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规实施!您接到电话了吗?

新规实施!您接到电话了吗?
2024年03月02日 23:09 新浪网 作者 厦门晚报

  2024年03月02日记者 吴佳

  

  

■某小区驿站内,大大小小的快件摆满货架。 吴佳 摄

  

  

■快递员收派件更加细心。陈立新 摄

  “提前电话联系,这种良性沟通大大便利了消费者。”“快递员打电话确定每个快件的派送方式,非常影响派件效率。”……《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昨日起施行,市民、驿站老板、快递员、快递公司反应不一。

  多名业界人士表示,落实快递新规,不能将压力都转嫁给一线快递员。有市民建议,快递企业可以加大技术端投入,如智能化电联、微信小程序等,减轻一线派件压力,保障服务效率。

  记者 吴佳

  收件人 对大件物品或老年人 “提前联系”很重要

  “您好,您有一个快件是否需要寄放在附近驿站?”昨日18时26分,市民洪女士接到京东快递员的来电咨询。洪女士答复“自己在家,请送上门”。几分钟后,她收到了网购的护肤品。“这种良性沟通大大便利了消费者。”洪女士说。

  记者采访发现,对于不得“不告而投”的新规定,众多消费者表示“支持,早就该这样了”。他们强调,并非都要求送货上门,只是希望可以提前沟通,按自己的意愿投递。

  00后王女士是网购爱好者,她家所在小区内有两个驿站,外围还有快递柜。“有时候未经同意,快件被放在较远的驿站,小件就算了,若是大件或重物,大老远自提就让人犯难。”她说,“先电话沟通,需要自提也可以要求放在离得近点的驿站或者快递柜。”

  退休职工周女士说,对一些大件物品或者收件人是老年人、行动不便人士,“提前联系”就显得很重要。

  记者走访发现,新规实施首日,部分快递送件操作模式改变不明显,在未通知收件人的情况下,快件依旧被直接投递到驿站等末端服务设施。

  派件人 每单都打电话联系 派件量上不去收入受影响

  有人欢喜有人愁。昨日中午,中孚花园附近一家驿站的负责人罗先生对记者说,快递员需要电话联系确定每个快件的派送方式,工作量将大大增加,非常影响派件效率。

  “我以前是某通快递员,曾在一个上午拨通了80多个电话,最后送货上门40多件,‘通达系’(圆通、韵达等)主打性价比,单个快件派送费约0.7元(顺丰、京东等快递品牌高些),算下来,忙活半天一顿饭钱都没赚到,还要搭进去电话费。”罗先生说。

  某快递站点的工作人员表示,将全力配合快递新规落实,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执行起来有一定难度,一线快递员压力很大。他以主打性价比的经济型快递举例说,每日进出件量非常大,单个快递员日均派件量少时三四百件,多时五六百件,节庆期间更是多达上千件,如果每件都要先电话联系确认派送方式,派送时效肯定大打折扣,派送件量上不去,收入受影响。

  “有时,有的客户一天有很多快递送到,一直打电话也会影响客户的感受。”该人士说。

  出举措 快递公司加快磨合 评比星级快递员促落实

  “公司总部正尽力落实快递新规,比如逐级学习增强服务意识、进行星级快递员有奖评比等,不过需要时间逐步磨合。”某通达系快递外联负责人说。

  顺丰、京东、德邦等快递企业表示,将强化已有举措,落实新规相关规定。

  厦门市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蓝杰斌说,目前,顺丰通过“智能版机器人”“一键呼”“快递员电联”等方式,和收件人取得联系,如果收件人不能当面签收,快递员按照其意愿投放至快件柜、驿站或者改派。

  德邦快递相关负责人表示,德邦坚持提供送货上楼的派送服务。如果客户不在家或者临时有其他情况,公司要求快递员提前跟客户沟通好,派送到指定位置,并且拍照反馈。

  菜鸟速递表示,一直坚持派送前电话联系等,根据消费者的意愿提供配送服务。

  智能化 加大技术端投入 减轻一线派件压力

  针对新规,部分快递员提及“罚款也只是罚快递员”“压力倍增”等问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界人士呼吁,落实快递新规,不能将压力都转嫁给一线快递员,主管部门、快递企业、快递员和消费者需共同推进,争取“按需投递”的同时,兼顾投递效率和快递员实际困难。

  针对“每单电联,增加工作量”难题,有市民提出,快递企业可以加大技术端投入,如派件前统一的智能化电联、微信小程序供消费者线上选择或者短信提醒等,减轻一线派件压力,保障服务效率。

  此外,相关部门及快递企业要畅通申诉渠道,让消费者遇到问题时可以有效寻求帮助。“新规实施难不难就要看执行力了,有投诉不处理才难。”市民梁先生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快递员快递吴佳
来自于:福建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