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古董局中局2》的「鉴宝指南」丨鲜剧

《古董局中局2》的「鉴宝指南」丨鲜剧
2020年05月24日 19:12 新浪网 作者 幕后

  我有一个朋友老郭,最近被“优化”了。

  哥们心情不好,想着去潘家园赌一把,逛一圈“漏”没捡着,自尊心伤着了。回来跟我吐槽,那地方人不好好说话。

  我心想,这年头,做买卖的还敢打“上帝”的脸?

  上网一查,好家伙儿,古玩这个行当,水可深着呢。

  且不论您逛一圈潘家园,能不能捡到漏,恐怕行话术语、规矩法则还没摸清,人就掉坑里了。

  简单举个例子,行家口中的造假,不叫造假,那叫作旧、修旧;假的不说是假的,而是说“新”的,真的说是“老”的;一些造假者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当地老百姓家里,让当地人去出手,业内人士称这种手法为“埋地雷”。

  这波操作,也是六六六啊!

  我安慰老郭,别上火,人家没瞧不起你的意思。其实,收藏古董简单,难的是这件物品如何辨别真伪。正因为徘徊于一夜暴富与倾家荡产之间,古董行当自古以来就带着神秘色彩,诞生过种种惊心动魄的离奇故事。

  比如正在热播的网剧《古董局中局Ⅱ:鉴墨寻瓷》,讲的便是鉴宝鉴人心的事儿。剧里的人可比老郭你惨多了,分分钟送命啊!

《古董局中局2》的「鉴宝指南」丨鲜剧

  这片名就暗藏玄机——鉴墨,对应的是马伯庸同名小说《古董局中局》第二部,鉴定的是国宝《清明上河图》的真假;寻瓷,对应的《古董局中局》完结篇,鉴定的是五具青花瓷器。

  从目前已播出的18集剧情来看,各种鉴宝“知识点”信手拈来,“局中局”设定也是重磅级烧脑。夏雨扮演的男主许愿拿锤子砸赝品那一幕,更是出现了“王刚老师附体”的既视感,活脱脱一出影视版“鉴宝现场”。

  我说,老郭啊,拿好小本本,咱先跟着许愿学艺去。我就不信了,你还能在潘家园碰上“老朝奉”啊!

  “明 眼 梅 花”

  话说在古董行,有一对天敌。

  一个是造假者,另一个是鉴宝者。人家这造假者,可不是农村小卖部水准,什么“小白兔”“粤利粤”“九个核桃”之流,假的一点技术含量没有。

  古董行的造假,分为赝品和仿品。仿品是文化的延续,仿得好的瓷器同样有收藏价值,且有一定的增值空间。而赝品是在仿品的基础上,人为做旧、打磨、酸浸、碱咬,使之看似真品,这有明显的欺骗性。

  《古董局中局2》的正面人物,就是鉴宝一派。传说古董鉴定行有五脉,五脉其实是一个机构,分为玄门药家、红门刘家、青门沈家、黄门黄家、白门许家,这五脉各有所长,聚合起来用行话讲,叫做“明眼梅花”。天下古董经手五脉,这个真假就算定了。

  玄门药家:掌瓷器,市井之器,绝世孤品无一不晓!

  红门刘家:掌书画,书法,造纸无一不精!

  青门沈家:掌木器,文物品相,原材科属,年份历史,一眼便知!

  黄门黄家:掌青铜明器,识真假,知朝代,推用途,解用料,懂墓穴,通机关!

  白门许家:掌金石玉器,辨金石玉器真伪,护国宝文物安全!

《古董局中局2》的「鉴宝指南」丨鲜剧

  《古董局中局2》一开篇,有一场挖墓的戏,外行绝对品不出其中的味道。

  台词是这么说的:“哥儿几个真是吉人天相,今儿上的菜可是头锅的红烧肉,有吃头。这儿风消水散的,可不像吃现席的地儿。”这是典型的行话,“头锅”就是一个没被挖掘的墓地,而“红烧肉”则指明代的墓。

《古董局中局2》的「鉴宝指南」丨鲜剧

  回过头来再看“明眼梅花”里的“明”,这个“明”有两层意思。取字面含义,指辨别、鉴明;取谐音,即冥器,暗指古墓中的陪葬品。

  一般情况下,明器有三种来源。第一种是村里老乡自己在地里翻出来的,像陕西秦始皇陵,当年就是一位叫做杨志发的农民挖井寻水时意外发现的;第二种是古玩家自己收藏的;最后一种是倒斗的自己下墓淘来的。“五脉”之中,黄门黄家就很精通明器鉴别。

  剧中还提到了一个行规,“儿下洞父守口”。下墓倒斗必须有人守在洞口。下墓与守口的两个人必须是亲戚,还得有血缘关系,否则明器取出来后,守口的一铁锹,下墓的可能就被活埋了。

《古董局中局2》的「鉴宝指南」丨鲜剧

  “明眼梅花”里的“眼”在行业内也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掌眼,其二是打眼。“掌眼”可以通俗理解为行家替别人分辩东西的真伪;“打眼”指的是没看准买了假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通常后边都会跟着“砸浆”这个词儿,“砸浆”指的是压价。各行有各行的规矩,买了假货不能毁生意,只能“砸浆”了。

  “梅花”很好理解,五脉组成一个“梅花图形”,相当于江湖帮派的图标。像 《古董局中局》第一部中,“白门许家”掌门人许一城慷慨赴死,背景就有一株梅花。当然,五脉里也不全是好人,像药不然就是凭借着五脉“药家”身份的掩护,帮助老朝奉售卖假物的奸细。

  “明成祖”

  明白了这些鉴宝行的基础术语之后,咱再接着学点高级的。

  第一集中段,夏雨扮演的男主许愿出场了,帮助公安机关鉴定一件瓷器,这件赝品的破绽就出在了瓶底的落款题字上。

《古董局中局2》的「鉴宝指南」丨鲜剧

  “大明红熙元年成祖遗制”,乍一看,没问题。实际上,深埋着一段比较冷的历史知识。原来,在嘉靖皇帝朱厚熜之前,明朝没有成祖这个庙号,“明成祖”是在其100年后的嘉靖年间改称过来的。据历史记载,嘉靖皇帝继位后,与大臣们发生的第一次冲突就是著名的“大礼议”之争,君臣之间吵了长达十七年之久。为了让自己的父亲能够合理地在太庙中出现,嘉靖皇帝改了朱棣的庙号,让其成为成祖。

《古董局中局2》的「鉴宝指南」丨鲜剧

  许愿能辨别出真伪,正源于他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在当时,工匠是根本不可能知道100年之后,朱棣改成了第二个庙号这件事儿的,因此,只能是现代人造的赝品。此前,元朝也出现过类似情况,一些赝品上盖着“元内务府”的落款,其实在整个元朝并没有内务府这样的机构。

  顺便再圈一下重点:嘉靖年间以前的物件,但凡上面有“明成祖”三个字的,假货无疑!

  随着剧情的推进,一只有五脉鉴定证书的明代青花瓷瓶上线了。这次,许愿又普及了一个关于“气泡”的知识。

  按照许愿的解释,气泡就是指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釉面下,高温窑烧后产生的气泡来鉴定瓷器烧窑的工艺。瓷器上的气泡成型时间越久颜色就会越深,因此也叫死气泡。

  然而,剧中这只明代青花瓷瓶的气泡是彩色气泡,并泛着光膜。明宣德距今几百年,气泡应该是咖啡色的死气泡。用许愿的话说,“您见过死了的东西还这么鲜亮吗?”事后也证实,这只花瓶是药不然设下的局。

《古董局中局2》的「鉴宝指南」丨鲜剧

  为什么明代瓷器是古董行的“造假重灾区”呢?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永乐、宣德是明代御器厂的辉煌时期,而明瓷的巅峰在成华,这三代不仅青花瓷器被后人誉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鲜红、霁蓝、甜白等颜色釉瓷器也备受后世称道。典型的永乐青花瓷器使用进口料描绘,呈色浓艳,常有氧化铁结晶、洇散现象,有如中国传统水墨画。

  有人或许问了,这瓷瓶不是有“五脉鉴定证书”吗?其实,这种“高端造假”在古董行里时有发生,中国最大的文物造假案就与其同出一辙。

  案件当事人谢根荣,仅有初中文化,却通过伪造价值24亿的文物“金缕玉衣”,骗贷达6亿,最终入选“中国400富豪榜”。当年,他花了2万元,伪造了一件文物的赝品,随后又耗费巨资请专家“鉴宝”,专家也是不客气,直接估价24亿,还顺带给了一个证书,此人靠着这件东西招摇撞骗,最后被识破。他被抓之后,鉴宝界的证书再也不值钱了。

《古董局中局2》的「鉴宝指南」丨鲜剧

  “清明上河图”

  马伯庸的小说一向喜欢“掉书袋”,《古董局中局2》很好地复刻了原著,真是处处都是“知识点”。第三集中,许愿又提到一个词儿,叫“宣三炉”。

  这宣三炉啊,指的是明宣德三年从暹罗进口铜料,宣德皇帝亲自监工,前后精炼十二遍后共产出3000件铜器,因此收藏者称其为宣三炉。

《古董局中局2》的「鉴宝指南」丨鲜剧

  这次,许愿怎么能一眼看出来“宣三炉”是假的呢?因为宣德炉过于精美,名气也过于强大,直接造成历朝历代都有太多的官仿和民间高手的私仿,精美者众,搞得全世界到现在都没有一件公认的宣德三年的真品宣德炉。

  正因为不了解古董知识,才屡屡出现上当受骗的外行人。许愿当众戳穿造假者,甚至报警去了派出所,按照古董行的规矩也是犯忌的,这叫“刨杵”,指同行拆台。

  铺垫了这么多常识类知识,也该到放大招的时候了——辨别真假《清明上河图》。

《古董局中局2》的「鉴宝指南」丨鲜剧

  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名字,考古界争议已久。在20世纪80年代,分为“春景说”与“秋景说”两派,文学史家郑振铎、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等人主张“清明时节说”,而宋史学家孔宪易则认为画中所绘当为“秋景”,皆因图中画有一面悬挂写有“新酒”的酒旗,这正与《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中秋前后,诸店皆卖新酒”的习俗一致。总之,他们各执己见,莫衷一是,至今仍未达成共识。

  对于《清明上河图》的名字,许愿的理解是“清明时节春景的记录”,属于“春景说”派。他在辨别真赝时所用的论断,也是出自清代徐叔丕在《识小录》中的记载。

《古董局中局2》的「鉴宝指南」丨鲜剧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画中有四个人在掷骰子,其中两个是六点,还有一个在旋转,这个掷骰子的人张着嘴叫“六”,希望再出一个六点。当时,北宋时期的开封说“六”字用嘬口音,画中人却张嘴叫“六”,是闽音,所以怀疑此画是伪作。另外,清明上河图上没有作者张择端的印章或题字、宋徽宗加盖的双龙小印丢失,也是辨别画作造假的其他疑点。

  事实上,以上争论同样在现实中存在,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也曾有过真假争议,但最终以“卷后所附金、元、明人14段题跋”、“画作技法高超、描摹现实”、“画作从末代皇帝溥仪处得来”三点证实,故宫馆藏为真品。

  剧中,因为《清明上河图》,还牵扯出一段《金瓶梅》的故事。

  《金瓶梅》成书以来,400多年,被列入可能作者的人多达53人,流传最广的当属王世贞。历史传闻,王世贞的父亲王忬手中握有《清明上河图》的真迹,严嵩垂涎三尺,将往强取,王忬不予,故作仿本以呈,不想被大文豪唐荆川识破,于是严嵩怒而杀王忬。

  王世贞为了替父报仇夺回《清明上河图》的真迹,化名兰陵笑笑生创作了《金瓶梅》一书供严世藩翻看。因为严世藩有舔手指翻页的习惯,王世贞在书中的每一页上都涂抹了毒药,久而久之严世藩体内积累的毒药越来越多终于因中毒而亡,王世贞也趁机偷回了属于自己父亲的《清明上河图》真迹。后来严嵩被政敌扳倒,严世藩早先得到的《清明上河图》赝品在严嵩被抄家的时候带到了宫中,后来一直在宫中保存,这也是故宫所藏《清明上河图》被质疑的缘由之一。

《古董局中局2》的「鉴宝指南」丨鲜剧

  依据历史的考证,现在没有人认为王世贞是《金瓶梅》的作者。但是王世贞怨恨严嵩杀害自己的父亲,确是事实,在王世贞的著作中有着不少言辞批判严嵩。谁能想到一本小说和一幅画之间还有这样的爱恨情仇。

      结           语    

  据说,《古董局中局2》接下来的剧情中,还将解锁五具青花瓷器的故事。

  这瓷器中蕴含的秘密关于国内最珍贵的瓷种——柴窑。在宋朝前,柴窑专门为皇室烧制瓷器,因其松柴富含丰富的油脂特性,烧制出来的作品,往往釉面光洁莹润,如琼脂白玉一般。等到宋朝赵匡胤黄袍加身后,为了缩减开支,将柴窑给封禁。正因为稀少,柴窑世不一见,价值连城。能得到残件碎片,都属珍宝。

  好了,不多说了。老郭啊,咱俩赶紧再买个本吧,知识点记不下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古董局中局2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