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墨迹天气十年:从天气 APP 到综合气象服务商

墨迹天气十年:从天气 APP 到综合气象服务商
2020年03月27日 19:48 新浪网 作者 36氪

  对于墨迹而言,下一个十年的故事也许才刚刚开始。

  墨迹天气十年:从天气 APP 到综合气象服务商

  2020年3月23日,我们迎来了第60个世界气象日。“气象与水”成为了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

  世界气象日当天,天气App墨迹天气更新了开屏图,号召用户关注气象变化,保护水资源。

  有趣的是,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也是墨迹天气的十周年生日。这款在塞班时代起家,在iOS与Android时代发展壮大的天气App,已经走过了十年时间。

  十年来,墨迹天气几乎见证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整个历史进程。在To B转型的大浪潮下,墨迹天气也在2016年开始布局商业气象服务。许多骨灰级墨迹用户都不知道的是,如今包括美团、饿了么在内的绝大多数外卖平台,都在使用墨迹天气的气象数据。

  十年过后,墨迹天气已不再是一款单纯的手机App,而是演变成为了一个兼顾C端、B端的商业气象服务平台。

  2020年,墨迹天气的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对于墨迹而言,下一个十年的故事也许才刚刚开始。

  墨迹天气十年:从天气 APP 到综合气象服务商

  第一代APP创业品牌走过10年

  提起墨迹天气,许多老一代智能手机用户记忆犹新。

  2009年,墨迹天气第一版上线于塞班论坛。这是当年中国最大的手机论坛,聚集着大量的手机玩家。那时,iOS与Android系统尚未成气候,诺基亚主导的塞班(Symbian)系统如日中天,墨迹天气也成为了塞班手机用户的装机必备应用。

  十年后的移动互联网从业者,将墨迹天气与陌陌、唱吧、WiFi万能钥匙等App视作是中国第一代“App创业”企业。后来,人们发现,墨迹天气具备了App创业的多个必备条件。

  首先,天气服务是所有智能手机用户的刚需,很容易积累大量日活用户。此外,天气App需要联网才能使用,这使得墨迹天气天生是一款移动互联网产品,而不仅仅是一款普普通通的“手机软件”。

  2013年,墨迹天气用户数过亿。在天气类App市场,墨迹天气做到了国内领先。但墨迹天气的挑战也开始逐渐显现。

  从iOS、Android开始,智能手机开始内置天气应用。但早年间,这些系统自带的天气应用体验不佳,基本停留在“能用”的水平。但在2014年前后,以国产手机厂商为代表的Android手机,开始强化定制化Android系统的用户体验,手机自带天气服务的体验也在不断提升。

  这时,许多用户发现,他已经不再需要一款独立的第三方天气App。

  面对这种局面,墨迹天气开始强化C端产品的功能。如今,在最新8.0版本墨迹天气中,用户可以获得精确到500*500米范围的高精度气象信息。此外,墨迹天气App也能提供更多专业化的气象服务,如长达40天的长期天气预报、钓鱼预报、花期预报等,以满足部分对天气信息有较高要求的用户。

  2017年,墨迹天气推出了自己的IP形象——墨娜。用户打开墨迹天气App,墨娜的形象便会出现在首页。当天气变化时,墨娜的服装也会随之变化。墨迹天气也以此给用户提供了最直观的穿衣指南服务。

  墨迹天气十年:从天气 APP 到综合气象服务商

  墨娜的出现,也推动墨迹天气发起了更多营销活动。例如,2018年,墨迹天气与麦当劳联合发起了“35度计划”,气温35℃以上城市的墨迹天气用户,可以领取免费的麦当劳雪碧饮料。而墨娜也成为了这次活动的宣传大使。

  墨迹天气十年:从天气 APP 到综合气象服务商

  在商业变现上,墨迹天气也上线了付费的VIP服务,提供更多专业化、定制化的天气服务。例如,墨迹天气VIP用户可以获得枫叶预报、星空预报及每三小时更新的花粉过敏预报等。

  官方数据显示,墨迹天气目前积累了超过6亿的用户与1.4亿的月活。对于一款工具类App,这一数字已经接近极限。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墨迹天气基本占据了各类天气App类榜单的榜首位置。

  但墨迹天气并非没有敌人。墨迹天气最大的敌人,其实是它自己。就像登山者一样,当墨迹天气登上山顶,等待着它的,除了山顶的景色,还有迷茫。

  寻找下一座“山”,成为了墨迹天气的必然选择。

  从指挥外卖小哥到指导农业、交通气象信息还有更多用武之地

  要想实现变现,墨迹天气有哪些玩法?

  对于绝大多数互联网产品而言,最基础的变现方式,是先做好一款产品,再依靠广告实现流量变现。

  墨迹天气也是如此。招股书数据显示,在2016年,墨迹天气实现了超过2亿元的广告收入。但墨迹天气也面临着工具类App的共同问题——用户停留时长有限、数量增长存在天花板等。

  靠产品本身赚钱,成为了墨迹天气的另一个思路。在气象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墨迹天气,通过C端业务积累了将气象数据商业化的能力。因此,墨迹天气对商业气象服务并不陌生。

  2016年,在科技互联网行业集体探索B端的大背景下,墨迹天气也组建了企业服务团队,开始尝试探索B端业务。商业气象服务成为了墨迹天气的新方向。

  商业化的气象服务有何用武之地?在气象行业,“德尔菲气象定律”这一概念几乎众人皆知。其指出,气象投入与产出的比值可达到1:98,即企业在气象信息服务上每投资1元,就可以获得98元的经济回报。

  事实上,早在20世纪40年代,国际上就已经出现了商业气象服务。但在国内,商业化的气象服务还是一片新兴市场。公开资料显示,80%以上的行业发展都与天气有关。无论是宏观上的季节更替、节气变化,还是更加局部的气温风向、阴晴雨雪,都会给社会经济带来显著的影响。

  例如,在零售业,气象变化可以显著影响饮料、冷饮等快消品的销量。气象对社会经济存在影响,这一事实显而易见。但如何获取高精准的气象信息,并利用这些气象信息服务于各行各业,仍然是一大难题。

  墨迹天气需要一个典型行业,并以此跑通气象对经济变化的数据模型。结合线上、线下的外卖行业,成为了墨迹天气最先选择的场景。

  2018年8月,墨迹天气宣布拿下“国内所有外卖行业订单”,为饿了么、美团、大众点评等外卖平台提供分钟级、公里级的天气信息服务。如今,美团、饿了么用户在App上查看骑手位置时,也可以看到实时的天气状况。而这一天气信息即来自墨迹天气。

  墨迹天气十年:从天气 APP 到综合气象服务商

  早在2016年时,饿了么就发现,天气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外卖平台的配送效率。一旦遭遇雨雪等极端天气,整个平台会出现大面积的订单激增、配送延迟。这时,平台就需要更科学的运力调度方式,并及时调整预计送达时间与营销活动,以减少平台与用户的损失。

  最初,饿了么应对天气变化的解决方案是人工干预,由运营人员根据天气信息对平台进行手动调节。2017年,饿了么与墨迹天气合作,引入了墨迹天气的精确气象信息,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

  外卖成为了墨迹天气第一个跑通的B端行业。但商业气象服务的落地领域显然不止外卖。农业、交通、保险、车联网、智能家居、体育赛事、新零售、物流、航空等众多领域,都高度依赖天气信息服务。

  在靠天吃饭的农业,天气对农作物产量存在着绝对的影响。为此,墨迹天气推出了“智慧农业气象灾害系统”,提供精确到区域的气象信息服务,如气象预报信息、日照时数、旱涝指数等。

  这些信息不仅可以指导农户生产,还能为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产品提供数据支撑。墨迹天气相关负责人介绍,墨迹天气已与平安农险合作,为后者提供上述气象服务。

  同理,墨迹天气在B端的商业逻辑也可以照搬到G端(政务市场)。在浙江,墨迹天气与沪杭甬高速公路达成合作,为后者沿线的1252公里公路开展气象服务。

  众所周知,极端恶劣天气会大大提升交通事故的发生危险。而精准的气象信息,则可以引导路政部门对高速公路进行精细的运营指导。例如,在预测到恶劣天气到来时,路政部门可以通过墨迹天气系统及时调整高速公路的运营、通行状态,引导司机躲避。

  从某种程度而言,墨迹天气在B端的布局,让更多人成为了墨迹天气的“用户”。你可能从未下载过墨迹天气App,甚至未曾听说过这一品牌,但是只要你点过外卖、上过高速,都可能从墨迹天气的气象服务中受益。

  事实上,商业气象服务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不可小觑。今年2月,墨迹天气曾宣布在疫情期间免费为物流、外卖、航空、新零售、高速公路、智能家居、工程建筑七大行业提供免费的商业气象服务,力图借助气象数据为疫情防控机构提供数据支撑。

  今年年初,墨迹天气创始人金犁在全员信中写道,墨迹天气在2019年获得了千万量级的B端订单,未来,墨迹天气将继续“B+C”的双轮驱动模式。

  在墨迹天气内部,美国气象公司TWC(The Weather Company)一直是公司学习的目标。TWC的前身是美国一家24小时播放天气预报的电视台,现已转型成为一家综合性的气象服务企业,业务覆盖气象信息服务、气象服务软件销售、航空气象服务、能源气象服务等。

  2016年,IBM收购了TWC的B2B气象业务。iPhone手机上的天气数据也来自这家公司。数据显示,通过各种类型的气象服务,TWC在2018年实现了3.4亿美元的年营收。

  如今,国内的商业气象服务仍然是一片新兴市场。2014年,中国气象局印发《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深度、广泛参与气象服务。自此之后,中国商业气象服务开始迅猛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8年,在整个气象市场,公众气象服务收入占比仍高达76.01%,气象科技服务、决策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等商业服务占比分别为11.00%、8.97%和4.02%。不难看出,相比公众气象服务,商业气象服务的市场空间更为广阔。

  我国《气象研究与应用》期刊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英国、美国的商业气象服务年产值分别高达2600亿美元和1600亿美元。

  而中国的这一数字只有16亿美元。据中国气象协会估算,到2025年,中国气象服务产业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站在当下展望未来,中国商业气象服务仍然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