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黑马”合肥,做对了什么?

“黑马”合肥,做对了什么?
2025年06月10日 19:48 新浪网 作者 中国新闻网

  提到城市黑马逆袭的故事,合肥总是绕不开的一个。

  引进长鑫存储,押注京东方,投资蔚来……合肥在产业投资上似乎每次都能精准踩准产业发展的风口。

  2024,合肥又交出了一份震撼答卷。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万辆超过上海、西安,仅次于深圳,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二

  2025年5月21日,安徽合肥,某汽车生产线车间,产业工人和工业机器人手臂正在作业。

  当人们还在谈论上海、西安等传统汽车重镇时,这座曾经被称为中国最大县城的城市,又一次以黑马姿态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实现赶超

  城市竞争愈发激烈,“为什么是合肥”再一次引发思考。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首次突破千万辆级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5万辆,增长81%,占全国总量超十分之一。

  曾几何时,合肥是“穷得连铁路都绕着走”的城市。产业基础薄弱,汽车产业更是白手起家。

  1968,位于合肥的江淮汽车手敲肩扛造出安徽省第一辆2.5吨载货轻卡,拉开安徽省汽车工业发展的序幕,填补合肥汽车工业的空白。

  经过几十年发展,合肥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从一穷二白到集聚江汽集团、蔚来、合肥长安、比亚迪合肥等整车制造企业,合肥逐渐跃升为中国汽车产业重镇,合肥工业大学更是被称为“汽车界黄埔军校”。

  厚积薄发,近年来合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鸣惊人。

  2021年,合肥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仅为14.5万辆,短短3年时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实现近10倍增长。 

  城市竞争,本质上是产业竞争。

  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有效拉动合肥经济增长,成为驱动产业升级、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引擎。2024年,合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创近3年同期新高,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5%。

  合肥的亮眼表现,让人不禁发问:合肥究竟做对了什么?

  合肥的崛起绝非偶然一搏,背后是地方精心规划构筑的深厚根基以及龙头企业的战略性、系统性布局。

  从产量占比来看,比亚迪贡献了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的绝大部分。2024年,比亚迪合肥长丰生产基地产量大幅提升,全年整车产量达到95万辆,约占合肥市新能源整车产量的68.9%、安徽省的59

  从更深层次看,合肥风投思维投资形成的溢出效应在不断显现。

  如,2020年,合肥政府引进彼时跌落谷底的蔚来,牵头多方向其投资70亿元。此后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蔚来成为明星企业,合肥政府收获一笔可观的投资回报。

  不仅如此,此举还推动当地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目前蔚来在合肥拥有两座智能制造工厂、120余家本地产业链合作伙伴。截至20255月,蔚来公司已累计交付新车超76万台。

  投资蔚来只是一个缩影,比亚迪、大众汽车项目签约并带动配套供应链企业投资合肥,以及本地老牌车企江淮汽车逐渐复苏,合肥形成了一条完整而坚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锂电池材料、电池制造,到电控电机、底盘系统,再到车内外饰、整车制造及配套市场,合肥均有相关生产企业。

  当行业面临缺芯少电等供应链波动时,合肥因拥有国轩高科、巨一科技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形成了高度协同、相互支撑的产业网络,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

  产业黑马,永不停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仍需要久久为功。

  “三里河”工作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