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炸裂!OpenAI Sora横空出世!释放了哪些重磅教育信号?

炸裂!OpenAI Sora横空出世!释放了哪些重磅教育信号?
2024年02月22日 11:03 新浪网 作者 北大云龙

  大年初七,OpenAI最新产品Sora刷屏了。

  在Sora生成的视频里,潮湿的街道地面反射出霓虹灯的光影,身着黑色皮衣、红色裙子的女士行走在霓虹街头……看吧,你只需输出几行字,Sora就会自动产生视频,效果逼真自然,仿佛从好莱坞大片摘出来的。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文字转视频模型可以依据用户输入的指令,生成一段时长可达1分钟的视频。

  

  在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看来,无论是ChatGPT还是Sora,人类正在进入超级学习阶段,教育的逻辑将被重新定义。

  当教育的明天迎来新的场景,家长务必要以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待科技进步。当未来的竞争环境变得更加残酷时,家长既要关注前沿科技的发展趋势,了解它们如何与其他领域结合,也要关注新技术可能为社会发展带来的竞争变化,并结合教育政策的调整和动向,思考孩子如何在未来社会立足。

  展望未来10年,AI对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孩子们可能遇到的时代风口可能是什么?哪些行业拥有无限潜力?哪些教育动向值得关注?哪些是AI不可替代的底层能力?

  

  sora生成的龙年春节

  AI时代,孩子将迎来哪些就业机会?

  可以预见,Sora首先对于电影行业的冲击将会是巨大的。现在一个电影动不动就制作成本上亿,AI将会极大降低电影成本。张艺谋曾经表示,未来可能不再有电影行业,他可能是玩电影的最后一辈人。

  当AI照进未来,孩子们就业时将会面临什么?

  一方面,Sora等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会导致大量失业,因为这些技术可以代替人类完成很多工作。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会带来很多新的就业机会。

  比如与AI产业相关的零部件厂商都将迎来产品迭代升级的机会,再比如AI发展也会给医疗、教育、金融、交通等多个领域带来新机遇。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系统的维护和升级,AI也可以帮助人类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如自然语言理解、智能客服等,AI甚至可能具备独立的研发能力。

  在AI时代,即使非常小的团队,甚至个人,也能用AI处理足够复杂的业务,实现自主创新。

  换句话说,在AI加持之下,一个人可抵千军万马。所以说,未来公司间拼的是人才、是创意、是执行力。谁能善于发现并把握AI技术与其他领域技术的结合,谁就能发掘潜在的商业机会,开创全新的商业模式。

  当一项新技术被引入社会时,总会引发一长串的连锁效应。毋庸置疑,AI快速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冲击和改变是巨大的。孩子们要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如何成长为与AI时代高度匹配的人才?

  如何拿到未来黄金赛道的入场券?

  可以预见,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还会加大投入,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方面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

  对于选拔有天赋的学生,教育部明确表示将开辟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识别、选拔通道,让有天分、有潜力、有志趣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

  面对这个大形势,教委正在下一盘大棋,纵向贯通和拔尖人才培养,横向集团化和特色化办学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培养方式和升学渠道,再结合新中考改革方案的出台和中高考命题方向的调整,2024北京中小学课程改革年,注定会给首都教育带来更多期待和发展空间。

  而家长和学生只要跟着最新的教育风向标走,其实就是选择了最短路径的最优解。建议家长一方面掌握信息差,助力学生拿到未来社会黄金赛道的入场券,另一方面关注人才培养方式和命题趋势变化,让孩子的长板与社会发展同向而行。

  具体来说,目前最尖端的科学领域,像芯片、新材料、基因编辑、人工智能、航空发动机、量子科学等学科,是和国家未来发展紧密相连的。

  此外,部分单一的传统专业(包括部分纯文科和纯工科)在走下坡路。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就曾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不会去学计算机。“现在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程序员,技术鸿沟已经完全弥合,而未来生物学不只是科学领域,也将在常见的工程领域发挥作用。”

  据了解,新工科以及交叉跨界学科(特别是与工科融合的学科)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新工科包括机器学习、数字孪生、网络安全、大数据、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医工交叉等等。

  顺应人才需求,教育部在一月底的会上明确指出要优化招生结构,引导高校加大理工科招生比例。可以预见,未来选理工科的学生,上大学、上985的名额可能会增多。

  所以,无论是从行业前景还是从各类人才培养计划来看,数学+科学强的孩子将是未来最需要的人才,衍生到学科上,对应的就是数理化生信息五大学科。也就是说,即便孩子的学科实力最终没有达到竞赛级别,从小加强逻辑思维和科学素养,对高中理科学习和大学报考专业也会大有帮助。

  再来谈谈孩子的学习方式和备考策略。

  北京市八一学校常务副校长王华蓓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AI给教育带来巨变,这在高考命题方向上已有体现。在“新课标”和“双减”等政策的大背景下,教育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变革正在加速。

  对于学生来说,当务之急是转变学习和思考的方式。

  面对试题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建议学生无论学习文科还是理科知识,都要强化思考和思辨的过程。其实,数学公式或者社会规则亦或是行文结构,只要去推导、质疑、研究,就会发现它们背后的逻辑结构。看清了知识的本质,也就形成了思考的能力。

  面对无处不在的跨学科考查,建议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即重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各学科间内容的连接,遇到新知识多进行关联思考,形成知识网络,在经历和思考中不断延展自己的知识体系,增强对复杂现实问题的理解力和解决力。

  最后提醒一下,理科和工科方向的孩子,要注重纵向钻研。文科生最好能够横向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此外,建议家长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摆在第一位,促进德育体美劳全面发展

  哪些是AI时代不可替代的底层能力?

  对于AI,我们既要保持警醒,也要理性对待。

  当机会与挑战并存,这也意味着学生时代的选择和规划显得更加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Sora更像是一个主动的思考者。

  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我们不妨主动做些思考,AI时代有没有可能提前规划未来?

  除了前文提到的一些阳光行业,具备以下几种能力的孩子将来或许能够脱颖而出:

  1.有创意、想象力和审美力人。拥有这些能力,可以开拓更新的产品和领地。当然,最好再有些全球视野,了解这个世界上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趋势以及社会发展是怎样的。

  2.文理兼通的人。不只懂技术,也懂人文。既懂技术,也能共情。

  3.学习能力强的人。技术迭代太快了,AI领域的门槛也相对较高,要做好不断学习新东西,进行技术积累的准备。

  4.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强的人。与各种不同背景的人建立互信和合作关系,能把故事讲得栩栩如生的人未来会具有天然优势。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的确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培养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能把问题与真实生活进行联系。”

  一言以蔽之,家长和学生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积极转变,如何拥抱AI,如何与AI产生连接,甚至是成为AI之上的人,才能够成为掌控AI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上海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