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庆沃尔沃工厂的“车立方”展厅里,一群小学生正用天马行空的设计,重新定义“安全”的边界。
当“科考探险越野车”的空调滤芯被植入蒲公英纤维以捕捉PM2.5,当“环保魔法车”将金属垃圾转化为彩虹玻璃时,沃尔沃汽车亚太区企业传播副总裁赵琴认为,这些孩子的想象力,正在为安全赋予新的维度。

这一幕,是沃尔沃“小红马安全教育公益行动”的片段。在汽车行业竞逐高阶智驾的当下,沃尔沃却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从儿童的安全认知启蒙,到全行业安全技术的共享,再到社会安全文化的培育。
安全是“1”
安全是什么?
赵琴认为它是人生无数种可能性前面的那个1,没有那个1,后面再多的0也失去了意义。在沃尔沃的词典里,“安全”从来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每一个关键时刻的选择。
1959年,沃尔沃工程师尼尔斯·博林发明三点式安全带,并宣布开放专利,这一举措拯救了全球超过百万人的生命。
60年后,沃尔沃再次以E.V.A.(Equal Vehicles for All)倡议,宣布免费开放其积累数十年的交通事故数据、碰撞测试数据等,推动行业安全标准向前。这些数据包括:
安全研究数据库:沃尔沃自1970年代起积累的超4万起真实交通事故数据,涵盖碰撞速度、乘员受伤机制等信息;生物力学研究成果。
碰撞测试数据:侧碰、翻滚、追尾等多种场景下的测试结果;电动车电池碰撞安全数据等。
专利技术共享:沃尔沃已宣布放弃三点式安全带专利的排他性,并进一步共享与安全带相关的改进技术。
赵琴告诉北青汽车,中国是这些数据下载量最高的国家。主要原因是中国迫切需要与国际标准接轨,国内市场需快速提升安全技术以应对法规要求,同时也有很多来自高校的需求。
从孕妇假人到3公斤重的婴儿假人,沃尔沃的安全研究覆盖全生命周期,尤其关注女性和儿童。
数据显示,中国0-14岁儿童死亡原因中,交通事故占比高达40%。这种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才是沃尔沃能做到“安全平权”真正的底气。
从“小红马”开始
小红马在瑞典的文化里代表的是一种责任和力量。
赵琴表示,瑞典有很多伐木工人,他们在伐木期间会远离家庭,空闲的时候会雕刻小红马,以寄托他们对家人的思念,我们希望当孩子想到小红马的时候就想到了安全。
而沃尔沃的“小红马”项目,正以PBL(项目制学习)模式颠覆了课堂。孩子们走进工厂,拆解安全气囊的原理,设计“未来安全车”,甚至用气味实验套装探索车内健康材料。

小红马安全教育公益行动,由沃尔沃汽车2021年4月在成都发起,集“安全教育、科普体验、工业参观”于一体。 这一项目始于2021年,已覆盖全国21座城市、204所学校,惠及超3万名学生。
其背后的逻辑,是沃尔沃对安全外延的拓展:从物理安全到智能安全,从车内健康到环境友好。
赵琴强调:“我们认为车企有责任推动全社会尤其是儿童的安全认知。”
她还指出,小红马是一个公开的公益平台。从员工到车主,从政府到学校,多方力量的汇聚让公益从“单向输出”变为“生态共建”。
在大庆,沃尔沃与市政府启动“三年研学计划”,依托智能工厂打造工业旅游地标,将安全教育融入城市发展基因。截至2025年,该项目已覆盖全国21城3万余名学生。
赵琴透露:“我们的愿景是到2030年,深入千所学校和社区,助力上百万中小学生安全成长,最终实现影响千万人的目标。”
“智能+安全”标签亮起
在电气化时代下,沃尔沃的“安全”同样让人放心。
EX30纯电SUV采用可回收内饰材料;全新XC90虽非纯电车型,却以“安全带式前格栅”和生物基座椅,将安全与可持续深度融合。
沃尔沃的安全领导力不仅在于技术领先,更在于推动行业共识。
赵琴表示:“沃尔沃‘智能+安全’的品牌标签在电气化时代更鲜明,安全是一切的基石,是沃尔沃始终如一的品牌基因。我们要致力于把智能安全带给每一个人,让大家真正体验到电气化时代的科技力。”
从三点式安全带专利开放,到小红马课程包的免费共享,沃尔沃始终在践行“安全无界”的理念。这种责任感不仅让沃尔沃对品质追求更为极致,同时影响着社会对“安全”的重视。
赵琴分享了两个故事:沃尔沃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员工梁泓艺在质检中发现一颗螺丝的材质不符合可持续标准,坚持要求更换;车主胡凯逖一年内自发组织9场社区小红马安全课堂,将沃尔沃的安全理念转化为社会行动力。
在赵琴看来,当安全成为信仰,它就会超越商业逻辑。
倘若儿童在设计未来汽车时自然考虑环保,全社会将安全视为本能,一切事物都能做到安全极致,这或许才是沃尔沃希望向整个社会传达的力量。
正如三点式安全带已成为行业标配,“小红马”种下的种子,必将在未来长成一片森林。而沃尔沃的故事:始于一辆车,却终于一个时代的安全共识。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