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学期身高差距拉大、性早熟比例上升 专家建议:少吃多动 及早就诊

新学期身高差距拉大、性早熟比例上升 专家建议:少吃多动 及早就诊
2020年09月21日 17:42 新浪网 作者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21日电(徐银)随着“神兽”们陆续开学,家长们终于松了口气。但这种开心没持续太久,就有两个现实问题横亘在家长们面前了。一是新学期排座位,常年坐在班级前一两排的孩子家长,忧桑地发现自己家孩子依然稳稳占据前排,原先坐在班级中间位置的孩子家长,更是发现自己家孩子悄然前移了,这说明一个假期过去,孩子之间的身高差距在悄悄拉大;第二个问题则是孩子的体型问题,一整个暑期在家吃得好、动得少,每天家里好吃好喝伺候着,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的衣服“缩水”了,绷在身上圆滚滚,一称体重,猛长10斤。不少妈妈为此着急:听说孩子长太胖,会影响长高,该怎么办?更有不少妈妈发现:孩子不仅变胖,才八九岁居然已经开始发育了,小小年纪就要变“熟”,这可如何是好?

  近日,记者走访了华山医院北院儿科,发现整个暑期,性早熟、儿童肥胖等接诊量明显上升,其中,专家门诊接诊的性早熟儿童超过五成。“以往我们的儿科门诊接诊的病人五花八门,有看感冒发烧咳嗽,有看哮喘过敏的等等。但今年看感冒之类小疾病的人数变少了,相应的身材矮小、肥胖、性早熟等方面的就诊比例有较快的增长。这场疫情,也在无形中改变了很多家长的看病习惯。”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副主任医师、兼任华山医院北院儿科执行主任医学博士赵诸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长个、宅家肥、性早熟……“神兽”们问题多多

  赵诸慧博士说,据粗略统计,今年以来,由于疫情的影响,门诊接诊的病种比例有了明显变化,早发育问题尤为突出。在专家门诊量上,性早熟占到了50%以上,而性早熟、肥胖、身材矮小之间又存在比较紧密的关系,的确需要呼吁家长们密切关注。

  家长日常在家里,怎样判断孩子是否有性早熟迹象呢?赵诸慧博士建议,关注两点。一是孩子的年龄,二是孩子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如果女孩在8周岁前、男孩在9周岁前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这样的情况就属于性早熟。最先出现女孩具体表现为乳房增大,男孩具体表现为睾丸容积增大,如果男孩的睾丸变成小山核桃那么大,就表示已经开始性发育了。女孩出现阴毛腋毛、外阴分泌物,男孩出现胡须、喉结、变声等也都可能是性早熟的表现。

  孩子发育得早,一般家长们会隐隐约约觉得这样“不太好,孩子熟得早了些”,但对于性早熟带来的危害,可能也并不是特别清晰。赵诸慧博士介绍说,孩子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孩子之所以会长高,是因为支撑身体的骨骼在生长骨骺与骨干之间的软骨细胞会不断增殖,使四肢的骨骼不断生长,孩子就会随之长高。发育开始后,性激素中的雌激素是一把双刃剑,一个方面加速孩子长高,一方面又使骨骺成熟关闭逐渐停止生长。一般到青春期结束,软骨大部分骨化,骨骺闭合,孩子的长高就此停止。赵诸慧博士说,如果我们把青春期比作孩子长高的一个加速按钮,性早熟的孩子等于是比同龄人提前按下了这个按钮。一开始因为加速的关系,他可能看着并不矮,甚至还略微显高,但却会提前透支孩子的生长空间。尤其是那些性发育进程快的孩子,可能2-3年就发育成熟了不长了,而这个时候他的同龄人才进入青春期,身高猛涨,这两类孩子之间的身高差距就会不断拉大。

  不过,赵诸慧博士表示,对于性早熟的问题,家长们也不用太过于担心,目前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治疗方案,就是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这种药物来抑制性发育的进程,家长们喜欢叫它“抑制剂”“。但性发育速度被延缓,孩子的生长速率也会降下来。改善的办法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是否同时用生长激素进行联合治疗。虽然这两种药物临床上较常使用,安全性较高,但需要专科医生对每个孩子发育状态进行具体评估,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干预。

  赵诸慧博士说,除了性早熟,疫情之后另外一个较常见的就诊原因就是肥胖。由于运动量减少、营养过剩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小胖子越来越多,而儿童肥胖与性早熟的发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儿童过度肥胖除了会给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成年病打下基础,还可能会并发儿童性早熟等一系列问题。过于肥胖,还容易加速骨龄增长,降低孩子的身高增长效率,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所以,孩子在生长发育期,身高与体重的监测都非常重要。”

  “激素”都会导致肥胖、性早熟吗?误区!

  在身材矮小和性早熟的治疗上,临床上一般会用到生长激素这种药物。有些家长一听到激素,就有点“谈虎色变”,觉得是对孩子身体不好的一种东西。赵诸慧博士表示,这完全是误区。人体内的激素多种多样,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比如:胰腺产生胰岛素,在人体内帮助降低血糖;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调节人体新陈代谢,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等。

  通常人们概念里的“激素”一般都是指糖皮质激素,如果长期使用会导致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也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满月脸、水牛背,有比较严重的副作用,但与此同时,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而生长激素与糖皮质激素完全不同,它是由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骼生长,并不会产生糖皮质激素那样的副作用。

  记者了解到,生长激素临床应用至今已有30多年,大量数据表明生长激素的使用,能安全有效地帮助孩子长高。“目前市面上主要有粉剂、水剂和长效生长激素三种剂型。生长激素应用于临床以来,其有效性不断得到验证。只是短效生长激素需要每天打针,孩子漏打的现象时有发生,漏打情况严重的话就会影响治疗效果。从用药的依从性来讲,长效生长激素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它只需要每周注射一次,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用起来就方便很多。2014年国内研发上市的长效生长激素水剂是我们国家的原研药,也是全球首支长效生长激素水剂,它用药的便利性和卓越的疗效已经不断被家长所接受。”

  年龄小、骨龄大的孩子更多选择长效生长激素

  “两年前,我们诊室接诊过一个女孩,7岁,当时身高只有112cm,从身高曲线图上来看,处于-2SD,相当于5岁半女孩的平均身高。”赵博士讲起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病例,“家长说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发现个子比同龄人矮一截,几年过去也没见长高多少,家长希望孩子将来能长到160cm,以7岁时的身高情况来看,很难达到家长的预期。”

  做完一系列检查后初步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症,患有这种疾病的孩子体内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这种疾病是生长激素最早的一种治疗适应症。赵诸慧博士介绍说,这个孩子上私立学校,一周回家一次,考虑到住校的实际情况后家长选择了长效生长激素。用药后孩子长高的效果很不错,治疗12个月的时候长高了11.3cm,目前还在继续治疗。家长对于治疗效果也是非常满意,孩子的身高追赶还是比较明显的。

  “目前来就诊的病人,选用长效生长激素的主要是’两头’的孩子,一头是年龄偏小的幼儿,另外一头是骨龄偏大的孩子。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便利性来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治疗方案。”此外,赵博士提醒,坚持长期注射生长激素才能确保治疗效果。“选择短效生长激素的患儿,漏打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很多。没有坚持好好打针,会严重影响生长激素的治疗效果。从这方面来看,长效生长激素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也不是所有孩子想长高都能打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的使用需要遵循国家药监局批准的适应症,也有一些孩子,本身的身体因素不适合打生长激素,比如其患有肿瘤或糖尿病。一定要经过系统性的检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才能使用,生长激素绝对不能乱打、滥用。” 赵诸慧博士指出。

  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早发现早就诊早干预

  “判断孩子是否矮小,除了日常测量、去医院体检,还有一些比较直观的表现。最近学校刚开学,会按照孩子们的身高情况排座位,如果孩子一连几个学期都坐在班级前两排,那家长就需要关注一下了,孩子有可能偏矮。与此同时,如果孩子在小学中低年级阶段,每年稳坐班级最后一排,除非家里父母都非常高,不然孩子有可能有性早熟风险。”赵诸慧博士很细心地提醒道,“如果有这些情况,建议家长带孩子去正规的三甲医院做一下检查。”

  有家长认为,孩子目前不高,耐心等等孩子总会长高的。对此,赵诸慧表示,“如果发现孩子个子比同龄儿童矮,或者生长缓慢时,一定要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让医生来评估。引起孩子矮小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有遗传因素、后天生活环境因素(营养、运动、睡眠等)、内分泌疾病以及心理因素等原因。必须通过详细检查找到病因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再进行对症治疗。“

  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赵诸慧博士给家长支招:首先,建议定期检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3岁以上的孩子每3个月测量一次身高体重,记录在身高曲线图上,观察孩子的身高是否在自己的曲线上平稳发展,如果有异常建议及时就诊;其次,针对日常饮食,要“管住嘴”,不要给孩子吃补品营养品(甲鱼、乌鸡、蜂王浆、人参虫草等),油炸食品、饮料要少吃;要“迈开腿”,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管理体重;最后,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家校实行快乐教育,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徐银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