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专家学者聚焦优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 关注数字货币健康发展

专家学者聚焦优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 关注数字货币健康发展
2020年12月03日 22:36 新浪网 作者 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专家学者聚焦优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 关注数字货币健康发展

  中新网上海12月3日电 (记者 陈静)2020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建成”的“交卷”之年。金融法制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本要素之一。

  3日举行的“新形势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的优化”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新的建设进程中的法制新需求、新对策,并为修订《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提出建议。学者特别关注数字的健康创新与发展。

  上海市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孙福庆3日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目前上海已经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完备的金融中心城市之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主体架构已经基本确立,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各类中外资金融机构集聚发展,各类国际性、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不断涌现,形成了充满创新活力的金融产品和业务体系。

  据悉,经过近数十年的建设,上海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孙福庆说,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效应明显。同时,金融对实体经济服务支撑能力、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以及在法治、信用、人才环境建设方面日趋完善。

  在2020年9月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中,上海超越东京和香港,跃居全球第三。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会长沈国明教授表示,中国已从经济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在更高层次上发展,才能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业务创新、监管创新以及金融科技创新。

  沈国明接受采访时直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如,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功能有待增强、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和定价能力有待提升、境外投资者占比较低、与金融开放创新相适应的法治和监管体系还需要继续完善等。他指出,这些不足,都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大金融开放、创新加以解决。

  孙福庆指出,面对更高水平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新形势,上海需要依靠立法赋能,提供高水平金融法制的供给,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制度,解决金融法律人才瓶颈,加快与国际法律制度接轨,形成良好的金融营商环境。

  研讨会上,数字货币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话题。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专家李建伟表示,数字货币具有经济、便捷等效率价值,其安全性更应得到保障。他认为,数字货币必须是法定货币、必须尽早被纳入法律规范。这位学者表示,中国探索发展法定数字货币,应全面分析、妥善解决可能出现的风险点与隐患,以保障数字货币的积极稳妥发展与功能发挥。在这位学者看来,如果任意拟制所谓的数字货币,必会造成货币和金融领域的失序,造成巨大损失,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李建伟强调,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不能缺位。数字货币发展是包括科技、金融、法治等在内的集成创新。他说,目前,科技、金融、法律都在开展相应研究和实践探索,一定程度上是“各自为战”,各领域之间缺乏充分的统筹协调。李建伟指出,有关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对于数字货币相关创新监督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关注、妥善应对好国际数字货币的发展对中国的综合影响。(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上海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