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北方媳妇福建郎 地域差异怎么破

北方媳妇福建郎 地域差异怎么破
2024年03月01日 10:58 新浪网 作者 厦门晚报

  文/记者 戴懿 漫画/刘哲姝

  原声

  戴女士:我是在厦门生活的北方媳妇。春节前,我和老公回龙岩老家探望了公婆,并在开工后把他们接到厦门小住。然而,生活习惯和饮食差异让我们之间产生了一些不愉快。作为北方人,我对南方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公婆也有一些不习惯厦门的生活方式,这让我们在相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摩擦。我担心,如果我们长期住在一起,这些矛盾会越来越大,影响我们家庭的和谐。我老公的想法是,先让我公婆在厦门住一段时间,看是否能适应这里的生活。如果适应的话,他希望把老人家接来厦门长期居住。但我对此持保留意见,我担心这样的安排会给我们家庭带来更多矛盾和不愉快。

  我希望通过《我要说》栏目寻求一些建议,是否有类似经历的朋友能给我们一些建议,帮助我们调和这些矛盾,让家庭更加和谐?同时,我也想借此机会向公婆表达我的歉意和理解,我相信他们都是为了家庭好,只是由于生活习惯和地域差异造成我们之间有一些误会和矛盾。希望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让全家人都能够开心、舒适地生活在一起。

  (许雅真 整理)

  市民观点

  一碗汤的距离最好 丈夫要起到桥梁作用

  市民庄女士说:“我给戴女士的建议就是不住在一个屋檐下,可以给公婆在同小区租一套房子,如果有事也能照顾到,又不会因为生活习惯不同发生矛盾。一碗汤的距离是最好的了,双方有自己的空间。不要说是公婆了,就算是自己的父母,有时候难免也会有矛盾,为了家庭和谐,建议不要住在一个屋檐下。”市民黄女士也赞成不要住在一起,她说:“可以在同一个小区租套房子,离得近又彼此有点空间,能保留自己的生活习惯。”市民邓女士则说:“既然老人家不想来就算了,龙岩那么近。”

  市民林女士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林女士是东北人,老公是西北人,两人在厦门相遇安家。公公婆婆也在厦门生活,习惯晚上不吃饭。为了避免矛盾,公公婆婆在隔壁小区租了一套房子。白天,他们送孙子上学,接孙子放学,给孙子煮饭、洗澡。林女士和丈夫在单位吃完饭才回家。这样一来,公公婆婆不需要考虑年轻人吃什么,不用担心做的饭菜儿子媳妇吃不吃,只要照顾好孙子就行,双方相处比较愉快。

  在市民黄先生看来,要化解因生活习惯差异等造成的婆媳矛盾,丈夫是关键。“就像余华说的‘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人的看法’,关键是丈夫得‘解放思想’,用让大家都舒服的方式做好沟通,自然就没有矛盾了。”

  黄先生是泉州人,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妻子是厦门人,还是独生女,平时不做家务。结婚头两年,回老家过年时,家务大都由他包了,但是外人说闲话。特别是弟弟娶了泉州媳妇后,平时都是弟媳妇打理家务,过年也都是弟媳妇在操持年夜饭。“如果我老婆回老家啥都不做,弟媳妇一个人干,肯定会心里不平衡,老婆也会被说三道四,影响家庭关系。我想,‘强扭的瓜不甜’,还容易有矛盾。所以,我跟父母做好沟通,每年除夕中午,我在厦门和妻子及其娘家人围炉后,再赶回老家和我家人围炉。妻子即便回泉州,正月初一也就回厦门了。这样一来,她不尴尬,我也不用着急陪她回厦门,大家相处都很舒服。”黄先生的妻子有时没回泉州过年,别人以为他离婚了。于是今年春节,黄先生干脆把老丈人带回泉州过年。

  专家看法

  差异不一定带来冲突 寻求双赢才是“正道”

  厦门美丽心灵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高级婚姻家庭治疗师、厦门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戴仕梅说,许多婚姻家庭临床实证资料指出,有些媳妇与公婆的差异很大,但是依然可以和谐相处。有些即使彼此个性、文化、生活非常相似,却冲突频发。可见,差异并不一定会带来冲突。“当我们用‘你死我活’的眼光来看差异的时候,它就容易演变成冲突;如果我们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差异和冲突,就会完全不一样。”

  首先,要认识到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任何关系,只要亲近,就一定会有冲突,特别是在夫妻、亲子、公婆关系中。

  第二,冲突大部分都与人对事的诠释有关。每个人都需要被爱、被尊重,但我们是否能感受到爱与尊重,与彼此的文化、观点、角度和价值观有关。因此,从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冲突。

  第三,要促进媳妇与公婆的关系,应学习最健康的冲突处理模式,即寻求双赢,真诚地处理冲突。懂得接纳自己,也允许别人做自己,懂得彼此尊重,想办法让彼此的需求都得到满足。

  戴仕梅还提供了寻求双赢的三个步骤。一是觉察表面立场,二是双方要耐心倾听交流,了解表面立场下必须被满足的深层需求,最后是通过合力寻求双赢。建议双方可以先说出或写下所有可行的解决方案,各选出三个自己喜欢并且较容易达成双赢的解决方案,然后在所选方案里,共同找出一个愿意去尝试的方案。

  陈先生:北方人能适应南方的生活,闽西闽南本就连在一起,能有多大差异?就是儿媳不想跟公婆在一起生活,生活习惯、地域差异都是借口而已。最好的方法就是尊重老人家的意愿,如果选择在厦门生活养老,那就分开住(租房也可以)。只有互相尊重、互相包容,才有可能全家人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郑先生:在同个小区租套房子给老人住,这样都有私密空间,也能经常看望老人,这是最合适的。老人还能自己照料自己,就不要去绑架年轻人。

  刘小姐:其实不用说南北方差异,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难道就不会有矛盾和不适应吗?现在都是独生子女,老人家老了,做子女的就是要照顾老人,和老人一起生活,父母把我们培养大也不容易。大家就是要多磨合,多沟通,选择大家都觉得好的方式来相处。(热线员:冒昧问一句,您成家了吗?)没有。虽然没有,但我成家后,如果遇到说需要和对方父母住的,我还是会接受的。老人在,也有个照应。而且,我对他的父母好,我相信他也会对我更好的。

  黄先生:看了2月26日晚报“我要说”栏目中戴女士的叙述,我想谈几点看法供其参考。

  首先是要理解和接受现实。生活习惯和饮食的差异在不同地区、不同家庭乃至不同个人之间都会存在,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并非戴女士的家庭才有,所以不必为此过度紧张和纠结。

  二是包容。在承认差异的同时,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学会包容,而不是力求改变。因为有些生活理念和习惯是难以改变的,要求大家都完全保持一致不现实。只要不是对家庭生活有重大影响甚至危害的恶习,就容许个人保留。

  三是换位思考,凡事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而不是时时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既然戴女士当初能选择一位南方男士作为伴侣并来到厦门生活,说明在南北地域差别方面已经是有思想准备的,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和相互磨合,对长年生活在南方的两位老人应该也能逐渐接受的。

  现在时代变了,过去几代人同居的大家庭模式不再是主流。不仅是年轻人,很多老年人也不愿意一大家子天天聚在一起,更喜欢在保持亲情联系的同时,保留相对自由的个人空间。我们和小女儿一家及亲家都生活在厦门,但都有各自的住处,相距不远,既能相互照应,又能各得其所。戴女士和先生可以先征求老人意见,如果老人身体状况不错,又留恋老家,就让二老继续在老家生活,不定期来厦门住些日子。如果厦门家里目前需要老人帮忙,或者以后老人年龄大了需要孩子们照顾,就把老人接过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老人单独安排一个住处就最理想了。

  总之,家庭矛盾家家有,各家矛盾不尽同。只要坦然面对,相互宽容,理性解决,家庭就能和谐。(许雅真 整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福建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