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画风突变,日本新型护卫舰走向非主流,动力系统为航母打前站

画风突变,日本新型护卫舰走向非主流,动力系统为航母打前站
2021年09月22日 08:46 新浪网 作者 战机研究所

  说到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战舰,虽然型号众多,性能先进,但似乎一直不太注重隐身,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桁格桅杆,完全受美军战舰的影响。不过在最新的30FFM“最上”级护卫舰上,却画风突变,走起了高度隐身的路子,就连类似055的一体化综合射频桅杆都用上了。

  试航中的日本新型护卫舰

  虽然“最上”级整体隐身外形设计得并不美观,一型护卫舰看起来像迷你版的船坞登陆舰,但这种改变,极其成功。日本用8个月下水3艘、试航2艘的速度,以及4.67亿美元的“低廉”单价,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马上,第4艘护卫舰也要下水了。

  这线型看起来的确像一艘迷你版的船坞登陆舰

  三号舰已下水

  而这4.67亿美元的配置,对于日本来说,可谓是高端。除了前面说的一体化综合射频桅杆,还有基于朝日级驱逐舰OPY-1改进的OPY-2相控阵雷达,它由四面较大的C波段主雷达阵列和四面较小的X波段雷达阵列组成,以及数据链天线、电子战天线、通讯天线和光电搜索设备,其先进程度和集成度,甚至超过了美军正在研制中的“星座”级护卫舰。

  最上级护卫舰采用了一体化综合射频桅杆

  近看一体化综合射频桅杆

  而在动力系统上,日本“最上”级护卫舰率先实现了混合电推动力模式,虽然不是全电推进,但也足够先进了。主机则为1台罗罗公司MT30燃气轮机和2台德国曼恩12V2833D柴油机,总出力近7万马力,最高航速30节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这台MT30燃气轮机不是像韩国一样,直接从英国进口,而是由罗罗公司授权川崎重工生产。

  日本的MT30燃气轮机是英国授权生产的

  MT30是当今世界动力最强的燃气轮机,装备在英国2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和美军“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而在亚洲,却大量配备在“最上”级、“大邱”级等新一代护卫舰上,其目的是为建造航母打前站。现在护卫舰上安装单台MT30,经过充分检验,然后再配置到航母上,这也说明日本韩国的航母建造计划不是说说而已,早就在做技术上的准备了。

  护卫舰用MT30,这么高配其实是为航母在做测试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首舰“最上”号的建造过程中,出现了事故,MT30燃气轮机在安装时吸入了零件碎片,不得不又将主机吊出来进行检修,然后再安装到位,这一来一往,耽误了工期,使得三井玉野的二号舰进度反而赶在了前面,率先下水试航,而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的一号舰,下水时间晚了4个多月。

  最上级护卫舰

  至于“最上”级的武器系统,包括1座MK-45MOD4 62倍径舰炮、2组8单元MK-41垂直发射装置,正常状态下其中8个垂发填装32枚射程55千米的增程型“海麻雀”放空到底,另外8个垂发填装8枚07式火箭助飞鱼雷,反舰武器则为2座四联装17式反舰导弹,这些配置虽然中规中矩,但对于一艘满载排水量超过5000吨的护卫舰来说,还是非常饱和的。

  武器系统中规中矩,但足够用了

  比较奇特的是“最上”级的舰艉,有一大一小2个舱门,其中小的里面安装的是OQQ-25主/被动拖曳阵列声纳系统,含可变深度声纳(VDS)与战术拖曳声纳(TASS)两种设备,设计比较独特,同时这也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第一部主被动拖曳阵声呐系统。而大的舱门里面安装的究竟是什么,尚未解密。

  从尾部看最上级

  船艉有一大一小两个舱门

  有意思的是,“最上”级护卫舰没有装备普通的舰壳声呐,而是配备了OQQ-11舰首反水雷声呐,在它的任务模块中,也加入了“反水雷系统”。也就是说,其实“最上”级并非传统的护卫舰,而是一型集合了护卫舰、濒海战斗舰、反水雷战舰各种任务为一体的新概念战舰,所以在标题上,咱们用了“非主流”三个字。当然,这种“非主流”是非常契合日本海上作战的任务需求的。

  反水雷战一直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重点任务

  两侧还有很多舱门

  不能不说,作为一个老牌海上强国,日本“最上”级护卫舰确实是“造出了水平,造出了风格”,从一定程度上说,它甚至可以算是当今世界性能最先进的护卫舰了,怪不得印尼海军第一眼就看上它,吵吵着要引进。不过,再先进的战舰,也需要国家有独立的“人格”,像日本这样,就算是造出了歼星舰,也只会是美国海军的附庸,太平洋舰队反潜支队而已。

  最上级确实不错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日本航母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