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30年前的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70后看完别哭,80后也别激动

30年前的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70后看完别哭,80后也别激动
2020年09月24日 22:50 新浪网 作者 梦洁情话

  又是一个金秋季,家家户户忙欢喜。对于现在10后出生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无论是生活在农村,还是生活在城市,他们的思维中已经对农忙没有概念了。而对于70/80后的我们,曾经的那些记忆,你还能想起来多少?

  

  1、先普及一点历史知识,如果不是玉米的出现,亚洲人口会减少一半。

  很多人说西方人不但偷走了我们的茶树,还从此超越了我国的茶叶市场。其实,即便今天,世界各地的技术和物种也在不断地交流和传播。像西瓜、葡萄、玉米这些东西都是舶来品,但玉米对中国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这种高产、耐寒、生长环境很随意的植物,不但富含高淀粉,还很容易保存。所以,自从玉米来到中国之后,我国的人口大增。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玉米慢慢从口粮变成了酿酒、饲料等工业产品,它的作用远远比小麦要大的多。

  

  2、我们小时候,因为很多老师是民办老师,他们的工资都是由乡里或村里出的,所以很低,但他们有田 ,属于农村户口。

  加上那时农忙时间很长,每次到了收玉米时我们都会放秋假。有的时候,我们会一个年级一个年级的去到老师家帮忙,几十个人一起剥玉米,几亩田的玉米一中午就干完了。

  作为奖励,老师会拿出一些生枣之类的东西给我们吃。不但如此,在开学第一天,我们也会从家里拿来各种农具,将校园里的蒿草和坑洼填平。即便是现在的农村小学,他们的校园很多依然没有硬化。

  

  3、无论是掰玉米还是编玉米,都是一个技术活。会掰的掰得又快又干净,而且留的把很小,后期剥玉米时会很容易处理,而编玉米更是一个绝活。

  可以是十字交叉,也可以是麻花,会的又结实又好看,而且怎么拿都不会脱落。

  不会编的,编出来的玉米辫子松松垮垮、乱七八糟,就算当时不散,但被风吹日晒一段时间后也会自动脱落。

  

  4、白天编玉米、刨花生、挖红薯,晚上剥玉米、摘花生、打粉。

  因为掰玉米时正好是八月十五左右,那时电灯还很少,家里大人就会给我们姊妹几个分一个月饼,一个人一小块,虽然很少,但趁着月光,却是满满的笑容和甜蜜。

  吃过之后,我们一边听着爷爷给我们讲故事,一边干活。

  爷爷的故事比西游记还好玩,并且永远也讲不完,每次都是我们缠着,再讲一段,再讲一段,有时会讲到晚上十二点多。

  昨天上午我上四年级的女儿要剥玉米,像做事业一样,戴上帽子和手套,但一个都没剥完她就说太累了,扔下玉米就去看动画片去了。

  

  5、在家里听故事,到了一望无际的田里,我们会抓蚂蚱、追蜥蜴、挖老鼠洞,如果运气足够好,我们几个孩子还能抓住野兔。

  不知道是农药的问题,还是其他原因,有好几年我都没见过野兔了。在整个村里的玉米地或红薯地还剩下最后一块的时候,我们小孩子会带着各自家的黄狗去田里抓野兔。

  有人负责追赶,有人负责围堵,只要将兔子逼到沟里去,它就很难逃掉了。在我的童年里,我亲手抓住过两只野兔,煮熟后大家分着吃,真香!

  

  6、在傍晚的时候,我们会煮一些花生,长得好看的、结实的不舍得吃,秕的,没法保存,也卖不出去,妈妈就会一煮一大锅,再蒸几个红薯,那就是晚饭了。

  秕花生我们一个孩子都能吃几碗,因为里面很多都没有花生米,就是一泡甜水,偶尔能吃到一个饱子真的好香。

  为了过花生瘾,我们放学后会拿着小抓钩去地里淘花生(人家刨过之后的田地里深翻,找遗漏的),一边淘,一边吃。

  如果淘的够多,我们还会对分子在田里烧窑吃,那可真是美味。不过,很多时候,我们还是直接选择去偷,哈哈哈!

  

  7、烧窑、糊云灯、扎风筝、焊陀螺都技术活,我是一个烧窑的高手。

  烧窑最难的是建窑,可以用硬土块(坷垃),也可以用手将湿土挤压成椭圆形的土球一层地往上叠。

  烧窑和现在的烧烤不同,将食物直接放在火上烤得黑乎乎的,还都是致癌物和烟熏味。

  烧窑是将土块用柴草烧红,将红薯、花生、青蛙腿、小鸡等东西扔进窑里。然后瞬间将窑用木棒或镰把打碎,上面再封上一层土,用脚踩结实,直接连汤带闷给蒸熟的。

  当然,做“烧鸡”和青蛙有点不适合在这里讲,那是“大活”,风险也很大,一般都是预谋已久的。材料只需要一斤酱油和几片荷叶就好了,具体做法我们下次再聊。但如果被发现或有人告密,那是免不了被老爸一顿暴打的。

  这样烧出来的红薯,又黄、又嫩、香甜可口,剥开之后,在太阳底下一照,晶莹剔透。流着口水  慢慢剥开,热腾腾、金灿灿,满身黄油,香味扑鼻,大街上那种烤红薯永远也做不出来。

  

  2、虽然我们那时很穷,但也有我们的乐趣。我们买不起玩具,但我们自己会做。放学后第一件事  就是啃半个黑玉米馒头,一边吃,一边掉渣,一点菜和水也没有,吃得还很香。

  我们那时,几乎任何一个上小学的女孩子都会缝沙包、打毛衣,男孩子都会做弹弓、做火柴枪、磨刀子。

  想吃甘蔗了怎么办?就去地里找那种细长的、红色的、没结玉米的玉米杆当甘蔗,有时吃起来还真的很甜,但多数时候是酸酸的,像柴草一般,但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为了吃到甜的东西,我们还会去挖茅根,偷摘人家墙头上仙人掌身上的“小红帽”,爬树去吃我们家乡叫做“佛桃子树”上的红色水晶球。

  记得有一次我在田里吃了一种看着十分好看的圆红色的小果球,当时吃着很好吃,就是后味有点涩,回家后我的嘴巴就变成了像木头和香肠一样肿了好几天。

  那几天我吃饭嘴巴都不像是自己的,也说不成话,被同学嘲笑了好几天,从此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香蕉嘴”。

  

  3、在秋收后我们周围几个村庄会集资演两场电影,那简直就是万人空巷。大人孩子相互传告,村里还会提前贴出来公告,有时我们会跑几十里去看一场电影。

  这里说的跑,是真的跑,自行车很少,都是跑着去。为了占一个好地方,很多孩子会提前几个小时出发,爬到距荧幕最近的树上去等着。

  为了占地方,来不及吃晚饭,怀里揣着一个黑馒头,吃喝拉撒都在树上进行,那感觉真是顺流直下三千尺,凝视银河落九天,哈哈哈!

  那时看电影,虽然是露天电影,但真是人山人海,全神贯注,上厕所都不舍得去,一去就没有位置了。那时的少男少女没有机会出去打工,看电影时经常闹出一些青年男女间不可描述的故事。

  给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在我小学一年级时,我们那边因为看电影闹出的“系衣角事件”。

  因为是秋天,晚上在外面会发冷,大家都会穿一件薄外套,在一次电影中,有同龄的好事者将看得入迷的一对青年男女的衣角系在了一起。

  等电影结束时,女孩子一走,才发现自己被绑在了一位身边的帅哥身上。虽然那时很穷,但人很朴实。女孩也没有怀疑是男孩子自己故意搞的恶作剧,就用力去解。

  但电影已经散场了,那时又没有电灯,还被人打了死结,怎么解都解不开。这时一群男孩哄堂大笑,同村的女孩子们也都纷纷过来帮忙,少女是又气又恼。

  这时一直像木头一样站在那里的男孩突然间反应了过来,脱下外套塞到女孩手里就飞快地跑了。就这样,女孩抱着满是男孩身上味道的衣服回家了。

  因为都是周围村庄的,很容易打听到是谁。当过了几天女孩通过本村的男孩将那个男孩约出来还给他时,女孩才真正认真地看了他一眼。

  只见他浓眉扩额,唇纹清晰,两耳厚实,皮黑体健。留着四六分,见到女孩后未说话脸先红,目光微微呆滞,眼神四川躲藏,这反而倒逗得本来就性格火辣的女孩暗自偷笑。

  如果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但俗话说好事多磨,真是太巧了。后来,因为他们各自家里都种了很多蔬菜,又在集市上经常碰到。

  在接触了几次之后,他们也算彼此认识了,女孩叫二花,那年才17岁,性格豪放,长得很像芙蓉镇里的女主,男孩叫红伟,23了(算老光棍),但因为性格老实,村里人都叫他小红。

  因为那时卖东西摊位是随便占的,有时早晨四五点就要去,秋冬天会很冷、很受罪。

  因为先前有过交际,女孩每次都会拜托男孩提前给她占一个地方,这样她就能等到天亮后再去了。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他们相识、相知,并相爱了。

  但这种事情纸里包不住火,很快女孩的家长就知道了。但因为没有证据,他们也无话可说。

  其实,这时女孩都已经怀孕了,也和妈妈偷偷商量过想嫁给男孩的事,但只因男孩家里穷,加上他们是自由恋爱,女方家里是死活都不同意。

  他们约好的在八月十五这天晚上私奔到新疆去的,但因为走漏了风声,他们被抓了回来。

  男孩被女孩家的几个堂兄打断了一条腿,女孩子则被用荆条打得半死。在女孩父母兄弟们的各种折磨和威逼下,让他们说出从此断绝的话,女孩是死都不答应。

  女孩的二叔让子侄们将女孩用席子卷起来倒插葱,这样头朝下脚朝上将女孩倒挂在梁上长达好几个小时。

  女孩子本来就怀孕了,各种殴打惊吓,加上这种折腾, 到后来,女孩嘴里、鼻子里、身上全是血,暴力流产加上失血过多,女孩后半夜就死了。

  当男孩听到这个消息后,男孩先是痴呆了足足7分28秒,随后就是发疯了一般的嚎啕大哭。只见他双手被绑,拖着断腿,一步一跌地往女孩受刑的那个房间里爬。这时,女孩的家人也因发生了这种事而不知所措,任由男孩去靠近女孩的尸体。

  当男孩看到七窍流血,银牙咬碎,宁死不屈,而又满是怨恨的爱人之后,他突然奇迹一般地站了起来,随着一声喷血的怒吼,男孩一头撞向了女孩旁边的八仙桌,血溅七步,脑浆迸裂:二花,你等等我,我来陪你们娘俩了。从此之后,谁也也别想再分开我们了!

  我们抛开后来的司法处理,仅仅从小红和二花的感情来谈,这对相识相爱的男女又有什么错呢?他们如果能再坚持两年,就有机会出去打工了。

  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坏的人是女孩的二叔,读者您认为到底是谁害死了这对宁死不屈的痴情男女?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