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胰岛素类似物家族再添两名新成员,它们好在哪里

胰岛素类似物家族再添两名新成员,它们好在哪里
2019年10月15日 18:19 新浪网 作者 寻医问药

  自从有了胰岛素作坚强后盾,糖友感觉降糖有了底气,血糖再高也不那么害怕了。胰岛素本来就是*能够自然生成的物质,因此,外源性胰岛素的作用越接近原生态,则越能把血糖稳住,越少出现相关不良反应。

  话说,天下武功强不强,一是看开头,唯快不破,一是看结尾,看谁坚持到最后。

  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强与弱也是如此,比的是速度,比的是持久性。

  原生态的胰岛素

  正常情况下身体内的胰岛素由散落在胰腺里的胰岛细胞生产和分泌,包括非进餐状态下的分泌和进餐刺激后的分泌两种状态, 也可以称之为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的分泌。

  正常*的基础胰岛素会全天不间断地持续分泌(持久性),每小时分泌约1单位,每天总量约24单位;

  餐时胰岛素主要是在进食刺激后分泌(快速性),一般主要是指早、中、晚三餐时的分泌, 每天总量也约24单位。

  在维持血糖稳定的过程中,基础胰岛素主要把控空腹、餐前和睡前血糖的稳定;餐时胰岛素主要把控餐后血糖的稳定。

  人造胰岛素的两次华丽变身

  胰岛素从发现到一步步走到今天,进行了两次华丽的变身。

  第一次是从动物胰岛素(人们最早使用的瓶装的猪或牛的胰岛素,又称为普通胰岛素)变身为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如现在使用的诺和灵R、优泌林R、甘舒霖R等。

  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和人的胰岛素“长相”完全相同,降糖效力比动物胰岛素有一定程度提升,过敏等不良反应大大减少。

  不过,这次转身还是不够完美,不够快、不够持久。对于餐后高血糖壁垒, 唯快不破, 因此,针对餐后血糖的胰岛素,要求其降糖作用越快越好,这样才更贴近原生态。

  对于基础胰岛素,也就是维持空腹、餐前和睡前血糖的胰岛素,作用时间越长越好, 最好能够全天持续发挥效力,这样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效果。这些都是人胰岛素所不能达到的。

  这就要求胰岛素进行第二次大变身:使餐时胰岛素的作用变得更快,其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要短; 基础胰岛素变得更持久且更稳定。

  于是, 通过科技的力量,对人胰岛素做了一个小“整容” , “ 长相” 与人胰岛素相似, 但作用效力比人胰岛素更优,这就是胰岛素类似物。

  胰岛素类似物分为速效、长效和预混3 类: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在控制餐后血糖和减少低血糖等方面优于人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模拟基础胰岛素分泌,在控制空腹、餐前、睡前血糖和减少低血糖等方面优于人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则将长效和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预先混合, 兼有两种胰岛素类似物的特点。

  谷赖胰岛素,新的餐时胰岛素类似物

  餐时胰岛素类似物之前主要有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如今又多了新成员——谷赖胰岛素。谷赖胰岛素和其他胰岛素类似物一样, 也是在人胰岛素上做了小“整容”, 但其降糖“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他的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注射在皮下以后喜欢两“人”一组、六“人”一团,组团的胰岛素是不能发挥降糖作用的,在发挥降糖作用之前需要先分开,独立的单个“人”才能发挥降糖作用。

  谷赖胰岛素恰恰不喜欢抱团,就喜欢独来独往,这样的“性格”决定了其降糖作用比“同门”伙伴都要快(比人胰岛素快20~30分钟,比门冬和赖脯胰岛素快近10分钟),这样就可以在餐后高血糖“风暴”快速到来时,及时地将其压制住,更接近原生态餐时胰岛素的特点。

  由于谷赖胰岛素起效快,所以注射时间更加灵活,可以在餐前0~15分钟或进餐20分钟内皮下注射。

  此外,谷赖胰岛素无锌、不含苯酚,过敏发生率低,其无锌结构更易穿透皮下脂肪组织,皮肤的厚薄不影响吸收,更适用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肥胖糖友。

  德谷胰岛素,新的基础胰岛素类似物

  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家族之前有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两种,如今又有了德谷胰岛素。

  德谷胰岛素发挥作用要慢, 要持久,就要和之前谷赖胰岛素的改变相反,要求抱团抱得更紧,这样分开变成“单人”的过程就越长,作用就能越持久。

  德谷胰岛素小“整容”后的特殊结构,再添加一些苯酚、锌,使德谷胰岛素形成“六人团”,这些“六人团”还会相互作用,“抱团”, 又形成稳定的多六聚体,这就使解离为“单人”的节奏变得更加缓慢。

  此外,变成单个的德谷胰岛素还可以与血液中的白蛋白结合,这就更加延长了其作用的脚步,降糖作用时间超过42小时, 更接近原生态的基础胰岛素,通过一天一次皮下注射,可以更好地控制非进餐时间的血糖,达到“长治久安”的效果,使得全天的血糖稳定。

  同时德谷胰岛素较其他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发生低血糖的概率更低。因此,特别是有夜间低血糖的老年糖友,使用此类胰岛素类似物,会更加安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药物不断涌现,这对糖友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当然,话说回来, 新药虽然有其优势,但也未必适合所有糖友使用,还需要结合个体具体情况,并听取医生的建议选择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胰岛素血糖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