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雪地“棉花糖”,年产量120万颗!

雪地“棉花糖”,年产量120万颗!
2019年09月21日 00:00 新浪网 作者 物种日历

  九月不知不觉走到了下旬,日历娘所在的地方,秋老虎仍然徘徊不去。为了一丝清凉,我们就来云吸一下“雪团子”,海豹联盟“萌主”竖琴海豹(Pagophilus groenlandicus)。

  雪地“棉花糖”,年产量120万颗!

  啊我死了!图片:CaroLa / Flickr

  没出生,先迁徙

  琴海豹隶属于鳍脚亚目,海豹科,琴海豹属,根据其交配和产仔的地点分为三个群体。这三个群体分别在大西洋西北部,格陵兰岛东部海域与岛屿,以及巴伦支海海域的岛屿索饵养膘,等待性成熟。到了秋意渐浓的九月末,秋风吹响了成年琴海豹往南迁徙产仔的号角,而未成年的幼崽会留在原地。

  秋末,在经过超2000公里的长距离迁徙后,三个群体分别抵达了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湾、扬马延岛(Jan Mayen island)和白海(White Sea)。到达产崽场的雄性会首先在冰面上占地盘,这块地盘要尽可能大并足够突出,以引起雌性的注意,它们还会在地盘附近打一个下水和呼吸的冰洞,以便下水捕食和返回冰面。而雌性也会集群在冰面上(密度高达2000只每平方公里)选取一块绝佳的位置,打洞并尽可能多地捕猎增肥。

  雪地“棉花糖”,年产量120万颗!

  雌性琴海豹突然从冰洞里出现。图片:Otto Plantema / Buiten-beeld / Minden Pictures

  一出生就继位萌主

  时间进入二月底,在子宫内呆了十一个半月的琴海豹幼崽就会出来继承萌主之位了,产崽会一直持续到四月中旬,虽然每只海豹只能产下一只幼崽,但琴海豹群体基数足够大(接近900万只),因此,每年能有超过120万只新成员诞生。刚出生的幼崽有0.8米长,重11公斤左右,身上白色的柔毛由于沾了胎盘中的羊水而显得有点黄。

  在冰面上摸爬滚打三四天后,柔毛上的黄色会被彻底清除干净,白花花的就像一大团棉花一样,躺在冰面上显得尤为可爱,但这个色系的琴海豹只持续了不到两周的时间。

  雪地“棉花糖”,年产量120万颗!

  啊我又死了。图片:Ingo Arndt / NPL / Minden Pictures

  刚生下来的幼崽其实是很瘦弱的,脂肪含量只有3%,所以在最初的12天里,虽然雌性琴海豹一天中有80%的时间会在水底捕食,但每天5~6次的哺乳(琴海豹乳汁的脂肪含量高达48%)是必不可少的。小幼崽会躺在洞口附近等母亲捕食归来,如果被大风刮走或者饿了,它们就会嗷嗷大叫,努力划动自己的前肢到洞口找妈妈。听觉非常灵敏的琴海豹听到声音就会上来并根据味道来辨别自己的宝宝,如果是别人家的孩子,它们会很不客气地用嘴巴和前肢把小幼崽赶走。

  雪地“棉花糖”,年产量120万颗!

  努力向你冲来。图片:Chucklesome Creatures / youtube

  被“遗弃”的小萌主

  随着幼崽体重日渐增加,皮下脂肪不断变厚,雌性海豹也会慢慢地教幼崽学会游泳、打洞、潜水和在冰面上减少热量损失的本领。

  经过近两周的喂养和照顾,幼崽的体重达到刚出生时的3~4倍,雌性琴海豹也会进入发情期,小海豹会被断奶并“遗弃”在冰面上,雌海豹则会离开,在雄性海豹热情的呼唤、表演中,选择一个或多个雄性进行交配。

  雪地“棉花糖”,年产量120万颗!

  “妈妈,你要到哪儿去呀?”图片:National Geographic / youtube

  由萌到憨

  完成交配的雌性海豹会大量进食并率先向索饵场所洄游,而雄性还会留在冰面上寻求更多的交配机会,一直到五月才会向北洄游。

  在冰面上等待换装的海豹幼崽则会一直趴在冰面上,等待白色的绒毛蜕掉;其间基本不进食,全靠之前储蓄的脂肪来维持生命。经过4周的等待,它们会换上带有不规则小黑斑的银灰色皮毛,体重也会下降50%,萌萌中略带一点憨感。换装后,小海豹就可以自己独自下水游泳和捕猎了。由于游泳和潜水能力的限制,这些幼崽只能捕捉小型的无脊椎动物为食,同时也会开始自己的回家之路。

  雪地“棉花糖”,年产量120万颗!

  亚成年琴海豹的伸展运动。图片:Virginia State Parks staff / Wikimedia Commons

  相比之下,成熟的琴海豹更喜欢较大型的毛鳞鱼(Mallotus villosus)和北极鳕鱼(Arctogadus glacialis),它们通常能潜到水下150~200米,甚至是400米的深度去捕捉猎物。

  海豹你为什么叫琴?

  回归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小海豹可能会被虎鲸、北极熊、格陵兰鲨(Somniosus microcephalus)猎杀。加上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最后只有70~80%的小海豹能幸运地在第14个月后再次换毛(这一比例是排除了人类影响的,在人类的猎杀下,幼年海豹的一岁成活率还会下降)。在换毛时,不规则的黑色斑点会变大。之后小海豹虽然每年都会换毛,但在性成熟之前会一直保持满身斑点的模样。随着骨架的长大和脂肪的积累,小海豹头部与身体的差距越发明显,趴在冰面憨感十足。

  等到性成熟,小海豹不再保持斑点外衣。换毛后背部的巨大竖琴状黑色斑纹是琴海豹成年的标志,它们的名字也出自这个特征。成年雌性身上仍有黑色不规则斑点,雄性的黑斑则集中在头部和背部。

  雪地“棉花糖”,年产量120万颗!

  成年竖琴海豹背上有黑色的倒U形花纹,人们认为它的形状像一把竖琴。图片:Eric Baccega / NPL / Minden Pictures

  成年的雄性海豹要等到8岁才能进行交配,而雌性则需要达到10岁,从生育年龄起到30岁的岁月里,琴海豹每年都能生育。

  雪地“棉花糖”,年产量120万颗!

  啊我双死了。图片:Eric Baccega / NPL / Minden Pictures

  无情的杀戮

  作为北极圈附近土著居民和北欧居民的食物来源,琴海豹被捕杀的历史至少有1000多年。而随着航海大时代的到来和海豹制品贸易的刺激,18世纪中期,琴海豹的捕杀到达了高峰,每年有74万只的幼崽遭到捕杀,其中大多不足两周大。之后琴海豹种群数量下降,捕杀的数量也随之减少。

  雪地“棉花糖”,年产量120万颗!

  记录纽芬兰海豹猎杀的照片。船中装满了海豹。图片:George Allan England / Wikimedia Commons

  1983年,欧盟禁止对白色琴海豹幼崽的捕杀,加拿大也于1987年宣布禁令。即使环北极圈各国都通过立法禁止白色琴海豹制品的贸易,但每年还是有超过40万只琴海豹(多数为1岁以下幼崽)被杀害。

  很多环保团体将3月1日作为国际海豹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Seal),但这个“International Day”其实并不太国际,连日期都没有统一。在美国,“国际海豹日”是每年的3月22日;而加拿大则把每年的3月15日设为“国际反对商业猎取海豹日”。但无论是哪一天,设置“海豹日”的目的,都是为了唤起普通人对海豹的关心和保护,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雪地“棉花糖”,年产量120万颗!

  啊我叒死了。图片:National Geographic / youtube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作者@浪里小海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雄性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