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城隍“出巡”与古街今地

城隍“出巡”与古街今地
2020年09月06日 14:53 新浪网 作者 潍坊晚报

  古人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清代,在潍县官民的城隍祭祈之道中,“出巡”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每年农历五月初一,潍县知县到城隍庙拜谒并行“敦请”等仪式后,城隍木雕像由专人抬上八抬大轿,伴随着浩浩荡荡的仪仗队,沿既定路线“巡视”,享受官民的瞻仰和祭拜。为供“出巡”队伍歇脚,途中设立多处中和,作为接待、拜祭城隍爷的场所。潍县的中和,实为城隍“出巡”途中享受祭祈的专用设施和器具的总称。潍坊城一带的三条老街因此得名中和街,中和作为地名,直到现在仍有多个地方使用。

  城隍“出巡”有特定日期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的祭品摊。

  城隍“出巡”

  厉坛三个祭奠日 各地城隍“出面主持”

  明清时期,我国各地都认同城隍是各地阴间的知府、知州、知县等地方父母官,而且是执掌各地地狱惩恶扬善、正直无私的神明。在城隍祭祈活动中,用“出巡”的形式将城隍惩恶扬善的神明形象进一步人格化,是各地不约而同的做法。

  清代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各地官方都要在厉坛祭奠那些孤魂厉鬼。厉坛的祭奠活动都必须请出城隍作为主神享受祭祀并在名义上“主持”祭奠。明初,朝廷的礼部甚至专门颁布统一格式的厉坛祭文,宣示城隍的“职能”和作用,要求各地在祭奠活动中使用。潍县厉坛的祭奠活动怎样请出城隍,则未见相关记载。

  国内有的地方,为了让官民看得见、感知到城隍的“职能”和作用,厉坛每年的这三个祭奠日都与城隍“出巡”祭祈活动一起进行,即请城隍神像离开城隍庙到厉坛享受祭祀时,乘神舆沿地方主要街巷巡游,主要目的是警告地方孤魂厉鬼不可为非作歹,同时警示官民不可作奸犯科、违背伦理,称为“三巡会”。

  有的地方城隍“出巡”祭祈活动与厉坛的祭奠活动结合进行,但每年仅“出巡”一次。灵州(今宁夏灵武)城隍的“出巡”日为每年的清明节,当地称城隍“出府”。早先,人们抬着城隍的画像“出府”。清末,有人捐资定制一尊用紫檀木雕刻的城隍像,安放在庙内大殿东边的寝宫。这尊檀木城隍像金面长须,相貌温雅,眼睛有机关操纵,可以灵活眨动,四肢用铁芯装卸,既能骑马也能坐轿,宛如活的知州,“出府”就显得生动形象了。目前在灵武,城隍“出府”活动早已恢复,并于2008年列入银川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上海浦东三林老街改造完成后,也恢复了城隍“出巡”活动。三林老街城隍“出巡”,当地称城隍“出会”,历史上曾是这一带最大的迎神赛会,“出会”日为每年的十月初一。

  城隍“出巡”隆重庄严 身披盛装八人抬轿

  传统时代,一般人过生日,无论是否摆宴席,总要吃吃喝喝一番,改善一下生活。潍县本地传说农历五月初一是城隍的诞辰。在有记载的上世纪初潍县城隍每年的“出巡”日,就是官民共同给他过生日的日子,以彰显城隍过生日都惦记着体察民情、惩恶扬善、安抚无主孤魂,保佑阖城官民平安康泰的无私形象。可见,潍县城隍“出巡”,与厉坛的祭奠活动并无关联。

  潍县城隍诞辰的由来以及城隍的生日即“出巡”日起自何时都未见记载。有记载的潍县城隍“出巡”,都是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一给城隍的木雕神像披上盛装后,请上八人抬的肩舆(俗称八抬大轿),出庙门,开始全城巡游。潍县城隍的这尊木雕像,膝盖装有铜活络关节,能坐能立,便于乘轿“出巡”,与灵州木雕城隍像大同小异。

  据说,潍县城隍“出巡”这天,舆前有执香炉童子及牛头马面、小鬼、夜叉、判官之类扮像。壮、皂、快班各类执事按照与知县相同的仪仗一应倶全。铁匠行的站堂刀队,木器行的八宝枪队,制镜行的彩色镜以及旗罗伞扇,仪仗鲜明,争妍斗巧。

  另有装扮犯人的民众身穿红色罪衣罪裙,在“出巡”队列中戴枷游街,以图在城隍爷跟前显示“孝子”身份,能够替父母“赎罪”。其中最触目惊心的一种“赎罪”方式是“挂盘香”。即“罪人”用银质挂钩挂在胳膊的皮肉上,然后在挂钩上拴上盘香,燃香“赎罪”。盘香挂的数量不限,根据自己“应赎的罪孽”,从两盘到十盘不等。盘香形状与现代的蚊香相似,只是比蚊香大得多,一支香能燃烧几个小时。由于盘香挂的时间太长,胳膊担不了,就用两个木撑子作为辅助。木撑子一头形似月牙,顶在腋窝处,一头用手握住,整个上肢即托在木撑上。挂盘香者一般是因为父母有病,自己甘愿承担刑罚,以保父母长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