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人少案多如何“破”?上海一中院推类案裁判方法提高审判质量

人少案多如何“破”?上海一中院推类案裁判方法提高审判质量
2020年06月29日 18:53 新浪网 作者 中国新闻网
人少案多如何“破”?上海一中院推类案裁判方法提高审判质量

  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29日电(李姝徵 李丹阳)在人少案多,且案子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法官如何确保审判质量和效率?26日上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一中院)召开新形势下务实推进审判质量建设新闻发布会,通报该院在推进审判质量建设工作上的探索与成果。

  据悉,为传承审判经验、提升司法能力、促进适法统一,上海一中院于今年上半年摄制系列微课程,主题围绕司法实践中常见法律适用问题和类案裁判方法,涵盖刑事、民事、商事、行政等审判领域,内容务实、实践指导性强。截至目前,已制作13部法律适用微课程、5部类案裁判方法微课程。

  “微课程是我院在新形势下务实推进审判质量的创新举措之一,有效解决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员不能聚集带来的集中学习难题,满足了网络化自主学习以及碎片化时间学习的需要。”上海一中院副院长汤黎明介绍,微课程摄制工作由“全国审判业务专家”、该院黄祥青院长带头参与,主讲嘉宾从院庭长、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等中确定,每一部微课程都经过层层质量审核把关,致力打造精品微课程。

  据了解,上海一中院正全面推广运用上述微课程,除参加国家法官学院微课程比赛、供“中国法官培训网”“最高人民法院云课堂”等使用外,还上传至该院办公网、上海法院网,并运用于辖区指导与交流片会,后续将通过该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官网对外推送。此次发布会上,18部微课程被刻录成光盘,将用于对外交流,扩大受益群体。

  2018年8月,上海一中院开始探索类案裁判方法总结机制,通过对类案在审理中的审判经验和裁判方法进行归纳和提炼,探索提升审判质量、促进适法统一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次发布会亦是《类案裁判方法精要》(第一辑)出版后的首次公开亮相,这本31万余字略显厚重的书籍囊括上海一中院已发布的32篇类案报告,凝聚了经上海一中院实践检验的、最优秀的审判经验智慧,是该院审判质量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

  为确保类案报告真正成为办案指引、业务培训教材以及司法公开和业务指导的有效载体,上海一中院不断探索,努力实现多平台展示、多维度推送、多渠道检索。除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官网定期同步推广,出版书籍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全面推送外,该院开发并启用类案报告推送平台,通过明确类案报告要素,建立类案报告和具体案件的关联关系,以实现类案报告向法官智能化、精准化推送,促进适法统一;同时,通过在传票、案件受理通知书等材料上打印类案二维码,实现类案报告对当事人的推送,引导当事人形成合理的诉讼预期和良好的诉讼心态,提升当事人对司法裁判的信服度。此外,为方便使用者快速找到所需的类案报告,该院开发启用类案报告标题、全文精准或模糊查找等检索功能。

  据悉,上海一中院计划将类案报告推送范围扩展至辖区法院法官,发挥对辖区法院审判指导作用。同时,对接上海移动微法院,通过电子送达、短信提醒等方式向当事人推送类案报告链接。

  “审判质量建设并不是一项新课题,之所以对这一内容不断发力,因为这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黄祥青院长指出。随着我国法治建设不断推进,社会公众对公正裁判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持续变化的新形势不断给司法裁判提出新挑战。“近年来新法新规较多,社会经济活动亦日趋多样,如《民法典》颁布、涉众型刑事案件多发、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纠纷新类型、新技术运用等,都给司法审判带来新挑战,亟需法官持续提升司法能力,进而确保审判质量。”黄祥青院长表示。

  作为中级法院,上海一中院不仅注重本院审判质量建设,同时把加强辖区审判业务指导与交流纳入了今年的重点工作,致力于两级法院审判质量的整体提升。

  如何带动两级法院审判质量建设协同向优发展?黄祥青院长介绍,上海一中院以组合拳出击,在加强本院案件质量评查力度的基础上,将“类案裁判方法总结”等工作与辖区业务指导有机结合,依托辖区片会、研讨会及辖区业务交流平台即“两会一平台”,借助系列微课程、云课堂等形式,形成传统纸质媒介与视频新媒体互补的产品格局,在时间轴上实现日常即时性沟通到周期性研讨全覆盖,在内容上兼顾案例讨论、类案总结及专题主旨研讨,确保研讨成果惠及辖区法院全体法官。

  在谈及审判质量建设下一步工作规划时,黄祥青院长表示,上海一中院将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和方法,拓展学习研讨、经验交流的形式、参与范围和覆盖面等,助力新形势下两级法院审判质量的整体提升;坚持务实的观念和作风,审判质量建设各项工作贴近审判一线,于细微处下功夫,群策群力,不舍寸功,并将审判质量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整体提升法官裁判能力,打造更多司法精品。(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姝徵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上海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