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中国首批博士、东华大学理学院退休教授李绍宽数十年躬身育人

新中国首批博士、东华大学理学院退休教授李绍宽数十年躬身育人
2019年09月28日 21:46 新浪网 作者 中国新闻网

  新中国首批博士、东华大学理学院退休教授李绍宽数十年躬身育人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27日电 (王宇)东华大学理学院退休教授李绍宽是新中国自主培养的首批18位博士之一,长期从事算子理论研究,1989—1994年连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算子理谱理论》,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作为东华大学数学学科的重量级人物,回望数十年躬身育人的闪光足迹,年近八旬的他只淡淡地说“还可以”,短短三个字让人心生崇敬。

  1983年5月2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北京市政府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大会,人民大会堂——这个新中国成长的见证者,再次见证了新中国首批18位博士的诞生。李绍宽等18位高含金量的青年才俊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最高学历的拥有者,他们一起翻开了新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崭新的一页。

  新中国首批博士、东华大学理学院退休教授李绍宽数十年躬身育人

  “当时我是第一次去北京,心情还可以。”27日早上到了天安门,李绍宽就去买了一大包棒冰,或许是因为天气太热,或许是心情太过激动,他竟一口气吃完了……对这次辉煌得让人忍不住想多问几句的经历,李老师只向记者讲述了这段看似不相及的插曲,这份淡泊明志的高洁情怀令人为之感动。

  当被问起考研经历,李老师回忆说,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还在中学教书的他,被同学的一通电话催进了考场。由于无暇备考,年龄偏大,第一次没被录取。不久年龄政策放宽,数学底子扎实的李绍宽在第二次正式招考中轻松考取,回到复旦大学攻读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数学家夏道行和严绍宗教授,从事泛函分析、算子理论方向的学习与研究。两年后提前毕业,他来到东华大学前身华东纺织工学院工作。李老师说,当时毕业没有学位,后来国家搞学位试点,让他又有机会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直到1983年5月,他在人民大会堂拿到了带有新中国教育发展历史印记的博士学位证书。

  从北京回到上海,李绍宽说,“我的思想上没有变化,也没有飘飘然,我(拿到博士学位后)一直没有飘过,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之后李老师一直在学校基础部(成立理学院后并入)从事高等数学一线教学工作,并见证了理学院的成立及发展,直至退休都未曾离开过他深爱的三尺讲台。由于他在数学方面持之以恒的积淀钻研,1990年他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

  无论是理学院副院长胡良剑,还是学院教研中心陈敏老师,每当谈起李绍宽老师的特点,大家脱口而出的就是:“他课上得特别好!”如此好课不仅让同行后生敬佩,深受学生喜爱,还个性特别鲜明。李老师上课从不带一本书,不携一页教案,就凭着一支粉笔,从头至尾,讲得满堂“金课”。学生们都说,李老师上课如行云如水一般,不仅思路清晰,而且注重教给大家解题思维和方法。

  听过李绍宽老师课的人至今都清晰地记得,站在教学楼走廊里那个抽着烟的大脑门儿先生,他总在上课铃声的最后一秒淡定地掐灭烟头,然后阔步从容地走上讲台,随手拎起一支粉笔就在黑板上疾书起来……在高等数学深奥的世界里,再复杂的定理公式,再缠绕的例题习题,在李绍宽的脑子里时刻都条分缕析地存在着,课堂板书更是信手写来,变幻多样。“唰唰唰”,看似他在黑板前写得不假思索,略带神奇色彩,其实“为人师”的功夫,李老师早早儿地下在了课堂之外。

  陈敏老师告诉记者,《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一共有6册4462道题,李绍宽老师每道都做了,他不但人很聪明,而且记忆力特别好。听到这儿,李老师立刻打断说,“作为老师,要把自己的业务搞好,把教材吃透,真正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只有把教材吃透了,上课才能自如。”

  采访中,李绍宽脸上带着孩子般的自豪说,“我现在还能叫出老早教过的那些学生的名字。我这个人很平凡,没什么特殊的地方。”曾有一届足球班的学生被李老师的博学、真诚和宽厚所打动,全班同学都亲切地喊他“宽哥”。为了帮助学生学好数学,不虚度大学光阴,除了教授数学知识,李老师还经常给学生讲讲人生的哲学,谈谈大学对人一生成长的重要性。他默默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不仅以渊博的专业学识服人,更是以温暖的师德师爱育人。正因为他的宁静之心、随和之性,每逢教师节学生们都会给李老师送来鲜花表达感恩之情。

  李绍宽说,“在东华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教书。”他每年的教学工作量至少是别人的两倍,每周至少二十几节课,从早上到晚,从不叫苦叫累。有时碰上同事家里有事,李老师二话不说主动帮忙代课。每次开学,李老师会给每个老师发十只红笔、十支黑笔,寓意着一种新的开始与传承,这个好传统在数学系被老师们一直延续至今。无论是系里同事,还是其他学院教师,只要大家找到李老师帮忙,助人为乐的他总是“有求必应”。李绍宽乐呵呵地说,“大家因为数学的问题找到我,能解决的我总归都帮他们解决。”(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东华大学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