,例如,提高医生读片的效率、辅助基层医生治疗和诊断、协助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等。

  但在医疗 AI 的收费环节还存在一定的挑战,不解决医疗 AI 的收费问题,不算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例如,医疗 AI 帮助医院降本增效,节约的资金应该由医疗 AI 供应商和医院按照比例分成,但这种商业模式在国内只有一小部分公司在做尝试,存在的还很少。当然现在也有很多公司在想办法突破,例如将医疗 AI 与硬件相结合,提供一款特殊的器械,绑定自己的算法,再将机器出售给医院。通过这种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解决收费问题。

  我也期待可以有一些相应政策出台,改善医疗 AI 付费环节的问题。最近医疗领域一个利好的政策是,医保可以支持在线买药了。人工智能也是国家主推新基建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如果能有相关医疗 AI 付费方面的政策出台,可以更好地鼓励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落地。

  生辉:您如何看人工智能在创新药领域的应用?

  来志刚:我们非常看好 AI 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应用。人工智能在创新药领域的应用已经能够看到比较明显的效果,已有一些大药厂开始为此买单,这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化行为信号,证明了效率提升、商业利益转化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而对于如何与大药厂或者创新公司在新药研发流程上有一个非常合适的商业模式,这是需要更多思考的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演化。

  生辉:除了基因治疗和医疗 AI,凯旋创投还看好哪些赛道?

  来志刚: 我们主要看精准诊断、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和免疫创新药版块,在这些赛道中我们更关注早期项目。除此以外,我们还比较关注高值耗材、诊断设备的进口替代和数字化医疗。数字化医疗里包括了人工智能、信息化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也能为基层医院的医生赋能。

  医疗领域投资看三点:技术、团队和阶段

  生辉:凯旋创投未来将会以多大力度和速度投资医疗健康领域?

  来志刚: 目前我们管理的资金大约 40 多亿人民币。凯旋从四五年前就开始布局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未来医疗领域的投资大约会占总基金的 30%。

  投资速度并不是我们的硬性指标,投资节奏主要还是看是否有合适的项目。如果合适项目多,我们一年可能投十个;反过来,也没有要求今年必须投两、三个。不过一般来说,我们在医疗领域的节奏是一年投三到五个项目。

  生辉:凯旋创投在投资医疗领域的策略是什么?

  来志刚:我们的策略主要在三个维度:

  第一,看技术。我们在判断一个项目时,会看这家公司的技术是否领先,是否有特色,是否有门槛。这是我们非常看重的部分。

  第二,看团队。除了判断团队是否有技术特色外,还会关注团队是否有行业经验。一些科学家的技术水平在行业内可能很高,但如果选择的创业方向不贴合市场,后期落地就会比较困难。产品技术高,不见得商业化做的好。

  第三,看阶段。在基因治疗和新药研发领域,我们看的项目比较早期。但在诊断及耗材领域,我们原则上要避免研发风险,会优先考虑产品已经研发好,拿到注册证的公司。

  凯旋这么多年以来一直专注中早期、高科技领域的长期投资,我们也始终保持的是和创始团队长期合作的态度。

  生辉:您认为在医疗健康领域,国内外基金的投资差异是什么?

  来志刚:基金在投资上的差异并不一定以国内外而论,不同基金有不同的投资策略。在医疗健康领域也要取决于基金的背景、管理资金的规模和团队配置。有些基金会选择非常早期的公司,有些基金则会选择相对成熟的公司。凯旋创投主要选择中早期项目,在一些领域里我们可能会选择更早期的项目,而在另一些领域里可能会选择相对成熟的项目。

  医疗健康领域的项目有一个特点:如果公司已经有一定的规模、收入和利润,它的估值相比其他行业同等阶段的公司要高一些。医疗行业的进入门槛是比较高的,不光有技术门槛还有监管门槛。另外,它还是 TO B 的业务模式。多重因素导致它的二级市场估值体系较高。

  所以,策略是求稳,还是想博一个更好的投资收益?基金之间的差异就体现出来了。同时,对风险高的早期项目的投资更多比拼基金团队对于行业和技术是否看得更明白,能否将不确定的风险计算的更精确,投后管理能否为被投企业提供恰到好处的帮助等。

  生辉:凯旋创投会为被投企业提供哪些服务?

  来志刚: 我们非常重视投后管理。对于投后管理,我们的理念是:积极主动,但不帮倒忙。当我们看到公司需要帮忙时,都会主动跟团队进行建议和分享。但如果说团队觉得自己可以解决,我们就不会过多干预。

  凯旋创投的投后服务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有很强的中后台,可以提供法务、财务、市场宣传等方面的帮助,尤其初创公司,可以很好的为他们补足前期的缺口;

  第二,在初创公司早期,我们会协助创业者完善管理团队,搭建起拥有多元化能力的团队,业务上还会为公司介绍合作伙伴,有助于其对业务的拓展;

  第三,在公司下一轮融资或是 IPO 阶段,我们也会发挥我们的长项,为公司提供专业化的建议;

  第四,我们会以朋友的方式,关心创业者。其实创业者很多时候承受的更多的是来自心理和思想上的压力,我们会通过沟通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帮他们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烦心事”。

  投后管理对于一个基金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所投的项目处于中早期阶段。如果投完后什么都不管,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创业团队可能会犯一些你本可以让他避免的错误,如果双方保持紧密地沟通和互动,可能会避免掉入这些坑。

  生辉:凯旋创投成立于 2008 年,到今年已经有 12 年了。您认为在这 12 年里凯旋创投最大的改变是什么,一直没变的又是什么?

  来志刚:最大的变化可能是,12 年前医疗健康领域并不是我们关注的主要赛道,但现在我们在不断加码这个领域。

  一直没变的则是我们的专业性。我们的投资理念始终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对于技术的敏感度、关注度和判断力方面一直没有变过。而凯旋选择重点关注 AI、精准医疗、医疗设备的进口替代以及数字化医疗等细分赛道,和凯旋团队的技术背景、人脉关系、以及几十年的投资经验都是非常吻合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