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特斯拉“吹哨人”还原出走始末:提出问题后,马斯克却想驱逐团队

特斯拉“吹哨人”还原出走始末:提出问题后,马斯克却想驱逐团队
2025年04月21日 14:15 新浪网 作者 IT之家

  IT之家 4 月 21 日消息,据外媒 Electrek 20 日报道,前特斯拉工程师 Christina Balan 近日在采访中披露,2014 年她因向埃隆・马斯克反映 Model S 存在刹车安全隐患而被解雇。她声称,当时整个团队因支持她而遭到特斯拉以“驱逐出境”相威胁。如今,她成功推翻特斯拉对她发起的仲裁程序,希望在公开法庭上正面交锋,此案或将影响美国企业仲裁制度的走向。

  Balan 出生于罗马尼亚,曾是 Model S 项目的核心工程师之一,她的姓名缩写甚至被印在电池包上(IT之家注:如下图),以表彰其贡献。

  她之所以与公司高层发生冲突,源于她在 2014 年向埃隆・马斯克直接反映 Model S 脚垫可能带来类似丰田刹车事故的安全隐患。她认为,特斯拉在选用零部件供应商时,更看重私人关系而非产品质量。

  Balan 之所以绕过层级直接找马斯克,是因为这种模式受到马斯克本人的推崇。2013 年,他曾向全体员工发送电邮表示:任何人为了解决问题,都可以直接联系任何人 —— 包括跨部门副总裁乃至他本人,无需任何层级许可。他甚至称,这是员工的“职责”。

  然而几天后,当 Balan 应邀赴一场与马斯克的会面时,迎接她的却是律师和几名身穿制服的男子。她称,特斯拉在那场会议中逼迫她辞职,并威胁称,若她不签字,团队中多位正在等待绿卡的成员将面临被驱逐出境。

  Balan 最终签下辞职信,并在上面写道,自己是因敢于向高层发声、以及目睹其他敢言者受到威胁,才被迫作出这一决定。

  2017 年,特斯拉一度对此回应称,Balan 曾盗用公司资源从事“秘密”个人项目。但内部邮件显示,这项工作其实是管理层指派给她的。事件过后,Balan 表示她陷入求职困境,因企业担心得罪马斯克而不敢聘用她。

  她随后提起诽谤诉讼,但案件被特斯拉强行推进仲裁,最终被法院驳回。在美国,强制仲裁广泛存在,且通常更有利于企业。随着“最高法院”对其背书,这一制度愈发盛行。

  Balan 还形容马斯克为“几乎从不现身”的首席执行官,每月最多到公司两次,并会对那些试图解决问题的员工进行威胁或打击报复。她希望能通过司法程序“揭露这个人的报复心理有多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19条评论|36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这种说法就是想蹭热度!要是真有这样的事传出来
4月22日08:31举报4回复
马斯克真不是什么善茬
4月22日08:30举报3回复
马斯克还是太年轻了!走上这条路就回不去了,要是中途退出,晚年肯定不好过
4月22日08:30举报3回复
最新评论
萌新的泪水浙江湖州
马斯克的政治观点和特斯拉的消费群体有些冲突,这样的品牌伤害真的就没法逆转了吗?未来该如何在企业责任和个人政治参与之间找到平衡呢?
4月22日09:08举报回复
最近有特斯拉车主提到,身边的朋友因为马斯克的一些争议言论在考虑换车。对于新能源车来说,品牌形象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马斯克真把白宫的工作当成主业,可能会让不少潜在买家转向国产的新兴品牌
4月22日09:06举报回复
魔法迷你裙广东佛山
分析师认为马斯克回到特斯拉确实有其合理性,面对品牌危机和股价大跌,CEO需要专心应对。企业的主要业务和政治角色难以兼顾,若能及时抽身,或许能稳住市场信心,否则长期的品牌损失可能更难以挽回
4月22日08:45举报回复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