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第一次来北京的暂居地在哪儿?

青年毛泽东第一次来北京的暂居地在哪儿?
2023年12月25日 22:24 新浪网 作者 北京交通广播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北京交通广播《徐徐道来话北京》栏目本周特别为听友们带来系列节目《毛泽东同志在北京》。今天为您讲述青年毛泽东第一次来北京的暂居地在哪儿?

  钟楼的北边,有一条小胡同,东起宝钞胡同,西止旧鼓楼大街,叫豆腐池胡同。豆腐池15号,是杨昌济故居,这里也成为2019年公布的31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1918年,毛泽东来到北京,与蔡和森二人曾经住在杨昌济老师的家中。没错,当年毛泽东第一次北京之行的第一个落脚点就是豆腐池胡同。

  沿着5级台阶踏上杨昌济故居的门槛,门边“杨昌济故居”的牌子便掩映在斑驳的树影下,向过路的人们宣告这座宅子过去不平凡的历史。这紧闭的门里,会是怎样的情景呢?100多年前,青年毛泽东第一次来北京的暂居之地到底什么样?他和杨开慧的爱情故事又是怎样在这个小院里发生、展开的呢?

  是什么机缘让青年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

      1918年,杨昌济先生被校长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全家从湖南迁居北京,住进了豆腐池胡同15号,当时为豆腐池9号,大门开在东南角,门上挂起了“板仓杨寓”的铜制门牌。这座院子是一座不太规则的两进院落,坐北朝南,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12米。如意大门一间在院子西南侧,硬山顶合瓦皮条脊。一进院有倒座房三间、北房三间、东厢房三间,都是硬山合瓦清水脊。西厢房已改建。北房三间为杨昌济先生自己居住,东厢房三间为女儿杨开慧所住。后院有后罩房四间,为其他家属居住。

  拍摄:李瑜

  杨昌济到北京大学后,觉得蔡元培、吴玉章等人组织的留法勤工俭学活动很好。他想起了远在湖南的得意弟子毛泽东、蔡和森。

  1918年6月下旬,杨昌济写信给毛泽东、蔡和森,希望他们到北京来,然后去法国“勤于做工,俭以求学”。

  接到老师的来信,6月23日,蔡和森离开长沙,前往北京。8月间,蔡和森从北京来了好几封信,希望毛泽东速来北京,并强调这是杨先生的意思。杨昌济确实牵挂着毛泽东的前程,希望毛泽东早日来京。

  8月15日,毛泽东向朋友借了钱,同罗章龙、李维汉等一行25人北上。19日来到北京。

  杨昌济希望毛泽东要么到法国去,要么就留在北京大学读几年书,并挽留毛泽东、蔡和森就住在他这里。

  于是,毛泽东、蔡和森二人暂住在南房靠院门的单间里。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幽深的胡同、古老的宫墙、秀丽的后海、飞翔的鸽子,古都的一切都让毛泽东感到新奇和兴奋。但让他更加兴奋的,是又见到了“霞姑”。

  “霞姑”就是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

  毛泽东刚进一师读书时,杨开慧只是个14岁的小姑娘,如今已出落成18岁的大姑娘了。

  父亲期望杨开慧的生命如灿烂的朝霞,就给她起号霞,字云锦。少女时代的杨开慧,娴静端庄,聪明好学。由于毛泽东经常到家里,向父亲请教问题。慢慢地,她注意到了这个高个子男生。毛泽东和大家欢快热烈地谈话,常常使她放下手中的功课,静静地旁听。

  杨开慧这次随父亲也来到了北京,在家里自修,跟爸爸学习国文和英文。

  此后,毛泽东等湖南青年常在星期天、节假日,聚在豆腐池胡同“板仓杨寓”,和杨先生共叙天下大事,探寻救国的真理。

  当年“板仓杨寓”的中院,刚栽下一棵小枣树。杨先生和女儿开慧常为小树培土、施肥。毛泽东也帮着浇水、护理。小枣树一天一天长大,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他俩一起漫步在紫禁城外的筒子河畔,游览风景如画的北海,欣赏湖畔的垂柳。

  一来二去,毛泽东和杨开慧产生了真挚的感情,他俩恋爱了。豆腐池胡同,留下了他俩多少成双成对的脚印;巍峨的钟楼,见证了他俩心心相印的海誓山盟。

  不久,由于来京的新民学会会员居住分散,不便展开活动,毛泽东等人就在当时北京大学附近的景山东街三眼井吉安所夹道7号(现吉安所左巷8号),租了3间房,离开了豆腐池胡同“板仓杨寓”。

  1920年冬天,毛泽东与杨开慧在毛泽东任主事(也就是校长)的长沙第一师范附小的教师宿舍,举办了简朴的婚礼。

  1930年11月4日,在长沙城外浏阳门外识字岭,杨开慧被国民党枪杀,时年29岁。

  青年毛泽东第一次来京居住地旧址三眼井什么样?

  话说当年在北京期间,青年毛泽东和蔡和森多次走访了蔡元培、李石曾等教育界的前辈和名人,向他们请教学生赴法勤工俭学的有关问题。毛泽东还起草了湖南学生赴法勤工俭学的具体方案,得到了李石曾的首肯。与此同时,毛泽东、蔡和森等人,还要接待、安顿从湖南来的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学生,安置他们的住宿,联系进学习法文的留法补习班,并为他们筹款,为他们赴法留学做各种准备。

  青年毛泽东第一次来北京的时候时,是与他的好友兼同学蔡和森一起,共同曾在豆腐池胡同杨昌济故居“板仓杨寓”南房的暗间,也就是倒座房里住了约一个多月的时间。后来,毛泽东搬出豆腐池胡同,住进了景山东街三眼井吉安所夹道7号,也就是现在的吉安所左巷8号院内。

  现在,从三眼井胡同拐入吉安所左巷,嘈杂的人声、车鸣立刻被抛到脑后。格局、样貌几乎没有太大变化的胡同中,闹中取静,时间仿佛静止,迅速倒流回100多年前。

  拍摄:李瑜

  那这为什么叫吉安所呢?原来啊,清朝,这儿是叫吉祥所,就是棺殓、发丧宫女的地方。民国初年,吉祥所改名为吉安所。吉安所东边的小夹道,就成了吉安东夹道,后来改称吉安所左巷

  吉安东夹道7号是一所不大的院子,北边三间正房、两间耳房。毛泽东就住在靠西的那间北房里,房子很小,只有十多平方米。

  对于吉安巷东夹道7号的生活条件,毛泽东在1920年写的《新民学会会务报告》中形容说是“隆然高炕,大被同眠”。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中,他也回忆说:“我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我住在一个叫三眼井的地方,和另外7个人合住一个小房间,我们全体挤在炕上,连呼吸的地方都没有。每逢我翻身都得预先警告身旁的人。”

  虽然在2019年建党百年时公布的31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中,这里也是其中之一,并且,被命名为毛泽东第一次来京居住地旧址,但这里仍然不容易寻找,并且常年处于关闭且有人居住状态。如今的吉安所左巷8号院,早已经过了翻新,大门也被换成了双保险的红色铁门,“都是住家了,房子也不是过去的了,早翻新过了。”坐在胡同中晒太阳的老奶奶,笑起来时,满脸的皱纹把眼睛挤得只剩下一条缝,“院里好像还有一棵枣树是老的,其他都没了,没了。”

内容来源:BRTV徐徐道来话北京编辑:盖盖值班主编:车水监制:赵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