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桂林市临桂区一个边远小山村的变迁

桂林市临桂区一个边远小山村的变迁
2020年12月15日 15:17 新浪网 作者 中国新闻网

  图为党员志愿者深入楠木坪村开展扶贫工作。彭胜发 摄

  中新网广西新闻12月15日电 题:桂林市临桂区一个最边远小山村的变迁

  作者 彭胜发

  楠木坪,曾是个不通路、不通信号、危房较多、没有安全饮水的与世隔绝小村落,到如今世外桃源般的变化,有哪些正能量故事?

  贫困发生率达50%的“难莫贫”村

  楠木坪是桂林市临桂区黄沙瑶族乡宇海村委的一个自然屯,海拔900米,因楠木多而得名。村里共7户28人,贫困发生率高达50%,人均年收入只有1800元。楠木坪村旁的原始森林里,上百亩竹林环村苍翠,屋前山泉清澈流淌,出门百步便是漫山遍野珍稀植物,还有国家级保护动物,绿水青山,资源丰富,却不能动用,因这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图为扶贫干部跋山涉水深入楠木坪村调研。彭胜发 摄

  大山封闭,群山围困,世世代代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几乎与世隔绝。年年重复着贫困的悲剧:年轻人全往城里跑了,有的过年都不愿回家;彭祖元胃穿孔,从大山里担架抬出山,就近路赶往邻县龙胜在半路休克两次;刘凑发在山里被五步蛇咬了,因交通不便,折腾到桂林中医院,差点没了命……谈起这些事大家仍心有余悸,村民眼巴巴远望着山外的公路摇头叹气,所以大家都把这个小村叫做“难莫贫”,就是“难以不贫困”之意。

  年亏损20多万的一根筋“老万”

  七十岁的残疾奶奶刘凑云,近日走在新修好的路上,双手激动地反复摩挲着悬崖边的护栏哭着说:“我村因路太陡摔死过无数耕牛,我一只眼睛看不清路,每次出山和回家走这条路都心里很紧啊,有一次摔到路下挂在了悬崖边……现在好多了,多亏了老万啊!”

  图为黄沙瑶族乡乡长田昀就楠木坪进村道路修建进行解决。彭胜发 摄

  奶奶嘴里的老万,就是党员万长成,是2017年村“两委”换届时上一任支书周元良培养的接班人。听说万长城要竞选村主任,全家坚决不同意,说:“你在龙胜县三门镇开着酒店生意红红火火的一年挣几十万,为什么要回来当村干部啊?”

  不管家人怎么骂、怎么劝,“老万”就是一根筋要试试,结果高票当选。但还真给家人说准了:2018年在做群众工作几次被误解、酒店生意也因忙着村里公益事业无暇顾及导致一年损失20多万……他心里打了退堂鼓。

  “老万”不做村干部了,咋办?村支书考上了公务员也要离开村子了,村里谁来挑担子?周元良也“头大”了,最后他想到了让“新乡贤”来做工作。新乡贤赶回家,一边和“老万”喝着红薯酒一边上党课、说村史,讲山里山外的差距,从晚上7点谈到次日凌晨3点,终于不负所托。

  图为党员、群众在悬崖峭壁上开凿道路。彭胜发 摄

  “老万”重整旗鼓,决心已定。他立马召集村“两委”干部统一思想,说:“楠木坪就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我们四个人有一半是党员……楠木坪的路不修好,我们就愧对群众的信任!”都同意,然后做了分工。“老万”负责向上争取架桥和修路等资金,副支书何顺亮负责做群众工作,副主任刘道军负责和花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协调道路硬化与生态保护问题,村委委员彭志琴负责在村委办公楼值班处理日常工作。

  奋战几年,修建了通往楠木坪村的两座桥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宽1米里程3.3公里的水泥路,危险处增加了护栏;建设好了移动基站,信号覆盖村里每个旮旯;解决了村子的饮水安全,危房改造3户,异地新建1户;发展天然养蜂78桶;人均年收入,如今达到6100元,翻了三倍。

  图为临崖路段增设的安全护栏。彭胜发 摄

  感谢党和政府以及党员群众的“三碗酒”

  在宇海大桥竣工的工作餐上,村干部和群众敬乡党委书记杨湘桂三碗红薯酒。“老万”说:“杨书记公务员可以喝茶,我们讲一个故事就喝一碗酒!”于是,三个故事三碗酒——

  “老万”说:“第一碗酒,我在“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活动中,与楠木村的贫困户、群众交心谈心梳理脱贫“四笔帐”和“六个变化”时,算了一笔基础设施建设受益账:楠木坪水泥桥21万、修建道路70万、移动信号基站建设40万、危房改造和新建房7.5万、饮水安全1万……平均到28人,人均受益5万元。这只是一个小村落的受益情况,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林家路硬化、下槽村一事一议、宇海大桥新建、宇海通行政村道路硬化等,投入了几千万;还有后盾单位区纪委、区财政局、区扶贫办、乡村办等几次进村调研,田昀乡长联系了福达集团企业,给楠木坪带来了企业爱心修路资金40万,帮我们解决了实际困难,这些我要代表父老乡亲感谢党和政府。”

  图为新修建的楠木坪桥梁。彭胜发 摄

  村委副主任刘道军说:“第二碗酒,修路、架桥、建房,都要感谢党员和普通群众,这条路虽只有3.3公里,但不是个简单工程。山高路陡,林深树密,所有材料几乎全是人工搬运,还要先垫资施工。刚开始找了很多人都不愿做,党员万长春、彭志英召集10个村民没日没夜地干,累了就睡在山里简易帐篷里。早上5点就起床做饭,6点步行进山,7点开工;山路太窄,马都走不了,他们就肩挑背扛,用最原始的方式把石沙、水泥、钢筋、水等搬运到悬崖峭壁上。群众彭志军为了解决危岩上砌石的稳固问题,滑落下十多米高的峭壁,幸好只是皮外伤;党员万长春目前借款20多万垫资修路毫无怨言;凑明异地新建房的宅基地都是党员彭志德主动让出来的;副乡长刘崔树深入楠木坪扶贫,山路上被毒蛇咬了,两次濒临生命危险……”

  后盾单位临桂区纪委郑远军书记深入贫困户刘凑发家走访解决问题。彭胜发 摄

  贫困户刘凑明和刘凑发也端酒站起来,掩不住喜悦地说:“共产党就是好我做梦都想不到还能住砖房啊。”另一个说:“修好了路土特产出山就方便多了,我卖天然纯蜂蜜,每年收入2—3万呢!楠木坪是个好地方,以后大家不能再叫‘难莫贫’啦,这是第三碗酒,喝!”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桂林市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