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采用数字建造技术建造 贵阳“网红”五层大型立交桥亮相服贸会

采用数字建造技术建造 贵阳“网红”五层大型立交桥亮相服贸会
2021年09月07日 07:40 新浪网 作者 北京青年报

  在服贸会建筑专题展,“网红大桥”黔春立交桥亮相。尽管是建筑模型,它上下五层的立交构造,向各个方向纵深的12层匝道,也让参观者叹为观止。“在这桥上,不用导航还真难辨别方向啊”,现场一名观众说。据北京建工市政路桥集团介绍,这座复杂的桥梁主要采用数字建造技术建造,也是桥梁建筑领域的“超级工程”。

  原来它正是全国最复杂立交桥之一,贵阳市最大、最复杂的立交桥,被誉为“桥上是车流,桥下是风景”的网红立交桥——黔春立交桥。这座立交桥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黔灵山公园西南角,是北京西路与中环路西段交汇的重要交通枢纽。项目于2014年开工建设,2016年12月正式建成通车,一经问世便一跃成为全国最复杂立交桥之一。

  黔春立交桥起于七冲村二号隧道,终于转湾塘隧道,由于周围山体环境复杂,高差大,立交桥共有12条匝道,10个出入口,17个岔路口。因最大桥面纵坡大,被戏称为“西南地区落差最大的过山车”。

  北京建工市政路桥集团黔春立交桥项目总工叶锦华介绍,黔春立交位于山岭重丘区,具有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差、多层立体交叉,空间位置受限等特点,且多次跨越现状公路、铁路和河流,对桥梁施工组织部署和建造技术要求极高。需要综合考虑地形高差、周边环境,以及上、下层结构施工的空间和时间关系。

  基于这种复杂的环境,项目采用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来获取地形数据,生成三维实景模型,可以在三维实景环境中进行土方平衡、土方量计算、施工便道规划和施工部署等工作,与传统的工作方式相比,可以显著提高10倍以上的工作效率,同时更好地保障精度。

  而在施工过程中,因桥梁结构多层立体交叉,工序复杂,先施工哪一层、哪一条匝道或主线对施工工艺选择和设计影响非常大,施工组织和部署非常困难,原有的技术无法实现精准控制,必然会造成时间上、空间上和经济上的损失和浪费。为此,项目首次采用了数字仿真建造技术,将BIM模型与GIS数据进行融合,关联时间、人机料等资源信息,实现了可视化的数字仿真建造分析,从而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谭卫平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贵阳市网红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