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半年前淹死的那个小孩在水里写作业”,“惊悚”诗歌引发家长争议

“半年前淹死的那个小孩在水里写作业”,“惊悚”诗歌引发家长争议
2021年04月22日 12:10 新浪网 作者 北京青年报

  “晚上/我拿手电筒往河里照/半年前淹死的那个/小孩/在水里写作业/他看见有光/就抬起头/冲我笑”。这首名为《河》的现代诗刊近日登于《现代写作》初中写作专刊上,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很多家长表示,这首诗视觉冲击力太大,画面感很强,家长对此表示担忧,成年人看着都害怕,更别说小孩了。

  出自小诗人姜二妮之手,写于她11岁那年

  据记者了解,这首现代诗《河》是红极一时的姜二妮11岁时的作品,生于2007年的她,又名姜二嫚,五岁就开始作诗,凭借着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灵性的语言创作了多首现代诗,并出版了自己的诗集,还获得过国际华文入围奖等,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同时也收获了业内人士的盛赞,汪涵曾这样评价:“为什么姜二嫚的诗被人们喜欢,就是因为她有一颗童心,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充满想象!”

  记者也翻查了姜二嫚其他的小诗,比如“不想笑的时候/ 微笑/ 好累啊”“成长/ 这两个字/ 长得/ 很孤单/ 连个偏旁都没有”“我站在人群中/ 孤独像P上去的”“人生就像虾饼/ 有时你没钱/ 看见老板在那里卖/ 等你有钱了/ 他已经不卖了”,从以上诗句中,我们似乎可以读出作者对“累”“孤独”以及人生的期待与无奈等有着深刻透彻的解读,很难想象这些看着有些哲理和诗意的小诗就出自姜二妮小学生之手。

  《河》这首诗,被标榜了“惊悚”二字,其实在家长和学生看到这首诗后,能感受到强烈的冲击力时,也就证明了这首诗是一首不错的诗,毕竟诗歌的动人之处就在于直达心灵的穿透力。试想摒弃诗歌的艺术水平不论,但这首诗描写的画面——“淹死的小孩,一切都消失了,但唯一不变的却是依然要写作业”一时间“孩子眼中的世界”令无数成年人唏嘘感叹,同时也不得不感叹于姜二妮的视角独特,天真烂漫的童心下有一颗穿透力极强的眼睛,能看到我们所没能注意的东西。

  热议之余,网友们也抛出了话题,这首诗歌是否应该出现在初中生的读物上呢?不少网友表达了自己“不认同”的态度,主要原因是这首诗歌采用了第一人称“我”,在无形中增加了作品“引人入胜”的力度,更容易引发读者的联想,在读者脑海里形成的画面感强,冲击力大,学生读了之后易多想,可能会造成一些胆小的学生做噩梦,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但也有网友觉得诗歌也好,小说也罢,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千人千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又何必因为个别人觉得“惊悚”而被带了节奏呢,“从孩子的视角来看看这首诗,启发一下童心不是也很好吗”?

  业内人士这样说:

  不论写作水平如何,刊登在中学生读物上值得商榷

  “初中写作专刊刊载这样的诗歌是否合适”,针对这个问题,记者电话采访了江苏诗人束向红,束向红曾经做过多年的中学校长,对于现在学生的教育,诗歌的鉴赏等等,他认为:首先还不满十四周岁的姜二妮,作为一个儿童诗人,写出了那么多好诗,是难能可贵的!“她想象力极其丰富,语言充满灵性,不少诗歌诗意浓郁,富有哲理,能让人产生共鸣,值得为之点赞”!

  随后,束向红提到,且不论《河》这首诗的写作水准究竟如何,但在中学生读物上是否适合刊登,还是值得商榷的。

  束向红认为,十四五岁的初中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很不成熟。他们正处于成长阶段,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模仿力。这期间,大多数孩子感情也比较脆弱,自制力缺乏,一些孩子还会有叛逆心理。在束向红看来,如果让孩子接触了那些不该接触,或暂时不宜接触的读物,其负面作用是不容忽视和不能低估的。“有些作品主题虽积极、内容虽健康,但孩子不易理解,容易产生歧义;有些作品内涵很深刻,艺术水准也较高,但孩子一时难以消化接受,容易带来不良暗示……所有这些方面,都需要老师和家长高度重视,正确引导和积极教育;也离不开全社会的努力关心和大力支持,以共同营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优良环境”。最后,束向红也表示这个环境,肯定是要包括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

  多说一句

  多用善意的眼光去看待

  这件事情的争议点,其实不关乎诗歌的质量和水准,而在于“初中写作专刊刊载这样的诗歌是否合适”,说到底,这已经不是一个写作和想象力的话题,而是一个教育理念和方向的问题了。的确,如今青少年的阅读教育,必须是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但达到这样目的的途径,似乎可以有很多种,我们并不能给孩子一个完全无害的教育空间,那么让孩子正常地接触真实世界,引导他们学会分辨善恶美丑,建立正常的审美观和免疫机制,就变得非常关键。

  身处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学生们平时接触到的文学题材也是风格迥然的。显然,如今的学生对惊悚、恐怖、冒险等字眼并不陌生。也许,当孩子初次接触这些题材大胆的读物,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害怕,但仔细想想,我们小时候何尝没有一边害怕,一边看恐怖小说、恐怖电影的经历,每个孩子对自己未知的世界都是充满渴望和好奇的。

  文字的表现形式都是千人千面的,就以《河》这首诗而言,不管是作者本身,还是读者,它对面的主体都是未成年的学生。与其用“惊悚”去标榜它,还不用善意的眼光去看待它,用一些负面的字眼去看待,不仅显得肤浅,如果还因此打击了小作者们的对文学创作的热情,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编辑/弓立芳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诗歌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