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武宣县真抓实干 坚决不让一个贫困残疾人掉队

武宣县真抓实干 坚决不让一个贫困残疾人掉队
2020年11月25日 17:43 新浪网 作者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25日电(张桂芬)近年来,武宣县各单位、各部门把握脱贫攻坚正确方向,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针对贫困残疾人的实际需求,靶向治疗、精准施策,让贫困残疾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有力地推动全县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用真抓实干兑现“决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的庄严承诺。

  抓服务让关爱更贴心

  “你们想得太贴心、周到了,不但经常主动上门为我们服务,还帮我家解决了不少困难。”9月29日,知道工作人员要来,桐岭镇和律村贫困残疾人李帮之的家人早早就在家里等候,看到工作人员就乐呵呵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心,每次都麻烦你们了!”

  这是武宣与达康社工家政服务公司合作,为肢体1-2级,精神、智力1-4级(男16-59周岁、女16-54周岁)的无自理能力的贫困残疾人实施的居家托养上门服务,为他们上门开展健康监测、基本生活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运动功能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辅导等服务。通过第三方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不仅增强他们的获得感,为他们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还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树立起乐观的生活态度。近年来,武宣县多次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贫困残疾人家中,筛查了解贫困残疾人的康复、生活等方面的需求,根据他们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实施上门送康复、无障碍改造、劳动技能培训等各类扶残助残服务项目,优先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的基本需求。

  抓项目 让帮扶更精准

  扶残脱贫,如何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武宣县从致贫原因入手,一改扶贫常见的“大水漫灌”模式,有针对性地实施精准“滴灌”,通过发动基层农村党员开展“党员扶残·温暖同行”项目,就近结对帮扶本村就业年龄段贫困残疾人,并指导帮扶对象分析致贫原因,为他们选好生产经营项目。同时,该县及时启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并依托县残疾人“阳光助残扶贫基地”,让贫困残疾人通过辅助性就业、发展养殖业等方式增加收入,进一步缓解残疾人家庭的经济压力,从而推进增收脱贫。今年以来,该县在为11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开展技术培训服务的同时,还给他们发放脱温土鸡苗7700羽及饲料22吨。

  “政府给家里做了无障碍改造,发了低保和两项补贴,还帮我发展养殖项目,以前欠账也还清了。”家住黄茆镇大浪村的贫困残疾人梁志发在2017年顺利摘掉穷帽,心里充满了对党和政府的感激。

  抓政策 让保障更有力

  武宣县扎实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审查工作和发放工作,并出台提高低保补助的标准,确保无劳动力的贫困残疾人能通过“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兜底政策实现“一超”的脱贫目标。目前,该县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的困难残疾人为17324人次,基本实现应享尽享和全覆盖。同时,该县强化推动把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或成年重度残疾人纳入城乡低保兜底保障范围,剩余118户153名未脱贫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保障,实现应纳尽纳,并将符合条件的全部提高到A类标准。

  同时,该县加强对贫困疑似残疾人的评残办证工作。今年3月份以来,全县各有关单位主动作为,积极开展为贫困残疾人办理残疾证工作,根据《武宣县脱贫攻坚研判小组2020第二次会议纪要》,由县财政资金兜底解决智力精神类无证贫困残疾人和瘫痪在床的肢体类无证残疾人的全部评定费用。

  该县把办证窗口搬到贫困残疾人“家门口”,切实解决他们多年来的办证难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该县为残疾人及其家庭开展的集中评残和上门评残服务已覆盖全县10个乡镇。2017年以来,先后多次邀请广西脑科医院专家为1300多名贫困智力精神类残疾人开展集中评残办证活动,为129名瘫痪在床、行动不便的重度肢体残疾人开展上门评残活动,为他们节省交通费、残鉴费等约130万元。

  截至目前,该县共为246名有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上门服务,为399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1139名(次)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残疾人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掌握1门以上的劳动技能,856名农村贫困残疾人通过发展种植养殖项目实现增收。如今,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4582户5470人已全部脱贫。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