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奔小康|奔赴云南昭通20余趟!六旬党员跨越千里送“光明”

同心奔小康|奔赴云南昭通20余趟!六旬党员跨越千里送“光明”
2021年05月28日 14:19 新浪网 作者 东莞时间网

  至今,60多岁的于强到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已超过20趟,跨越千里,为鲁甸人民播下“光明”的种子。

  于强是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副院长,也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这位眼科专家,近3年来带领东莞光明眼科团队,深入鲁甸一线,开展医疗帮扶,建立起鲁甸·东莞眼视光诊疗中心,建起十三个乡镇眼科工作站,培养当地眼科医护力量……为当地无数眼疾患者送去光明。

  对于强而言,这是一名医者应有的妙手仁心,也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我希望为更多患者送去光明,尽自己的能力,为患者多做一点事。”于强说。

  来回20余趟,建起眼视光诊疗中心

  于强1983年进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8年,也是一位有着24年党龄的党员,“担当”“奉献”紧随其职业生涯。2002年,于强主动请缨竞岗到东莞筹建光明眼科医院,带着团队为东莞人民眼科医疗服务,如今是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副院长。

  于强和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的缘分开始于2018年。那一年,他带领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医护团队,跟着广东省第五扶贫协作工作组,跨越千里到鲁甸开展医疗帮扶。

  “前两个月还去了一趟,这两三年来回鲁甸超过20趟。”这20余趟,对于已经60多岁的于强来说,并不容易,但他依然坚持带着医护团队在鲁甸的村镇翻山越岭,即使时常因为高反头晕,“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们建立起了鲁甸·东莞眼视光诊疗中心,在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了13个乡镇眼科工作站,培养了一批当地的眼科医护力量,群众不用翻山越岭看眼疾。”

  原来,2018年于强刚到鲁甸县帮扶时,发现鲁甸地区受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盲眼疾病高发,白内障、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患者特别多。但鲁甸县47万人口,只有3名眼、五官科医生,均不能独立完成治疗性手术。一些眼病患者无法在当地得到有效治疗,陷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

  回到东莞后,于强执笔起草《东西部扶贫协作眼健康医疗帮扶框架协议》,主要内容包括建立鲁甸·东莞眼视光诊疗中心,以此为平台,建立各个乡镇眼科工作站,进行县、镇、乡村医生的眼科基础知识培训,为当地培养能看病、能手术的眼科人才,全力配合卫生教育部门做好鲁甸县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最终在鲁甸县构建一个三级眼科诊疗体系。

  翻山越岭,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眼疾

  鲁甸·东莞眼视光诊疗中心2019年正式挂牌运行,至今已累计接诊患者超过2万人,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500余台,各类其他眼科手术300余台,令众多患者重见光明,结束了需要到省、市级医院请专家到鲁甸县才能做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历史。

  这背后,离不开于强的一趟趟鲁甸之行,从项目调研、中心的装修、设备的调试,于强亲力亲为,不敢有一丝怠慢。由于没有东莞到鲁甸的航班,于强只能选择周六凌晨4时左右从东莞出发,搭乘深圳清晨7时的飞机,抵昭通后再坐50多分钟的车到鲁甸。一到目的地,他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中。项目筹备前期,于强经常周六到鲁甸,周二回东莞出诊,周四上午又出现在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诊室,为等候他的病人诊治眼病。

  鲁甸·东莞眼视光诊疗中心刚开始运行时,细心的于强还发现,不少来就诊的很多老人,居住在半山腰上,从家里要步行整整2个小时才能到中心来。于强和团队马上着手将诊疗技术送到13个乡镇卫生院,2019年-2020年,于强带领团队多次翻山越岭深入鲁甸县十二个乡镇,培训医护人员700余名,筹建鲁甸·东莞眼视光中心乡镇工作室,建起了13个乡镇工作室。

  如今,于强还会带领光明眼科医疗部组成的精干团队,定期到鲁甸坐诊,解决疑难杂症。联系鲁甸县眼科医护人员定期到东莞进修的同时,还会定期派出东莞光明眼科医护人员到鲁甸出诊、带教、培训。

  于强说,只要有能力,依然会坚守初心,发挥余热,为更多人送去“光明”,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怀,亦是落实党中央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行动。

  文字:邓文燕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张东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云南省眼科东莞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