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豆瓣9.6,影史巅峰神作,N刷过后依然有太多秘密

豆瓣9.6,影史巅峰神作,N刷过后依然有太多秘密
2020年08月10日 12:08 新浪网 作者 豆瓣电影

  今年是与无数经典电影阔别重逢的一年。

  《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寻梦环游记》《菊次郎的夏天》……

  这些带给我们冲击、感动的电影们,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登陆大荧幕与我们相见。

  而在这其中,有一部时隔19年的电影,也即将在本周与我们再相见。

  69万人评分豆瓣9.0,无数人心中绝对的“青春回忆”。

  19年以前,是它带我们走进神奇的魔法世界,探索那些不曾想象的奇幻梦境。

  在走进电影院之前,我推荐你先看看——

  创造“哈利·波特”的世界:魔法开始

  Creating the World of Harry Potter, Part 1: The Magic Begins

  主演: 玛吉·史密斯 /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约翰·赫特 / 艾玛·沃森

  上映日期: 2009(美国)

  片长: 62分钟

  这部2009年的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9.6

  记录了这个魔法世界从纸面变成画面的全过程,和幕后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大卫·叶茨接手前,前两部哈利波特影片的导演是克里斯·哥伦布

  在第一部正式开拍前,J.K.罗琳原著已经走红全球。

  而电影如何呈现,对于任何人而言还是个未知数。

  无论那种类型的电影,在开始筹划的时候,都需要面对无数决策。

  摆在制片人大卫·海曼和导演克里斯·哥伦布面前的,剧本、演员、摄影、美术、服装设计、视觉效果等一系列及其关键的决策。

  “我觉得非常幸运,在电影筹备之初,做出了一些非常正确的决策,使我们能够在制作整个系列的时候,处于颇为有利的位置。”

  在制作之初,克里斯·哥伦布就坚持这部电影必须是纯粹的英国风格

  选角过程也是在英国开展的,通过海选的方式,从收到的上千份选角录像中开始,面见了每一个有潜力的儿童演员。

  艾玛·沃森是“三人组”中最早被定下来的演员。

  作为原著的忠实粉丝,她九岁时在学校收到了选角报名的同时,就开始参加面试。

  在海选过后,每个角色的范围被缩小到了4-5个孩子,轮流试镜。

  而导演坦承,轮到艾玛·沃森时,她异常出众。

  非常上镜,且具有赫敏式的幽默感和机敏。

  “我们一致同意艾玛就是赫敏,而到了鲁伯特·格林特试镜罗恩时,也是在镜头前立刻脱颖而出。”

  读原著的时候,鲁伯特·格林特就一直觉得与罗恩很有共鸣。

  从报纸上看到了报名方式后,就报了名,得到了试镜机会。

  “我之前从未参加过试镜,当时大概有20个红头发的、相貌相似的男孩聚在一起,还是挺吓人的。”

  “鲁伯特是个很害羞的孩子,但他的身上有种捣蛋鬼一般的特质。”

  并且他有一张能表达出各种丰富情感的脸,和强烈的幽默感,

  一切符合角色的特质,让导演和制片人一致同意,他就是罗恩的最佳人选。

  但最大的难题出在了哈利·波特选角上。

  “我们要拍的电影叫做《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但我们还没有哈利·波特。”

  早在1999年11月,尚未确定导演的时候,哈利·波特的选角工作已经开始。

  但直到影片开拍前两个月,还没有适合的人选。

  在看了无数录像,试镜了无数小演员后,导演克里斯·哥伦布想起自己偶然间看到的《大卫·科波菲尔》的录像,里面有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的一段表演,

  他认为,“这个孩子很有演哈利·波特的潜质”。

  正如制片人大卫·海曼所言:“他有一种特殊的气质,像是一个年轻的身体里住着一个老人的灵魂。”

  但阻碍还在继续,这源于丹尼尔的父母。

  他们认为饰演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角色,对丹尼尔的一生影响太大了。

  但与制片人的一次在剧院的偶遇,让丹尼尔父母渐渐认为,这一切可能是命中注定的,才让丹尼尔参加了试镜。

  第一次试镜的时候,演的是第一部里关于龙蛋的一段。

  克里斯·哥伦布认为,丹尼尔的试镜“充满了惊人的吸引力和情感,虽然不是专业演员,但有种令人着迷的特质”。

  看过试镜视频·,一致决定让丹尼尔来饰演哈利·波特。

  到此,三位主演的选角总算告一段落。

  事实也证明,三位优秀且贴合角色的演员,为哈利·波特系列的展开注入了灵魂。

  三个小演员中,只有丹尼尔·雷德克里夫有一点点表演经验,而艾玛·沃森和鲁伯特·格林特经验全无。

  他们每天中有半天的时间学习课程,另外四个半小时来拍摄。

  这也意味着制作周期的延长。

  “我之前参加过最长拍摄周期是11周,然后突然间我们要拍11个月。

  这对当时的他们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拍摄的第一个场景是在火车站,也是整部影片的最后一个场景——

  孩子们在站台上与海格道别。

  拍摄当天,导演克里斯·哥伦布提前了一个半小时到达片场,仿佛这样可以为这个场景注入更多魔力:

  “我记得我当时紧张得不行,前一晚上完全睡不着,我感受到了即将做的这一切,给我带来的巨大压力。”

  这也是三个小演员第一天开拍,他们也非常紧张。

  第一次在众人瞩目下,在几百个工作人员的片场活动,对于十来岁的孩子而言很有挑战。

  影片开拍前,丹尼尔对于自己获得的角色没有清晰的概念。

  “我为自己得到了一个角色而感到骄傲,而不是因为‘我要演哈利·波特了’”。

  而只有当影片正式开拍,魔法世界的幻梦逐渐成真。

  丹尼尔才突然醒悟过来:“这不再只是个梦,而成为现实了。”

  执导一群初出茅庐、缺乏经验的孩子表演,对于导演来说也并非易事。

  在拍摄飞行课一场时,克里斯·哥伦布发现自己喊出“Action”时,只有大概一半的孩子开始表演,另一半还是呆呆地站在那里。

  于是不得不暂停再向他们解释,“Action”意味着开始拍摄。

  在拍摄过程中,也很难保证三位小演员都处于最好的表演状态。

  剧组设计了三个机位,捕捉孩子们最精彩的片段,然后重新剪辑。

  这也是部分情节剪辑较为碎片的原因。

  除了选角和调教演员,另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就是“创造魔法世界”。

  在第一部中,主要涉及的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外景的设计。

  片方聘用了斯图尔特·克雷格为美术指导,这也是他们最正确的决策之一。

  在创作第一部时,斯图尔特·克雷格去与J.K.罗琳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在宾馆餐桌上,罗琳画出了她脑海中的霍格沃茨规划图。

  “想要忠实描绘这个魔法世界,必须从原著中入手。”

  美术设计在牛津、剑桥等古老高校,以及一些欧洲哥特式大教堂中汲取元素,用它们拼凑出了这个世界。

  但第一部中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外观设计,并没有完全达到斯图尔特·克雷格的期望,

  在之后的几部中,也一直在慢慢改良城堡的轮廓。

  而霍格沃茨学院内部经常出现的一个壮观场景,则是大礼堂

  牛津基督城学院的礼堂,给予了美术设计灵感来源。

  但实际的拍摄地,则是剧组搭建而成的。

  影片中大多场景是用塑料和假木头搭建而成的,但大礼堂中,用的是真材实料的石头、木头。

  大量火源也带来了更加温暖和魔幻的感觉。

  为了实现实景拍摄,在实现漂浮的蜡烛时,用细线将它们吊起来,每次拍摄前再逐一点燃。

  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拍摄过程中,需要实现的,是现实与魔幻微妙的平衡。

  正如摄影指导约翰·希尔所说:

  “霍格沃茨的魔幻和冒险精神需要保留,原著中的戏剧性也需要留存,但我们不希望把它做得太虚幻和夸张。”

  尽管魔法世界那么奇幻,它是结结实实扎根于现实的。

  扎根于现实生活,更扎根于现实最真挚的情感,和最真实的人性。

  这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制作初衷,也是“哈利·波特”系列感动的源泉。

  *本文作者:豆奶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